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药的不良反应与上市后再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中药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中成药的品种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发生也逐年上升,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尤为突出,某些中药的不良反应涉及到肝功能损伤,肾损害,胃肠道、呼吸系,血液系统,精神神经系统损害。因此,要运用现代医药技术,从中药药效毒理等方面加以研究,并加强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同时,应加强医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对中药的安全、有效、经济等方面进行科学再评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避免和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河北盐山人。壮年专习医理,对血证之诊治,独出新意,不坠俗流,现剖析之,祈同道斧正。■发前贤要旨张氏重视昔贤之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称《内经》为医学之渊源;视历代医学著作为“医学正规”。在论述血证的病理机制及处方用药时,对前贤要旨既有继承,又有发扬。首先是继承《内经》有关脏腑功能及气血升降之理,予以阐发。《素问·厥论》云“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吐血”。  相似文献   
33.
清法是清解热邪的一种治疗方法。以寒凉性能药物所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是治疗各种热性病证的主要法则,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中运用最广泛的大法。为了深入开展对清法的专题研究,现就清法的由来及其发展梗概浅述如下: 清法渊源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  相似文献   
34.
方名选释     
<正> 中药方剂的名称,有的是按方中主要药物而命名(如麻黄汤、银翅敝等),有的是按方荆的功效而命名(如清暑益气汤、养阴清肺汤等),有的是按方剂的药味多少而命名(如二妙散、四物汤、八正散等),有的是按方剂的组成药物而命名(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苓桂术甘汤等),有的是按方剂的服用剂型而命名(如十灰散等),有的是按服药时间或服药剂量而命名(如鸡鸣散、七厘散等),有的是按取象比类的方法而命名(如舟车丸等)。但大多数方名是根据方剂的主要药物、或组成药物、或功效,或主治病证而定名的。如伤寒论113方中,按方中主要药物而命名者为37首,占32%;按组成药物命名者为27首,占23%;按方剂功效而命名者为13首,占11%。然而,有些方名则晦涩难解,有加以诠释的必要。  相似文献   
35.
<正> 广州中医学院主编的《方剂学》教材(一九七九年版)是解放后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一试用的第四版教材(以下简称《四版教材》),具有说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丰富,易于自学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个人教学体会,谈一些看法,供再版时参考。一、章节调整编排:《四版教材》按方剂功效进行分类编排,切合临床实际,便于学习运用。各章节大致按照八法之先后,编排顺序。各论与《三版教材》相比,删减了表里双解剂;各章节中的方剂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我认为有些删减或调整是必要的或适宜的。如《四版教材》与《二版教材》相比,将补益剂中的养阴血安心神的方剂,合并到重镇安神剂,组成安神剂;将解表剂的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滋阴(养血)解表、助阳(益气)  相似文献   
36.
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通过电镜观察大鼠肝脏的超微结构,以不同剂量PNS分别对肝纤维化大鼠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肝纤维化大鼠可出现肝细胞胞浆内肿胀空泡和脂滴、微绒毛稀少、窦内皮细胞肥胖、细胞器增多、Disse间隙内胶原纤维增生等超微结构改变.PNS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细胞内脂滴形成、内质网增生、线粒体肿胀及间质胶原增生.结论无论治疗和预防组,PNS均可有效减轻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37.
血虚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虚证是中医常见证候之一。近年来 ,陈如泉教授带领血虚证课题组对它的实质进行过一系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总结了我们课题组及部分国内同道近十年来的有关研究报道如下。1 血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刘卫民等(1) 对河北省承德地区及湖北省武汉市的17家单位的 3312人进行了血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血虚证的总体患病率为 5 53% ,与血虚证发病有关的 8个有意义的因素按顺序分别是 :情感因素、饮食失宜、后天体质状况、疾病病程、失血病史、生育因素、药毒损伤及先天性体质。在年龄分布上 ,不同年龄组均可发病 ,但…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消疽汤口服联合活血通络汤熏洗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胰岛素+庆大霉素+山莨菪碱,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疽汤口服联合活血通络汤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踝肱指数及不良反应,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8.25±2.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8±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6.57±3.84)m·s~(-1)、(43.02±2.71)m·s~(-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8±2.78)m·s~(-1)、(39.58±4.12)m·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3.02±2.84)m·s~(-1)、(40.82±3.42)m·s~(-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88±2.21)m·s~(-1)、(35.58±3.38)m·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为(0.98±0.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60/64),高于对照组的75.00%(4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疽汤口服联合活血通络汤熏洗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及踝肱指数,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9.
中医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之病名,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发现肾与甲状腺关系密切,且阳虚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主要病理基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变部位责之于肾,因此提出从肾阳虚论治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理论.  相似文献   
4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痛瘿)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方剂,建立方剂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方剂共293首,涉及中药247味,使用频次在20以上的中药共44味,以清热药出现频数最高;出现频度在40以上的药对及组合共46个;演化得到3味药的核心组合26个,聚类得到新处方4首。结论:CNKI中收录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方剂组方以清热、补虚、活血化瘀为主,可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