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对早产儿强或无(弱)应答的影响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的变化。方法 90例早产儿根据接种剂量随机分为:A组三剂均为5μg,B组三剂均为10μg,免疫程序均为0、1、6个月三针法,每组45例。比较两组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强应答率差异,分析比较强应答与弱应答时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各组患儿未见明显局部与全身反应,均顺利完成临床试验。B组免疫接种后IgG、IgM、IgA、C3、C4水平与A组相近(P〉0.05)。A、B两组强应答早产儿的IgM、IgA、C3水平明显高于无(弱)应答早产儿IgM、IgA、C3水平(P〈0.01)。B组强应答早产儿IgG、IgM、IgA、C3、C4水平明与A组强应答早产儿的IgG、IgM、IgA、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高剂量乙肝疫苗可提高早产儿乙肝疫苗接种的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强应答的早产儿有较无(弱)应答早产儿有更好的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40例VMC患者cTnT、hs-CRP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BM)水平.结果 VMC组人院时血清cTnT、hr-CRP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cTnT、hr-CRP和CK-MB明显降低(P<0.01);入院时cTnT和hs-CRP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治疗2周后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cTnT和hs-CR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K-MB(P<0.05).结论 检测血清cTnT和hs-CRP足诊断VMC的敏感指标,cTnT和hs-CRP对VMC病情预测亦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防早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病因分析明确的占66.7%(140/210),主要原因有新生儿溶血病、感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G-6-PG缺陷症、早发母乳性黄疸、头颅血肿、肝胆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与围产因素相关的占33.3%(70/210),胎膜早破、宫内窘迫、羊水粪染、高龄初产、剖宫产、出生后体重明显下降、母乳缺乏、肝内胆管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胎龄以及母亲产前使用催产素、镇静剂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积极处理孕期疾病,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人为催产的比例,加强高危妊娠、高危分娩的监测,积极喂养并及时处理新生几期的并发疾病,可以有效地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观察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各60例,观察治疗前后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与临床疗效,并随访6个月.结果:3组治疗均可减轻疼痛,改善腰椎运动功能,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2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SIRS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对277例有明显围产缺氧因素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缺氧(不同缺氧程度下)、缺氧并感染时SIRS的发生、轻重及预后情况。结果缺氧程度越重,SIRS的发生率越高,重度窒息组可达39.3%;缺氧合并感染时SIRS的发生率较高,重度窒息组达65.0%。重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并感染组SIR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u=1,p<0.05)。SIRS的发生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密切相关(X2=109.22,u=3,p<0.005),并且SIRS的四项指标中符合率越高预后越差(X2=20.55,u=3,p<0.005)。引进严重SIRS标准,对预后预测的特异性可达92.0%、阳性预测率达56.5%。结论SIRS可以在新生儿这个特殊年龄段发生,且SIRS的发生与诱发因素的轻重、多少有关。SIRS的发生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密切相关。SIRS诊断的四项指标的符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预后,而严重SIRS的标准涵盖面更广,可提高对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阿托品中毒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对近几年来,1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发生阿托品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12岁,平均55岁。误服中毒11例,皮肤中毒3例,呼吸道吸入中毒2例。敌百虫中毒5例,敌敌畏中毒2...  相似文献   
27.
1992年5月~1994年12月,我们应用酚妥拉明与维生素K_3辅助治疗喘息型肺炎23例,总有效率96%.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平衡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抗炎、镇痛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按临床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平衡针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按1∶1的比例每组30例。结果首次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治疗后两组组间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平衡针灸的即时止痛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针刺,平衡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抗炎、镇痛效应。疗程结束后平衡针与常规针刺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和坐、立、行走、提物等各项功能,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用阿托伐他汀(降血脂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7例ACS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1,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总胆同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载脂蛋白B(APO-B)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仅T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出院时及随访3、6个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可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未见与药物有关的肝肾损害、肌肉溶解及致残的严重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结论 用阿托伐他汀治疗ACS能降低患者TC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