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31.
胃肠功能紊乱是伤科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轻者表现为腹胀、纳呆、大便秘结;甚者恶心呕吐,常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影响创伤的康复。近年来,笔者采用胃复安、番泻叶治疗观察98例,效果满意,总结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98例,男42例,女56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132.
目的通过对目前国内外膝骨关节炎的诊治成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进展,汲取其中可学习借鉴的方法,发现其不足的地方。方法通过大量阅读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筛选,作回顾性研究。结果目前国内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方法已从临床症状、影像学到病理学逐步完善。结论如何有效的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以及如何确立临床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诊疗规范,如何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仍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3.
探讨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在膝骨关节炎防治中的应用。平乐正骨是影响较大的中医骨伤学科正骨流派。该流派的主要思想体系是平衡理论。平乐正骨所提及的平衡理论,注重标本兼顾,天人合一,形神统一,五脏协调,动静互补,筋骨互助,气血共调,关注患者起居以及膳食平衡。在膝骨关节炎的防治方面,平乐正骨注重气血辨证,主张进行功能训练,强调对起居和情志的疏导和调护。本文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平乐正骨平衡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为该理论更好的运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观察平乐郭氏正骨苍黄散外敷治疗兔早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软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3)的水平变化,探讨经验方苍黄散治疗早期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平乐正骨苍黄散组(简称经验方组)、扶他林组、模型组,采用木瓜蛋白酶和半胱氨酸混合液兔关节腔内注射完成动物早期KOA造模,经验方组和扶他林组兔分别采用对应药物外敷治疗,治疗时间为20 d。治疗结束后记录每组兔膝关节局部皮肤温度,HE染色法观察关节滑膜组织,用ELISA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软骨组织中IL-1β、TNF-α、MMP13含量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治疗结束后,经验方组和扶他林组皮温改善程度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模型组膝关节滑膜大量增生,并且可见血管增生明显,其他两组中膝关节滑膜组织中血管增生较少,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滑膜组织及软骨组织中IL-1β、TNF-α、MMP-13含量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明显(P0.05),经验方组与扶他林组之间IL-1β、TNF-α、MMP-13含量及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乐郭氏正骨经验方苍黄散外敷能缓解兔早期膝骨关节模型皮温高的症状,同时能降低软骨组织中IL-1β、TNF-α、MMP-13含量,此结果为临床运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探讨手法间接复位后AO 2.4 mm桡骨远端锁定板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C3型(AO/OTA分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操作技巧。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采用手法间接复位AO 2.4 mm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板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AO/OTA分型C3型患者19例21腕(双侧2例)。年龄31~66岁,平均(45.3±17.4)岁;并发尺骨茎突骨折14腕,下尺桡关节不稳6腕;均为闭合性骨折;发病时间4.5~9 d,平均(6.7±3.5)d。采用Henry切口显露骨折部位,保留关节囊、韧带连续性,手法间接复位,C形臂X线透视关节面复位情况,仍存在塌陷者予以撬拨复位后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板固定。下尺桡关节发现不稳定和并发尺骨茎突骨折者均予前臂旋后位石膏托固定6周。结果:19例(21腕)获得随访,时间7~17个月,平均10.5个月。X线示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尺骨茎突骨折未愈合3例,下尺桡关节不稳0例,1例出现背侧伸肌腱激惹,内固定取出后激惹消除。术后随访观测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关节面和下尺桡关节情况,按照Batra和Gupta评分标准行影像学评定:70分以下3腕,70~79分5腕,80分以上13腕。同时对患者进行主观和客观疗效评定,观测残留畸形和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情况等,根据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评定术后疗效:优17腕,良3腕,可1腕。结论:AO/OTA分型C3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间接复位可获得良好复位效果,应用锁定板联合穿针可为其提供内固定架支撑式固定以满足早期功能锻炼要求,患腕功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6.
颈椎双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是脊柱创伤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处理极为棘手的难题,这类创伤病人往往合并脊髓损伤,早期复位可减少脊髓继发性损害,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自1996年10月~2000年6月,我们采用颅环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此类损伤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7.
王国杰  郭艳幸 《河南中医》2010,30(3):279-280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27例,并行后路内固定,使之达到滑脱椎体的骨性融合。结果:27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3-24月,平均19月,除1例因未行横连杆致使连接杆滑脱,发生椎体再次滑脱外,其余均未发生再滑脱及椎弓根钉棒问题,椎体间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调查膝骨关节炎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初探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关联性。方法:收集18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100例非膝骨关节炎为对照组,逐一判定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统计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膝骨关节炎与中医体质类型、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联性。结果:①观察组偏颇质以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最常见;②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为膝骨关节炎正向风险因素;③观察组症候表现复杂,以肝肾亏虚证为主,其次为寒湿痹阻证、气血虚弱证、气滞血瘀证;④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联,其中寒湿痹阻证与气虚质显著相关;肝肾亏虚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气血虚弱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气滞血瘀证与阳虚质显著相关。结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人群易患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人群以肝肾亏虚证居多,寒湿痹阻证次之,气血虚弱证和气滞血瘀证较少;从不同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来看,寒湿痹阻证与气虚质显著相关;肝肾亏虚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气血虚弱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气滞血瘀证与阳虚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