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5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Galectin-3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发现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织的表达率,提示Galectin3蛋白是甲状腺癌,尤其是滤泡上皮起源的甲状腺癌的良好的肿瘤指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王澎  李霞  郑林  王旭 《心脏杂志》2021,33(2):178
目的 评估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痛镇静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9年(7~12)月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151)接受镇痛镇静治疗,分为常规组(瑞芬太尼+咪达唑仑治疗,n=81)和联合组(再加用右美托咪定治疗,n=70)。观察两组镇痛满意程度、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PICU)停留时间等指标。 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镇痛效果更好(P<0.05);联合组使用的瑞芬太尼[(46±7)μg /(kg·h) vs. (28±4)μg /(kg·h)]和苯二氮卓类中咪达唑仑[(206±54)μg/ (kg·h) vs. (139±21)μg/(kg·h)]用量更低(P<0.05);疼痛临时干预比例更低(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PICU停留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痛镇静中具有良好效果,还可降低阿片类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考察强光、高温、高湿条件下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的稳定性,为该制剂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质量标准草案的规定对本品进行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检测药物含量、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吸湿增重、无菌、热原等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HPLC测定异荭草素、荭草素、野黄芩苷含量,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8:82),检测波长350 nm。结果: 样品均为棕黄色疏松状物,色泽均为黄色标准溶液7号色,可见异物、无菌、热原和吸湿增重均符合规定;10批样品在高温条件下17个色谱峰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相对稳定,相似度均 > 0.99,无血管刺激性,无溶血与凝聚现象;每瓶样品中异荭草素、荭草素、野黄芩苷质量分别约5.80,3.90,16.50 mg;各项指标均达到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质量标准草案的规定。结论: 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对创面组织fms样酪氨酸酶(flt-1)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覆盖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动物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只,所有动物于背部制备皮肤全层缺损创面.A组:创面覆盖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和Tegaderm切口膜;B组:创面覆盖空白生物膜和Tegaderm切口膜,C组:创面覆盖含空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生物膜和Tegaderm切口膜;D组:创面覆盖Tegaderm切口膜.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各组在术后3、7、14、29 d时创面中flt-1和TSP-1表达的情况.结果 术后3、7、14 d时,A组flt-1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B、C、D组(P<0.05或P<0.01);术后7、14、29 d时A组创面中TSP-1表达显著低于B、C、D组(P<0.01).结论 将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覆盖于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能使创面持续表达flt-1并抑制TSP-1表达,从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对创面组织fms样酪氨酸酶(flt-1)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覆盖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动物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只,所有动物于背部制备皮肤全层缺损创面.A组:创面覆盖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和Tegaderm切口膜;B组:创面覆盖空白生物膜和Tegaderm切口膜,C组:创面覆盖含空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生物膜和Tegaderm切口膜;D组:创面覆盖Tegaderm切口膜.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各组在术后3、7、14、29 d时创面中flt-1和TSP-1表达的情况.结果 术后3、7、14 d时,A组flt-1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B、C、D组(P<0.05或P<0.01);术后7、14、29 d时A组创面中TSP-1表达显著低于B、C、D组(P<0.01).结论 将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覆盖于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能使创面持续表达flt-1并抑制TSP-1表达,从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HRX-EEN融合基因转基因小鼠行为能力的异常.方法 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并比较HRX-EEN融合基因转基因小鼠(转基因组,n=12)和C57/BL小鼠(对照组,n=12)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包括前4天的隐蔽平台实验和第5天的空间探索实验.结果 隐蔽平台实验中,转基因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长于对照组,除第1天外,其余各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转基因组小鼠目标象限内搜索时间、经过目标平台位置次数和在中心区域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HRX-EEN融合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7.
可调式动物心脏起搏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可调式动物心脏起搏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动物实验,初步验证了起搏效果的有效性.该心脏起搏器可以在体外调节起搏脉冲的宽度和频率,实现心功能损害程度不同的心衰模型的复制.  相似文献   
78.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莲菊感冒胶囊中16种有机残留溶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以气相色谱法测定莲菊感冒胶囊中正己烷、苯和甲苯等16种残留有机溶剂的方法。方法:采用内标法直接进样,色谱柱为AT-624大口径毛细管柱(0.53 mm×30 m,3μm),检测器为FID,载气为氮气,二氯甲烷为溶解介质,醋酸丁酯为内标。结果:正己烷、苯、甲苯、乙苯、间二甲苯、苯乙烯、异丙苯、正癸烷、正丁基苯、十一烷、二乙烯苯、十二烷、萘、十三烷、十四烷和十五烷在1~32 mg.L-1,苯在0.2~6.4 mg.L-1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4)。平均回收率在87.2%~116.9%,RSD≤10%(n=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莲菊感冒胶囊中16种残留溶剂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79.
HPLC-MS-MS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荭草素、牡荆素和槲皮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荭草素、牡荆素和槲皮苷3种黄酮成分的准确、灵敏的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静脉注射注射用复方荭草后,采用甲醇沉淀血浆蛋白,通过BEH C18柱分离,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二级碎片离子分别为449.2~329.2(荭草素)、433.2~313.0(牡荆素)和449.2~303.4(槲皮苷).结果:3种黄酮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5.71%,准确度在86.25%~112.44%之间.3种黄酮成分在大鼠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均较短在21 min以内.结论:本方法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注射用复方荭草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对荭草DNA提取,比较提取质量的差异,为研究药材的遗传多样性、种类鉴定和基因指纹图谱的构建等提供优质基础。方法采用改进的CTAB法和SDS法提取荭草叶片基因组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OD260/OD280的比值,检测所提DNA的纯度和质量。结果采用CTAB法提取的荭草基因组DNA样品的纯度和浓度均高于SDS法,其DNA的OD260/OD280值为1.801~1.993,CTAB法所提的DNA泳带分布较集中,无拖尾现象,其DNA浓度能够满足RAPD、SSR/ISSR扩增模板的需求。结论改良CTAB法是提取荭草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