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应用丙型病毒性肝炎核心抗原(HCV—cAg)ELISA检测试剂,检测丙型病毒性肝炎(HCV)病毒标志物。方法对单项抗-HCV ELISA试剂A阳性15份和单项试剂B阳性17份血清标本分别再用HCV—cAg ELISA试剂和HCVRNA荧光定量RT—PCR试剂检测,对其余血清标本仅行荧光定量RT—PCR试剂检测。结果对32份阳性血清标本中HCV—cAgELISA试剂和HCV—PCR荧光定量法阳性率分别为18.75%(6/32)和15.6%(5/32)。结论HCV-cAg ELISA法的敏感性与HCVRNART—PCR荧光定量检测结果相类似,有助于可疑抗HCV阳性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72.
CIK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 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随机分为4组:单纯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即单介入(TACE)组30例,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联合经皮肝瘤体内注入无水乙醇即双介入(TACE PE I)组62例,C IK细胞回输联合单介入组16例,C IK细胞回输联合双介入组36例,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结果C IK 双介入组、双介入组、C IK 单介入组、单介入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1.7%、75.8%、75.0%、43.3%;C IK联合介入组的AFP下降、细胞免疫功能、卡氏评分均优于双介入组和单介入组,生存期也显著延长。结论C IK细胞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增强了抗癌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3.
在发展中国家 ,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性肝癌 (HCC)呈上升趋势。肝癌根治术虽能提高无复发生存期 ,但术后复发率仍较高 ,且在手术时用分子生物学可检出88%的病人已发生轻微转移。为此该文作者对行根治术后的HCC患者应用过继性免疫治疗 ,以评估该疗法是否能降低术后复发率。所有患者均为东京国立癌症中心治疗的病人 ,并经组织学确诊为HCC。患者年龄 18~ 80岁 ,骨髓和肾功能尚可(白细胞数 >3× 10 9 L ,血小板 >5× 10 1 0 L ,肌酐 <88.4μmol L) ,如临床证实有肝外转移、伴有其它肿瘤或曾进行癌症治疗以及术后有器官…  相似文献   
74.
人末梢血γδT细胞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人末梢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用含IPP和IL-2的RPMI 1640培养基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10 d的γδT细胞的纯度.用扩增后的γδT细胞与人胃癌细胞株、胰腺癌细胞株和肝癌细胞株按不同效靶比例孵育后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人末梢血单个核细胞经过培养扩增10 d时γδT细胞迅速从4.21%扩增到70.35%.培养10 d时贴壁生长的γδT细胞对人胃癌细胞株、胰腺癌细胞株和肝癌细胞株均有较强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例为40∶1时细胞毒活性分别为61%、50%和59%,高于悬浮生长的γδT(分别为50%、37%和37%)和CIK(分别为45%、34%和40%)细胞毒活性.结论人末梢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贴壁生长的γδ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悬浮生长的γδT细胞和CIK细胞.γδT细胞将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中又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75.
目的:共刺激细胞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的 NK样T细胞,既往研究表明羽扇豆醇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能改变NK细胞、γδT细胞的生长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文中主要探讨羽扇豆醇对人共刺激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株 SW480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为共刺激细胞;不同浓度的羽扇豆醇在作用于共刺激细胞及结肠癌细胞株不同时间段后,甲基偶唑蓝( MTT)法检测羽扇豆醇对共刺激细胞及结肠癌细胞株 SW480生长的影响;乳酸脱氢酶( LDH)法检测共刺激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杀伤活性。结果羽扇豆醇浓度在0.1~200.0μg/mL时对共刺激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有抑制作用;羽扇豆醇诱导后,共刺激细胞对SW480的杀伤活性增强,浓度为12.5 mg/L时与空白对照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vs 40%, P<0.05)。结论羽扇豆醇能促进共刺激细胞的增殖,抑制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生长,并能增加SW480对共刺激细胞的敏感性,增强共刺激细胞对SW480细胞株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血浆对人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 ,NK细胞)生长、细胞表型以及体外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病毒灭活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分别培养人NK细胞,观察2组培养体系中NK细胞的扩增情况;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NK细胞CD3-CD56+表达以及N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含量变化;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NK细胞杀伤SGC-7901细胞活性。结果病毒灭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比较,在促进NK细胞的增殖以及CD3-CD56+的表达上无明显差异( P>0.05);检测培养10天的NK细胞,病毒灭活血浆培养组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以及杀伤活性与新鲜冰冻血浆培养组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病毒灭活血浆对人NK细胞的增殖、细胞表型和体外杀伤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7.
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移植器官早期无功能的最重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造成移植物失功的重要原因。现将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8.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ufangkushen on gastric cancer cell killing by human γδT cells. Methods 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 method was used to amplify human peripheral blood γδT cells in vitro. Fufangkushen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was used to induce γδT cells and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SGC-7901 for 24 hours, MTr assays was used to detect inhibitory effect of Fufangkushen on these cell lines, LDH assays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γδT cells, and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apoptosis of γδT cells and SGC-7901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en days after cultivation, proliferation ra-tio of γδT cells increased from 4.21% to 70.35% and CD44 was up to 94.0%. Inhibitory rate of Fufangkush-en on SGC-7901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n γδT cells (22.3% vs-22.4%, P<0.05). The negative inhibitory ratio on γδT cells showed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ith Fufangkushen's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1/5 to 1/400. γδT cells cytotoxic activity to SGC-7901 induced by Fufangkushen for 24 h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83.6% vs 71.2%, P<0.05). Apoptotic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γδT cells than in SGC-7901 (4.64% vs49.23%, P<0.05). Conclusion Fufangkushen, within routine concentration ranges, can promote γδT cells' proliferation, inhibit tumor cell growth and enhance γδT cells' cytotoxic activity. This may be beneficial to tum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ufangkushen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相似文献   
79.
本周氏蛋白(Bence Jones Protei-ns,BJP)为出现在副蛋白血症(Parapro-teinemia)病人尿中的单克隆轻链(Mo-noclonal Light Chains)。典型的BJP当加热至40~60℃时开始凝固,温度高达85℃以上时凝固的BJP又开始溶解,当温度降至50℃左右时又重新凝固。多年来,BJP被用以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但目前所知,在其它一些疾病也可在尿中查到BJP,现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80.
肿瘤基因治疗往往由于携带治疗性细胞因子的载体从而使到达肿瘤部位的效率低而受到限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免疫原性低及肿瘤趋向性.近年研究发现,它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抑制某些恶性肿瘤的生长,同时可作为一种克隆载体转染治疗基因,通过使治疗性细胞因子在肿瘤组织浓度提高、产生某些抗癌物质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