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21.
国产替米沙坦片健康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替米沙坦片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18名健康志愿者单次、交叉口服替米沙坦片80 mg后血浆替米沙坦浓度.用3P97药动学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两种替米沙坦片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参比制剂、受试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分别为(931.0±367.7)μg·L-1和(894.2±421.7)μg·L-1;Tmax分别为(1.0±0.6)h和(1.4±0.8)h;T1/2β分别为(28.1±14.1)h和(27.0±10.8)h;AUC0-t分别为(4 085±2 313)μg·L-1·h和(3 920±2 199)μg·L-1·h;AUC0-∞分别为(4 751±2 742)μg·L-1·h和(4 352±2 569)μg·L-1·h.国产替米沙坦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97.5±15.6)%,F0-∞为(96.5±15.8)%.结论: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证明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2.
劳拉西泮注射液在中国人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劳拉西泮注射液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9名健康志愿者单剂肌内注射劳拉西泮4mg后,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3P97软件处理。结果:本品药-时曲线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在确定的色谱分离条件下,血浆内源性杂质对样品测定无干扰,在3.125~100μg·L-1范围内样品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与血药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3)。人体药动学参数:tmax为(2.8±s0.8)h,cmax为(56±19)μg·L-1,t12ke为(17±3)h,t12ka为(1.0±0.8)h,V/F为(78±19)L,Cl/F为(3.3±1.1)L·h-1,AUC0~60为(1251±438)μg·h·L-1,AUC0~∞为(1383±489)μg·h·L-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可靠,适用于劳拉西泮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茚地那韦2种制剂的浓度,并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800 mg两种茚地那韦胶囊后不同时间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萃取溶剂为乙腈。色谱条件:Hypersil ODS C18,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5.5)=43∶57。检测波长为210 nm。线性范围为0.03~16.38 mg.L-1。结果:两者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10.6±s2.4)mg.L-1和(9.8±2.2)mg.L-1;tmax分别为(0.71±0.19)h和(0.8±0.3)h;t12ke分别为(1.30±0.24)h和(1.31±0.23)h;AUC0~10分别为(23±6)mg.h.L-1和(22±5)mg.h.L-1;AUC0~∞分别为(24±6)mg.h.L-1和(22±5)mg.h.L-1。双向单侧t检验证明,两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适用于测定人血浆中茚地那韦的浓度,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司他夫定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司他夫定胶囊参比(40mg)和被试制剂(45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司他夫定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参数计算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2种司他夫定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参比制剂、被试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1033.85±225.63)和(1047.51±282.13)μg·L-1;tmax分别为(0.75±0.21)和(0.96±0.34)h;t1/2ka分别为(0.16±0.16)和(0.38±0.32)h;t1/2ke分别为(1.49±0.22)和(1.38±0.23)h;AUC0-t分别为(2.23±0.40)和(2.33±0.51)mg·h·L-1;AUC0-∞分别为(2.34±0.46)和(2.42±0.54)mg·h·L-1。与参比制剂相比,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94.20±21.13)%,F0-∞为(93.82±21.89)%。结论2种司他夫定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5.
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G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gG抗体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完善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的诊断。方法化学合成8种青霉素抗原决定簇与HSA结合的全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41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IgG抗体。结果241例过敏病人中,除了BPA-IgG抗体外,其他7种特异性IgG抗体血清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46.5%,其中皮试阴性组IgG抗体的阳性率(64.0%)高于皮试阳性组(27.6%)。主要抗原决定簇IgG抗体的阳性率(41.5%)高于次要抗原决定簇IgG抗体的阳性率(9.1%),并且在皮试阴性组及不同症状组也同样如此。特异性IgG抗体检出阳性率随检测抗体的增多而增加,且检测3种和检测8种特异性IgG抗体所得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特异性IgG抗体参与了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和发展,青霉素过敏反应与主要抗原决定簇IgG抗体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奈韦拉平浓度,并研究了奈韦拉平片的健康人体药动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奈韦拉平血浆药物浓度,并应用本法研究1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奈韦拉平片200mg后的药动学。结果:奈韦拉平在62.5~4 000μg.L-1范围线性良好(r=0.999 9),回收率,日间、日内差等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奈韦拉平片体内过程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2 357±387)μg.L-1;tmax为(3.7±1.1)h;t1/2ka为(0.7±0.9)h;t1/2ke为(54.1±15.4)h;CL/F为(1.2±0.3)L.h-1;V/F为(93.4±18.1)L;AUC0-t为(154.5±34.5)mg.h.L-1,AUC0-∞为(173.7±44.1)mg.h.L-1。结论:本方法便捷,灵敏,准确,适用于奈韦拉平血药浓度测定和药动学研究,本研究药动学结果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内氯苯那敏血药浓度及药动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马来酸氯苯那敏药物浓度,并研究马来酸氯苯那敏健康人体药动学.方法Agilent C18柱(4.6 mm×250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5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pH 3.5)(2773),检测波长为200 nm.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8 mg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后,体内药时数据采用3P97程序统计方法处理.结果本实验条件下,血浆样品中氯苯那敏无杂质干扰,线性关系良好,所得回归方程为C=0.323 5A-0.703,r=0.999 2,线性范围为0.75~48.00μg·L-1,本方法最低定量浓度为0.75μg·L-1,高、中、低3浓度日内和日间的RSD<15%,提取回收率大于75%,满足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马来酸氯苯那敏健康人体药动学参数Cmax为(16.4±8.9)μg·L-1,tmax为(3.8±1.5)h,t1/2ke为(13.1±2.3)h,V/F为(871.7±187.3)L,AUC0-t为(181.5±52.3)μg·h·L-1,AUC0-∞为(208.2±60.1)μg·h·L-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定量准确可靠,适用于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8.
国产奈韦拉平片健康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国产奈韦拉平片健康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20名健康志愿者po国产和进口奈韦拉平片各200 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用3P97药动学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两种奈韦拉平片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参比制剂、受试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3.50±1.05)和(4.20±1.24)h;ρmax分别为(2394±392)和(2170±434)μg·L-1。,t1/2ka分别为(0.85±1.00)和(0.79±0.51)h,t1/2ke分别为(52.30±13.82)和(55.59±10.51)h;AUC0~t分别为(149.20±30.54)和(154.05±27.77)mg·h·L-1,AUC0-∞分别为(168.30±40.22)和(173.30±36.65)mg·h·L-1。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104.97±16.51)%,F0-∞为(105.21±18.93)%。对两制剂间的AUC0~t,AUC0~∞ρmax进行双向单侧t检验,表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国产和进口奈韦拉平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9.
随着抗癌新药的不断推出和临床应用,作为肿瘤治疗传统手段之一的化学治疗地位在不断提高。目前化疗已不仅仅作为晚期肿瘤患者延长生命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也作为一种重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得以广泛开展。但是,在肿瘤的治疗中存在极不规划的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本文结合实例,对临床肿瘤治疗中常见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并从临床药学工作角度提出促进合理用药的对策。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等28种中药制剂对大鼠CYP1A2的作用。方法:以非那西丁为探针,通过研究其体外转化率的变化评价受试中药制剂对大鼠CYP1A2的影响。结果:清开灵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使非那西丁的体外转化率分别为(255.87±32.33)pmol.min-1.mg-1、(204.01±43.60)pmol.min-1.mg-1、(220.15±48.39)pmol.min-1.mg-1,显著低于对照组(432.68±69.71)pmol.min-1.mg-1(P<0.05)。3种药物的IC50分别为3.55,2.43,2.49 mL.(100 mL)-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体外对大鼠CYP1A2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