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试述柴胡在骨伤科的应用赵继荣甘肃省中医院骨科(730050)在伤科领域中,人体受伤,无论是创损皮肉筋骨或是伤及五脏六腑,均会引起气滞血瘀经络受阻或气血离经的病理变化。气滞则阳气不达,血瘀则阴气不舒,柴胡能升清阳而降浊阴,治脏伤时为血中之气药,治经伤时...  相似文献   
12.
赵继荣  张艳 《卫生软科学》2011,25(5):343-345
通过调整生物化学实验的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开放实验室等措施,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施进行改革尝试。在加强学生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术后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短节段经伤椎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72例获得随访,术后对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椎管容积、腰背痛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获得随访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95.2±3.5)%,脊柱Cobb角恢复至术后的(4.5±3.2)°,伤椎平均正中矢状径恢复至术后的(96.5±2.3)%,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腰背痛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的(9.4±0.6)分降到术后的(2.4±2.7)分。神经功能除术前4例A级的患者下肢感觉、运动无改善,剩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3级的恢复;术后随访出现1例患者椎弓根螺钉断裂现象。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骨折复位满意,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术后功能锻炼对腰背痛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探讨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应用解剖、发病机理,脊柱调衡手法的操作要领、生物力学和治疗作用机制,认为脊柱调衡手法是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5.
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继荣 《中国骨伤》2002,15(4):253-254
肱骨髁间骨折目前多倾向于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特别是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并强调手术时间越早越好.外固定时间要视内固定牢固性而定,一般不宜超过3周.  相似文献   
16.
赵继荣 《中国骨伤》2003,16(12):767-768
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仍有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虽然现有的研究已证实硬膜外皮质类固醇注射有效,但仍需高质量的研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本文就腰突症的注射治疗近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甘肃省中医院近年来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调查整理2004-2011年4 880例在甘肃省中医院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建立资料库,从性别、年龄、病因、突出节段、合并症、职业及医疗付款方式7各方面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①性别.纳入研究的4 880例患者中,男2 548例,女2 332例.②年龄.20岁以下患者38例,21 ~30岁患者332例,31 ~40岁患者996例,41~50岁患者1 392例,51~60岁患者1 152例,61~70岁患者672例,70岁以上患者298例.③病因.有慢性劳损史者1 598例,有明确外伤史者942例,有明确扭伤史者690例,无明显诱因者1 668例.④突出节段.L1~2突出82例,L2~3突出224例,L3~4突出1 194例,L4~5突出3 420例,L5S1突出2 560例;单节段突出2 996例,双节段突出1 182例,三节段突出702例.⑤合并症.合并高血压病684例,糖尿病537例,骨质疏松症402例,胆囊炎270例,膝骨关节炎204例.⑥职业.工人1 202例,农民1 084例,干部894例,学生86例,军人26例,会计38例,文员232例,教师212例,司机94例,其他职业者1 010例.⑦医疗付款方式.社会基本医疗保险2 550例,自费2 030例,商业保险26例,公费医疗26例,大病统筹8例.结论:2004-2011年甘肃省中医院采用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以20~40岁的青壮年患者为主,慢性劳损、外伤和扭伤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突出节段以L4~5和L5S1多见,工人、农民和干部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8.
分析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皮瓣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文献,包括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皮瓣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中医特色社区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探讨,并形成适合该病的社区治疗规范。方法:采用随机、平行的试验设计方法,将39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203例,中医特色干预方案:脊柱调衡手法配合姿态调衡疗法、燧敷舍剂、杜仲腰痛丸进行治疗;对照组(B组)193例,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方案:针灸、膏药贴敷加腰椎牵引治疗。经过3疗程治疗后观察各组JOA评分、VAS评分及SLR,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9.01,对照组有效率达到93.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果,但中医特色干预方案治疗LDH效果更加显著,安全,可以在临床推广,可在社区内形成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杜仲腰痛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杜仲腰痛丸改善LDH大鼠疼痛的药效应.方法 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组)、模型组(Model组)、模型治疗组(Model Treatment组),各24只.采用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