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RevascularizationofisolatedboneindogsMenBaozhong门保忠,MaChengxuan马承宣,WangSuping王素平andLiZhanguo李战国ObjectiveTodiscussthepossibili...  相似文献   
12.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5~ 1998年我科收治 30例脊髓型颈椎病人 ,运用牵引、药物及正规定点牵压手法联合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中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35~ 6 6岁。症状主要有颈肩臂背痛 ,肢体麻木或麻痹 ,肌肉萎缩 ,走路不稳或踩棉感 ,束胸或束腰感。体征主要有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Hoffmann征或Babinski征 )阳性。影像学诊断根据X线片 ,颈椎CT或核磁成像。单节段脊髓压迫者多在C4~ 5或C5~ 6共 10例 ,多节段脊髓压迫者多位于C3~ 5或C6~ 7共 2 0例。随访 3个月~ 3年 ,平均 2 5年。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蝎子蛰伤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急诊处置蝎蛰伤提供新的正规治疗方法。方法将急诊科2005~2012年325例的蝎蛰伤资料按症状分为轻、中和重度三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出蝎子活动的季节规律;总结蝎蛰伤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结合急诊处置方法。结果夏秋季是北京地区蝎蛰伤多发季节(P=0.058),不用抗毒血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地理分布多在山区农村和城区的平房区,不同组别的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北京地区夏秋季是防治蝎蛰伤的重要时期;不采用血清疗法,中西医结合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蝎蛰伤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MMP-8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8(MMP 8)在颈动脉不同类型粥样斑块中的表达与斑块破裂的关系。 方法30例人体成熟型颈动脉粥样斑块来源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取材 ,由组织病理学分为稳定型 (16例 )和不稳定型(14例 )两组 ,6例来源于肝移植供者正常腹主动脉和分支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MMP 8在粥样斑块不同细胞成分中的表达。结果 在稳定型斑块中 ,MMP 8表达 9例 ,不稳定型斑块中MMP 8表达 13例 ,对照组无表达 (P <0 .0 5 ) ,且在不稳定型斑块中MMP 8表达量明显上调 ,每个高倍视野阳性细胞计数不稳定型斑块为79 .5 7± 6 .74 ,稳定型斑块为 34.4 4± 7.2 5 (P =0 .0 0 0 1)。MMP 8表达不仅存在于单核—巨噬细胞 ,而且也存在于平滑肌细胞和泡沫细胞。结论 MMP 8在颈动脉不稳定型斑块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稳定型斑块 ,可能是决定斑块不稳定性的重要相关因子之一。数据有可能为筛选抑制剂和基因治疗颈动脉狭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Bcl-2 基因在人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以及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标本42 例,以病理学分类分为稳定型(19 例) 和不稳定型(23 例) 两组,8 例肝肾移植捐献者的正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作为对照组.Bcl-2 抗凋亡基因表达分别采用免疫组化(n=42) 和原位杂交(n=25) 进行检测.结果 Bcl-2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在不稳定型斑块中分别表达20 例和9 例,在稳定型斑块中表达11 例和4 例(P<0.05).在平滑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泡沫细胞均有表达.Bcl-2 在炎性细胞成分聚集的肩区,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在不稳定斑块中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22±28.84 和258±29.93,稳定性粥样斑块中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2.93±4.66 和11.32±6.15,表达强度在不稳定型斑块中明显高于稳定型斑块(P<0.01).对照组中无表达.结论 Bcl-2 在不稳定斑块中的表达均高于稳定型斑块,是抗凋亡和维持粥样斑块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