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目的:观察中药不同配伍方式对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探讨影响七箭方药效的因素。方法:高脂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改良的均匀设计法设计药物的5种不同组合方式,不同组合药物灌服30d,检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血肌酐、尿肌酐、尿白蛋白,计算肌酐清除率,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1-5比模型组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3-5比模型组肌酐清除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根据回归模型分析对不同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黄连小檗碱对血糖的影响最大;对甘油三酯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天花粉多糖、黄连小檗碱、鬼箭羽黄酮;对胆固醇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次为黄连小檗碱、天花粉多糖、鬼箭羽黄酮;对肌酐清除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三七皂苷;对尿微量白蛋白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次为鬼箭羽黄酮、黄连小檗碱、三七皂苷、天花粉多糖。结论:改良的均匀设计法简便可行,对糖尿病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为七箭方的优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慢阻肺相关机制及中医证候,建立病证结合的慢阻肺气虚证大鼠模型,探究慢阻肺气虚证大鼠模型评价指标。方法 采用肺部滴入LPS合并烟熏和单纯肺部滴入LPS两种方法建立的COPD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病理、肺功能等进行慢阻肺判定;通过宏观表征采集、体重观察、抓力测试、旷场实验、ATP含量和线粒体动力学蛋白印迹检测进行大鼠证候判定。结果 从第3周开始,LPS联合烟熏组体重显著小于空白组和LPS组(P < 0.05),持续至第12周;第8周时,LPS联合烟熏组抓力最大值显著小于空白组及LPS组(P < 0.05),三组之间抓力平均值无统计学差异;LPS联合烟熏组旷场总距离和平均速率均显著小于空白组和LPS组(P < 0.05);第12周结束时,LPS联合烟熏组抓力最大值和平均值均显著小于空白组和LPS组(P < 0.05);LPS联合烟熏组旷场总距离和平均速率均显著小于空白组和LPS组(P < 0.05);第12周结束时,ATP含量检测结果显示,LPS联合烟熏组肺组织和骨骼肌中ATP含量较空白组有明显的下降(P < 0.05);LPS联合烟熏组骨骼肌ATP含量较空白组和LPS组均有明显的下降(P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和LPS组相比,LPS联合烟熏组大鼠肺和骨骼肌组织均表现出Drp1蛋白表达量升高(P < 0.05)、Mfn1蛋白表达量降低(P < 0.05);肺功能结果显示LPS联合烟熏组肺顺应性低于空白组和LPS组,而肺呼吸阻力高于空白组和LPS组;病理结果显示,LPS联合烟熏组和LPS组均表现出慢阻肺特征性病理变化,LPS联合烟熏组比LPS组病理改变更加显著。结论 LPS滴入结合烟熏的方法可以成功的建立慢阻肺大鼠气虚证模型,这种模型较为符合临床上慢阻肺患者气虚证阶段的症状表现,且慢阻肺气虚证大鼠模型出现的各种证候表现与线粒体融合/分裂蛋白之间的平衡及能量代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Drp1、Mfn1蛋白表达和ATP含量变化可以作为慢阻肺气虚证大鼠模型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3.
脓毒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脓毒症领域的疗效优势,明确中西医结合切入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制定出中医西医公认的、融合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脓毒症领域专家围绕针对脓毒症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急危重症,围绕中医对脓毒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正虚邪实的病机特点,总结了中药在纠正炎症反应失衡、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减轻脏器损伤等环节的作用,提出了中西医治疗建议,为临床实际诊疗与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NADPH氧化酶(NADPH oxiase)-活性氧通路在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中华小型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放置Ameroid缩窄环的方法制备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动态观察模型动物心肌缺血(0-4周)四诊体征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冠脉造影测定心肌缺血的程度;Elisa方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含量以及氧化应激关键分子NADPH氧化酶、活性氧(ROS)、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浓度变化。结果:该模型在4周确定为稳定的病证结合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血瘀证形成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中,AngⅡ和Ald分别上升了14.10%和56.25%。NADPH氧化酶和代表ROS含量变化的丙二醛(MDA)分别上升了43.75%和9.24%,SOD下降了11.55%(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AngⅡ与NADPH氧化酶呈正相关(P<0.05),NADPH氧化酶与MDA呈正相关(P<0.05),AngⅡ与MDA呈正相关(P<0.01)。结论:该模型制备的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早期的病理机制包括RAAS系统的激活以及氧化应激损伤反应。其中,AngⅡ-NADPH氧化酶-ROS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AngⅡ介导NADP氧化酶浓度的升高,进一步增加NADPH氧化酶来源的ROS生成,RAAS系统的激活与氧化应激反应互为因果,进而导致了血瘀证的临床改变,及早干预该环节可提高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小型猪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及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0~S4期病理变化,并检测行为学指标,通过寻找两者变化相关性规律,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行为学与病理变化相联系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SD大鼠120只,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40%四氯化碳油液和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计10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1~10周定期肝组织取材,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改变;利用Noldus公司的行为学设备(The Observer 5.0分析软件),分别于1~10周测试各组行为学高架十字指标。结果连续10周的注射造模期间,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细胞变性、坏死,逐渐形成纤维间隔,肝小叶结构紊乱,最终形成假小叶,模型组病理改变集中在3~9周。行为学高架十字指标随着肝纤维化加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4~9周进入开放臂次数的百分比和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的百分比均表现出明显的减少(P<0.05),而2组总进臂时间与总进臂次数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行为学高架十字与肝纤维化病理组织变化的连续观察可以建立起病理与行为学两者的关系,随着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病理组织进展变化加重,行为学焦虑情绪也随之严重,并稳定在一段时间窗口,说明了微观病理变化与宏观行为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为肝纤维化大鼠证候模型的宏观表征与微观指标研究提供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67.
68.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医院管理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吉林省卫生干部学院杨勤峰山东省临沂市卫生防疫站庞宗华山东省临沂地区沂蒙医院郭淑贞影响医院产出的因素是:1、医护人员数是增加门诊人次、病床工作日、门诊收入、住院收入的主要因素,在五项投入因素中值最大;其次床位数...  相似文献   
69.
杜睿凯  张鹏  刘鹏  郭淑贞  毕力夫  王伟 《中医杂志》2012,53(2):151-154,164
目的 总结慢性心力衰竭(CHF)常见证候、证候要素与症状的对应性,为进一步制定以辨中医证候要素为核心的CHF诊断规范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通过对CHF相关现代文献进行检索及规范,运用SPSS 16.0进行频数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频数较高的症状基本能反映出与之对应的证候、证候要素的特点;贡献度较大的症状基本能反映与之对应的证候要素的特点;除证候要素痰在频数法、Logistic法中症状大体一致外,其余证候要素下症状在这两种方法中结果表现不完全一致.结论 两种方法互有优点缺点,对进一步制定CHF以辨证候要素为核心的诊断规范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中华实验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构建方法以及探讨其四诊信息采集方法。方法:采用中国农业大学育种健康中华小型猪,体重(25&#177;4)kg,月龄6~10个月,雌雄不限,动物在麻醉、无茵条件下开胸,分离前降支,在第一对角支远端的前降支主干放置Ameroid缩窄环,关胸。并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评价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构建成功与否。在造模过程中,参照中医的四诊信息采集办法,并参考中兽医在大动物辨证方面的经验,制定出小型猪证候观察量表,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对模型动物宏观体征进行动态观察,并借助心电图、数码照相等现代手段间接地获得四诊信息。结果:模型动物在冠脉环缩术后1—8周内,精神状态、舌象、饮食、饮水等方面均有明显变化。数码相机所拍舌象经Adobe Photoshop8.0分析所得R、G、B值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小型猪的四诊信息采集是可行的、客观的,但更需不断发掘、完善,制定出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