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72.
大黄的泻下作用与肠道5-HT及其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黄泻下作用与肠道 5 -HT及其受体的关系 ,将成年SD大鼠 2 0只随机分为灌服大黄组 (A组10只 )和对照组 (B组 10只 )。采用免疫组化和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各组大鼠十二指肠 5 -HT细胞的数目、面积、平均灰度、细胞内 5 -HT含量及 5 -HT受体的含量。结果发现A组大鼠十二指肠 5 -HT细胞的数目 (10 8 80± 5 2 6 )、面积 (30 18± 2 18) μm2 、5 -HT含量 (0 340 9± 0 0 30 8)AU、5 -HT受体含量 (0 3188± 0 0 312 )AU均高于B组 (P <0 0 1) ,平均灰度 (12 3 38± 3 94 )较B组降低 (P <0 0 1)。结果表明大黄的泻下作用可能与肠道 5 -HT及其受体含量的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索基于镫骨肌声反射的筛选方法在非对称性耳鸣、听力下降、眩晕患者中筛选需要进行MRI检查以除外听神经瘤者。方法 回顾88例(88耳)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镫骨肌声反射的影响因素,假设三种基于镫骨肌声反射的方法筛选患者行MRI检查除外听神经瘤,并对三种筛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声信号频率为1 kHz时,有镫骨肌声反射22例,其中声反射阈与纯音听阈之差 <60 dB者(即Metz试验阳性者)11例,介于60~95 dB之间者9例,≥95 dB者2例;无声反射66例。有无实用听力以及肿瘤分期对是否有镫骨肌声反射有显著影响,而瘤体大小对是否有声反射无显著影响。对非对称性耳鸣、听力下降、眩晕患者,除Metz试验阳性者外,均行MRI检查的筛选方法漏诊率最低(12.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682,P =0.000)。结论 建议非对称性耳鸣、听力下降、眩晕患者中除Metz试验阳性者外均行MRI检查以除外听神经瘤。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调查本院术前和产前患者的HBV感染现状,以评估乙型病毒性肝炎医源性传播的风险.方法 对本院2010年8月就诊的1916例术前、产前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本院1916例调查对象的HBV血清标志物携带率具有明显的年龄分布差异,其5种血清标志物的总体携带率分别为:HBsAg6.25%,HBsAb 37.42%,HBeAg 1.2%,HBeAb 18.27%,HBcAb 25.37%;50.1%的调查对象5种标志物均为阴性.共发现9种不同的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类型分布模式,未发现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或HBeAg与HBeAb同时阳性的模式.结论 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计划免疫措施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因医源性感染而导致的乙型肝炎传播问题仍相当严峻,医院管理者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尽早采取更严格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5.
王正敏改良面瘫主观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我们采用王正敏HouseBrackmann(H-B)评价系统进行提炼改进(后称王正敏改良面瘫主观评价体系)法,对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主观评价,并将其与目前临床较为常用H-B和Fisch两种主观评价体系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性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建立一种便于临床操作,又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的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甲苷治疗A组(10mg/kg)、黄芪甲苷治疗B组(20mg/kg)。分别采用伊文思蓝及干湿法测定大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使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血-脑屏障上ZO-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两黄芪甲苷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及含水量显著降低,ZO-1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两黄芪甲苷治疗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高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其保护血-脑屏障的机制可能与上调ZO-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等分为4组,每组18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为小剂量黄芪甲苷治疗组,D组为大剂量黄芪甲苷治疗组。采用干湿重法、分光光度计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氏蓝含量及occlud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氏蓝含量明显增多,occludin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B组相比,C组和D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氏蓝含量显著减少,occludin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C组与D组相比,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氏蓝含量及occludin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黄芪甲苷上调occludin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增重(GWG)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上海十家医院规律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共3961例,其中610例GDM孕妇和3351例非GDM孕妇。分析GDM的发病高危因素,比较GDM孕妇和非GDM孕妇孕前BMI、GWG、早中晚孕期增重、妊娠合并症等差异,并将两组GWG与美国科学研究院医学协会(IOM)推荐增重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孕前BMI和年龄是GDM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OR=1.18,95%CI为1.05~1.34;OR=1.09,95%CI为1.06~1.11)。GDM组的孕前BMI值为(22.3±3.4)kg/m~2,高于NGDM组[(21.1±2.7)kg/m~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GWG为(11.9±4.8)kg,明显低于NGDM组[(13.3±4.3)kg]。两组早孕期增重无统计学差异。GDM组的中、晚孕期增重[(5.5±2.4)kg、(4.1±2.4)kg]少于NGDM组孕妇[(6.5±2.7)kg、(4.8±2.5)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IOM推荐孕期增重标准比较,孕前BMI适中、超重的GDM组孕妇中增重偏少者占比均较NGDM组高;NGDM组增重偏多者占比均较GDM组高。结论:孕前超重或肥胖及高龄可导致GDM发生率增加,应对该群体进行孕前指导,合理控制BMI后再备孕。孕中晚期良好的医疗管理可有效控制GDM孕妇的孕期增重,进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9.
利用ISH方法以及免疫病理手段对不同型的LP组织的标本进行PCNA、P53检测,探讨不同型HPV与LP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以寻求有效的检测方法帮助临床对LP的预后进行评估。标本选自1994年1月~199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LP共36例。ISH法HPV6b/11阳性率为75%,明显高于HPV16和/或HPV18的表达。10例喉鳞癌各有1例HPV16、18阳性,无HPV6b/11阳性。ABC法行P53检测,36例LP标本中仅1例恶变组织阳性表达Ⅱ级(2.8%);10例喉鳞癌中9例阳性表达(90.0%),其中Ⅱ级以上阳性表达6例(60.0%)。PCNA阳性表达27/36例(75%);其中JOP组与AOP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LP与HPV感染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认为HPV分型的检测在判断LP转归中有意义。PCNA阳性表达程度在预测LP肿瘤的活跃程度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P53蛋白表达在喉鳞癌与LP中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0.
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PV)是一类在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的病毒 ,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是喉部常见的肿瘤 ,已知其与 HPV感染有极密切的关系 ,故本文就 HPV特性、研究手段以及与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