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127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6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将56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治疗组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结论单纯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低于中西药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一间医院30年来胃癌手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变化趋势.方法 分析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1979-2008年间收治的2715例胃癌手术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与1974-1978年间收治的168例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3.393,高于对照组的 1.897(χ2 =12.193,P<0.01).研究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高于对照组的54岁(z=-6.294,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肿瘤部位比较:胃底贲门癌构成比为45.7%比13.0%(χ2=56.596,P<0.01),胃体癌构成比为9.4%比13.8%(χ2=2.026,P=0.155)、胃窦癌构成比为44.9%比73.2%(χ2= 53.980,P<0.01).研究组中,2004-2008年间组低分化腺癌构成比为62.1%,较1994-1998年间组的51.7%升高(χ2=12.267,P<0.01),而管状腺癌构成比降低(23.9%比31.8%,χ2=8.781,P<0.01).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年龄亦呈升高趋势(均方根误差=1.275,可决系数=0.702);胃底贲门癌构成比呈升高趋势(均方根误差=0.066,可决系数=0.768),胃窦癌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均方根误差=0.055,可决系数=0.798).结论 近30年来,胃癌手术患者男女性别比升高、年龄增大;胃底贲门癌构成比升高,而胃窦癌构成比下降;近15年来,低分化腺癌构成比升高,而管状腺癌构成比下降.  相似文献   
103.
赵琦 《校园心理》2010,8(4):275-276
<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处于巅峰状态,思想意识也处于最活跃的时期,可以说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理应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可是不少大学生却诉说着自己感觉并不幸福,对未来感到迷茫,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难道他们是在"为赋新辞强说愁"么?还是真的有什么的原因让他们快乐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中国农村地区医务人员对肺结核报病奖励政策的了解和满意程度,为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4个省的8个县区为研究现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不同工作层面的医务人员对报病奖励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的报病奖励政策平均知晓率、正确应答率分别为85.8%和84.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知晓率(P=0.022)、不同省份医务人员(P0.001)知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对象对政策总体满意度为80.9%,其中实施效果、奖励额度的满意度分别为80.7%和6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地方筹资方式、医务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层面和地区差异是影响政策满意度的因素。结论: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提高肺结核报病奖励额度,明确其分配方式,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  相似文献   
105.
患者男性,68岁.因左眼视物不清、变形2个月,于2008年9月10日来长春一诺眼科医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8,左眼为O.15;双眼前节正常;右眼眼底正常;左眼黄斑区可见圆形隆起病灶.相干光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临床诊断:左眼视网膜劈裂合并色素上皮脱离.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Coats病的超声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对18例(18只眼)临床确诊的Coats病患者,采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眼部病灶的形态改变,同时与彩色眼底图像进行比较.CDFI检测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单位时间内平均最大血流速度(TAMX)、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以患者的对侧健眼作为对照组.Coats病组与对照组的眼轴长度和血流参数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结果 Coats病组眼轴长度(21.36±1.19)mm,较对照组(22.92±1.09)mm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7,P<0.05).Coats病组超声影像改变包括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囊肿、视网膜下机化形成等,少数患眼有视网膜前增殖膜,玻璃体一般无混浊,偶见病灶内"钙化斑"及眼球壁骨化现象.Coats病组血流频谱未见明显异常,其CRA的PSV(6.96±1.21)cm/s和EDV(1.99±0.36)cm/s,较对照组PSV(8.30±1.46)cm/s和EDV(2.48±0.47)cm/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3.476,P<0.05),其他血流参数无明显异常.结论 Coats病为先天性疾病,可能影响患者眼球发育.超声检查有助于Coats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Coats病患者可能存在视网膜中央动脉灌注不良,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栓性疾病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45例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疗效好24例(约53.3 %),有效12例(约26.6 %),总有效率为80 %,均痊愈出院。随访12个月,11例复发,5例死亡。结论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应高度重视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积极预防并抗凝治疗,低分子质量肝素(LMWH)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性疾病患者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108.
潘晨建  赵琦  徐飚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9):1306-1309
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小学班主任对传染病防控的知识、态度、行为和需求情况,探讨在江西农村小学建立缺课监测制度的可行性.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江西省2个县15个乡镇63所小学中的644名班主任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班主任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只有59.41%,县、乡、村三级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平均知晓率逐渐下降(P<0.01);大部分班主任认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很重要,但有53.88%的班主任不愿意参与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有41.2%的班主任在过去1 a中参加过传染病防控的培训、讲座或研讨会;89%的班级有晨检,超过95%的班级有缺勤原因的追查和登记;96%的班主任愿意学习传染病防控的知识.结论 在农村小学建立缺课监测系统,加强对农村地区小学班主任教师传染病防控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9.
谢言  赵琦  姜世闻  赵飞  徐飚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1):876-880
目的 了解中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为更好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四川、贵州、云南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较多的3个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抽样点及2个流调点邻县,采用便利抽样法每县抽取1所学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所学校的高二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态度行为及健康教育现状等。共计发放问卷443份,回收有效问卷437份,问卷有效率98.6%。分别统计各条结核病相关信息的知晓率、总知晓率、态度和总得分。 结果 调查对象对10条结核病防治信息的总知晓率为54.3%(2375/4370),其中关于诊疗相关政策及疾病危害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3.9%(209/874)和23.8%(104/437)。结核病综合知识得分6分(P25=4,P75=7)。7.0%(30/430)的学生表示得病后会隐瞒病情, 21.2%(91/430)会与身边结核病患者保持距离,0.5%(2/430)的学生表示不和结核病患者来往。65.7%(287/437)的学生从未主动了解过结核病知识,96.3%(420/436)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 结论 西部地区中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偏低,存在消极态度。应当由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合作,采用多种手段开展学校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估孕晚期和生后1周APP值对胎儿肾积水患儿产后自愈及行肾盂成形术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探讨在术前不同DRF水平UPJO的患儿术后患肾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由本院门诊诊断的单侧胎儿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ROC曲线来评估孕晚期和生后1周APD值对其转归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手术前后分肾功能的变化,以增加5%作为分肾功能好转的标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5例单侧胎儿肾积水患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晚期APD值(OR=0.17,95%CI:0.09~0.40)和生后1周APD值(OR=0.21,95%CI:0.10~0.42)为肾积水患儿产后自愈的保护因素;孕晚期APD值(OR=1.53,95%CI:1.32~1.77)和生后1周APD值(OR=1.60,95%CI:1.601.36~1.88)为肾积水患儿产后行肾盂成形术的危险因素。孕晚期、生后1周APD值分辨肾积水患儿产后自愈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8.3 mm和12 mm,两个指标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83%和93%,特异度分别为71%和76%,AUC分别为0.79和0.86,二者联合对预测患儿是否自愈的AUC为0.87,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6%、38%、0.69;二者分辨肾积水患儿对产后行肾盂成形术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19 mm和19 mm,敏感度分别为68%和78%,特异度分别为71%和69%,AUC分别为0.71和0.78,二者联合对预测患儿是否行肾盂成形术的AUC为0.84,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89%、34%、0.59。术前DRF40%和DRF≥40%患儿术后肾功能均可得到改善,DRF40%组患儿术后肾功能的改善较DRF≥40%组明显(t=3.14,P0.001),但术后患肾功能仍未达到术前DRF≥40%组的术后患肾功能。结论孕晚期APD值联合生后1周APD值能够提高预测单侧胎儿肾积水患儿生后转归的准确性;小儿肾积水手术解除梗阻后,患肾的分肾功能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