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71.
肺癌患者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肺癌单抗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索从人体肿瘤局部引流淋巴结扩增免疫球蛋白基因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及从中筛选抗肿瘤单抗的可行性。方法 从肺癌患者肺门淋巴结提取总RNA ,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Fd段和κ链基因 ,以pcomb3H为载体 ,构建噬菌体抗体库 ,以 2株肺癌细胞对噬菌体抗体库进行 6轮亲和筛选 ,再以人成纤维细胞进行 2轮吸附 ,以筛选出抗肺癌细胞抗体。以细胞ELISA法初步鉴定抗体活性。结果 构建成噬菌体抗体库 ,库容为 7.5× 10 7个克隆 ,κ链和Fd段基因与载体DNA的重组率分别为 10 0 % (10 / 10 )和 90 % (9/ 10 )。通过亲和筛选和吸附从中获得了能与肺癌细胞结合的人单抗。结论 从人体肿瘤局部引流淋巴结扩增免疫球蛋白基因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并从中筛选抗肿瘤单抗是可行的 ,以肿瘤细胞作抗原从抗体库中筛选抗肿瘤抗体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2.
微量滤膜法测定哮喘息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NCF)活性是哮喘细胞介质释放的指标之一。目前一般采用Boyden测定白细胞趋化活性(NCA)的滤膜法来测定。国内也有用Boyden法测定NCA的报道。但该法所需白细胞悬液量大,不易推广应用。Falk等在Boyden法基础上设计了48孔趋化板代替Boyden小室,使滤膜法微量化成为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本文介绍我们设计的30孔趋化板微量滤膜法测定CNF活性。  相似文献   
173.
ACV治疗转TK基因人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皮下成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活体内转TK基因肺腺癌细胞对ACV(无环鸟苷)的敏感性。方法 转TK基因肺腺癌细胞A549-TK、亲代细胞A549分别接种于裸鼠腹部皮下左右侧成瘤后,给予腹腔注射ACV治疗2周,测量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并做病理观察。结果 A549-TK细胞接种的肿瘤治疗前后体积增大不明显(P〉0.05);A549细胞接种的肿瘤治疗后体积明显大于治疗前,光镜发现A549-TK细胞接种的肿瘤有局部坏死,胞核裂  相似文献   
174.
本研究历时18年,分为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两部分,且两部分紧密结合。采用同步监测红细胞内外血气、电解质,分离、测定膜带3蛋白结构、含量以及阴离于转运功能等先进技术,运用了618只实验动物,3万余例次临床病人资料。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如下:  相似文献   
175.
176.
氟美松对嗜酸粒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赖克方  王长征  郭先健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2):111-114,I003
目的 探讨氟美松对体外嗜酸粒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 (IL) 5和氟美松的条件下体外培养嗜酸粒细胞 ,锥虫蓝拒染法和原位凋亡检测法观察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嗜酸粒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 2表达的变化。结果 IL 5显著抑制嗜酸粒细胞凋亡 ,氟美松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IL 5介导的嗜酸粒细胞存活 ,10 -6mol/L氟美松显著抑制 1× 10 4 U/LIL 5介导的嗜酸粒细胞存活 ,培养 3d嗜酸粒细胞存活率为 (7± 3) % (P <0 .0 1) ,抑制率达 (90± 4) %。IL 5使嗜酸粒细胞bcl 2表达增强 ,氟美松对此具有抑制作用。但高浓度的IL 5 (1× 10 6U/L)可抑制氟美松的凋亡诱导作用。结论 氟美松具有诱导嗜酸粒细胞凋亡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嗜酸粒细胞bcl 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7.
本研究历时18年,分为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两部分,且两部分紧密结合。采用同步监测红细胞内外血气、电解质、分离、测定膜带3蛋白结构、含量以及阴离子转运功能等先进技术,运用了618只实验动物,3万余例次临床病人资料。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