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Objective To observe changes of hepatic hemodynamics and hepatic functional reserve after splenectomy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Methods From July 2006 to August 2007, thirty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caused by hepatitis B cirrhosis underwent splenectomy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iarization. The PVPG (portal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 was measured by inductor continually during operation. The HAF (hepatic artery flow), PVF (portal venours flow) and hepatic arterial RI(resistant index) were measured with Doppler sonography. The EHBF(effective hepatic blood flow) and ICGR15 (indocyanine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utes)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by indocyaninegreen clearance test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PVPG after laparotomy (19±4) mm Hg, ligating the splenic artery(14±4) mm Hg, splenectomy(14±3)mm Hg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12±4) mm Hg showed a tendency to decrease progressively. The PVF decreased [from (42±14) ml/s to (16±8) ml/s] and HAF increased in compensation after operation. The EHBF increased [from (0.48±0.10) L/min to (0.56±0.10) L/min], and the ICGR15 decreased (from 23%±8% to 18%±4%)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 After splenectomy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the hepatic functional reserve improves at least in a short term notwithstanding the decrease of PVPG and PVF.  相似文献   
62.
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人类痴呆的一种严重疾病。此病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脑实质和脑血管中淀粉样沉积物 (即阿尔茨海默斑块 )的形成和脑萎缩。这种斑块的主要成分为 β型淀粉样蛋白(Aβ) ,Aβ存在于正常人体中并且在溶解状态下对人体无害。在新奥尔良召开的 2 0 0 0年神经科学年会上 ,研究者提出氯碘羟喹 (一种曾用于治疗旅行者腹泻的抗生素 )可能可以用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其机理可能是它能结合散布在阿尔茨海默斑块周围的铜和锌 ,从而溶解斑块。根据Bush的研究 ,铜和锌等金属能使得蛋白酶水解前体蛋白生成Aβ ,并且能影响Aβ本身的特…  相似文献   
63.
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行成人间活体肝移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行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我院施行了16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术中采用了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移植物,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改良的手术技术包括肝右静脉的重建,右肝下静脉的重建,肝中静脉分支的搭桥等改进。结果全组供者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前2例受者中,1例发生肝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因发生小肝综合征,死于肝功进行性恶化。后14例受者中发生并发症5例:急性排斥反应,肝动脉栓塞,胆漏,左膈下脓肿及肺部感染各1例;1例再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死于MODS。14例中除肝右静脉与下腔静脉(IVC)直接吻合外,其中5例加行右肝下静脉重建,另5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搭桥行肝中静脉分支与IVC重建,保证了右肝的流出道通畅。移植物与受者重量比(GRWR)为0.72%~1.15%,11例<1.0%,其中2例<0.8%,无小肝综合征发生。结论采用了改进的手术技术,特别是肝静脉流出道的充分重建可有效的避免小肝综合征,从而使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活体右半肝移植成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4.
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DN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克隆与表达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DNA。方法和结果:用逆转录-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了人及大鼠GDNF成熟序列的cDNA片段,并将人及大鼠GDNF cDNA重组到表达质粒pBPL中,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较高表达。结论:人及大鼠GDNF cDNA的克隆与表达获得成功,为研究GDNF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患者,男,62岁,因右上腹隐痛伴乏力,消瘦1个月余,CT提示“肝占位”入院。查体:T36.2℃,BP 150/100 mmHg(1mmHg=0.133 kPa),神智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坦、柔软,腹部无压痛,未触及肝脏及腹部包块,肝区有轻微叩击痛。  相似文献   
66.
改良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死亡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死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改良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10只大鼠行原位肝移植,其中19例死亡。引起死亡原因有:肝上下腔静脉出血5例,肝下下腔静脉狭窄血栓形成2例,左膈下静脉出血2例.胆管梗阻3例.门静脉狭窄血栓形成2例,感染2例.麻醉过深1例,呼吸衰竭1例,肝脏损伤1例。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先决条件;麻醉的成功控制是手术成功的保障;受体无肝期的长短是决定动物生存质量的关键;改善手术条件及合理的抗菌素应用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7.
<正>1关于肝包虫病的发生肝包虫病(hepatic hydatid disease)又称肝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of liver),由棘球蚴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的脏器内引起,是一种由动物传染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棘球蚴后,其幼虫可寄生于全身多个脏器,但主要寄生在肝脏,约占总数的70%以上;其次好发于肺部,约占20%;也可以寄生在其他脏器如脑、心脏、肾脏、眼眶、骨髓腔等,  相似文献   
68.
肝包虫病外科治疗的单中心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手术治疗的方式。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2014年期间共收治肝包虫病患者402例,其中271例行外科治疗。在271例行外科治疗的患者中包括肝囊型包虫病195例,肝泡型包虫病76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中行内囊摘除术或附加外囊次全切除术80例,行外囊完整剥除术或肝脏切除术109例,行姑息性治疗6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中行姑息性切除术7例,行肝脏切除术54例,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12例,行自体肝移植术3例。结果 1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中,行内囊摘除术或附加外囊次全切除术的血浆引流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8.6±2.7)d、21.2%(17/80)及15.0%(12/80),均明显高于行外囊完整剥除术或肝脏切除术者〔(5.4±0.6)d、7.3%(8/109)及0.9%(1/109),均P0.05〕。2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中,行肝脏切除术的血浆引流管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分别为(5.9±0.7)d及1.8%(1/54),均明显低于姑息性切除术者〔(9.7±1.4)d及57.1%(4/7),均P0.01〕。肝移植术后12例完全康复、3例早期死亡。结论对于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外囊完整剥除术或肝脏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应该作为首选;姑息性治疗的开展能够改善不能实行手术患者的症状。对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切除术应该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姑息性切除术只能用于缓解症状及体征,延缓疾病进展;肝移植术能够作为晚期泡型肝包虫病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69.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1年间约1000例肝切除病例中发现的3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例病例术前结合临床资料难以诊断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治疗方式均采用手术切除,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报告3例均属于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术后均使用奥曲肽辅助治疗,患者康复出院,随访1年肿瘤无明显复发。目前3例患者仍在随访中。结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和疗效的评估目前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70.
原发性肝癌目前已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其根治性的方法主要是肝脏移植和肝脏切除术,对于小肝癌而言,射频消融的效果接近肝脏切除。近年来,不管如何改进肝癌的治疗方法,肝癌的远期疗效都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