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1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34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6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1073篇
预防医学   96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1篇
  3篇
中国医学   238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赛美教授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为全身虚损,局部火盛,整个疾病过程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并存。采用少火虚与壮火盛的偏颇来阐述糖尿病患者的状态,有利于指导临床寒温并用治疗糖尿病。基于少火虚与壮火盛论治糖尿病可分3个阶段阐释:患者初见血糖高,消渴症状明显,多为“壮火”偏亢而“少火”微虚状态,此时治疗以清实热为重,兼顾扶正;经 清“壮火”后,患者血糖下降,局部壮火盛逐渐得到缓解,呈现出“壮火”盛与“少火”虚并重,治疗应以清热与滋阴补气并重;患者血糖渐趋平稳后,局部火盛基本清解,但消渴病患者全身虚损的情况仍在,此时患者状态多为“壮火”微盛而“少火”更虚,治疗应以固本为重,稍清火热,可延缓患者并发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2.
胃癌是西医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西医所讲的胃癌指原发于胃的恶性肿瘤,从脏腑经络辨证上看与中医"胃"病并非等同。分析胃癌发病的症状特点,发现其与"肝""脾"二经密切相关。所以认为胃癌以西医胃为病变核心,在复杂多变的病情变化中,以中医脏腑经络辨证为基础,把握主要病机及主要临床表现进行辨证,便不会迷失诊疗方向,且对其治疗可以"温阳散寒"为核心治则。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四则搭配方法,观察中西医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方法 208例慢性心衰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A)(B)(C)三组和对照组(D)组(具体方法见1.2)结果 (AXB)(C)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D)(P<0.05).(A)(B)(C)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1).较对照组(D)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治疗组(中西药结合)(AXB)(C)治疗慢性心衰优于对照组(D),疗效显著,适应于基层卫生院应急使用.  相似文献   
994.
冯晓  钱秋海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08-2209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是指组织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不足或缺如,以基础代谢率降低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畏寒肢冷、疲乏、出汗减少、动作缓慢、精神萎靡、嗜睡、智力、记忆力减退、食纳欠佳、体重增加、性功能减退、便秘、黏液性水肿等症状。文章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以及遣方用药角度,介绍钱秋海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经验,以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思想,不拘泥于古方,根据甲减以脾肾阳虚为主要病机的角度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995.
科学消费,是现代消费的必然趋势。让科学消费走进家庭,是人们共同的呼声。如何让科学消费健康的理念走进家庭,日前在京召开以"全国健康家庭行动"为主题会议,为当今市民,特别是家庭健康消费主角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996.
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以女性患者多见,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影响人类健康。甲状腺疾病属于中医学瘿病范畴,“痰结”为其总病机,病因多为肝失条达或脾失健运或气郁、痰湿、瘀血留注,聚而成形。中医对瘿病有独特的辨治优势,而瘿病的防治更是围手术期辨治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拟从病因病机的角度,探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在瘿病防治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正张允岭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医疗工作30余载,擅长治疗多种疑难痼疾。本案例为国内外极罕见病例,发病原因不详,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双下肢进行性肌肉萎缩、肌力下降,伴肌酸激酶增高,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张教授针对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辨证、论治有的放矢,处方、用药颇具特色,效如桴鼓。笔者有幸全程侍诊左右,受益匪浅,谨将其诊疗经过及经验加以总结,以供  相似文献   
998.
金子久是清末民初著名中医理论家、临床家。章通过研究《金子久医案》并结合第四代传承弟子沈之嶒、吴渭人两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的数十年处方集,总结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结合体质改变,重视三因治宜;中西互参,为中医所用;善用不同中药剂型,扩大膏方防治作用;用药精简轻灵,细察辨证,究其病根;合理配伍各种药对,强化药物协同增效;调节气机升降,从肝论治,兼顾脾肾;重视临床医患沟通,增强中医养生宣教。  相似文献   
999.
纪云西主任中医师,教授,擅长运用中医阴阳精气理论、六经辨证、三焦辨证防治脾胃肝胆疾病、口臭、汗症、咳嗽、失眠、虚劳、肿瘤术后调养及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口臭,是指口中气味恶臭,可通过说话、呼吸、咳嗽等向外散发,病者或不自觉的一种病症。我国口臭的发病率约21.61%~28.91%,具有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年龄越大,口臭的发病率越高[1]。历代医家对口臭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思路大多是从热论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口臭,由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膈。  相似文献   
1000.
陆李还教授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氏针灸"的创始人陆瘦燕之子,在继承和发展"陆氏针灸"之精髓的基础上,善用温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在临床中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重视脾胃论,认为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肾阳亏虚、膀胱气化不利,固摄失司,临床取穴以温阳化气、补肾固摄为主,配合腹四穴,辨证取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