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胫骨远端前方Meta钢板治疗冠状面Pilon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胫骨Pilon骨折损伤机制多样,骨折类型复杂,软组织损伤程度不一,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而对于主要骨折线位于冠状面的胫骨Pilon骨折,难以遵循传统内侧或前内侧放置钢板来进行稳定的固定,采用拉力螺钉固定牢固性欠佳。我院于2004年2月至2006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胫骨远端前方Meta钢板治疗冠状面Pilon骨折患者1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严重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Ⅲ型)患者全部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治疗,术后行石膏托外固定6~8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48个月(平均25,3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8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等的评分标准,优7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蜘%。结论对严重的Pilon骨折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术前应严格评估软组织损伤程度,术中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性,对骨折端予以坚强稳定的内固定,坚持生物学固定的原则,骨缺损区应足量植骨,避免术后发生Ⅱ期塌陷。  相似文献   
43.
同侧肱骨尺桡骨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侧肱骨尺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0例同侧肱骨、尺桡骨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18例。合并桡神经损伤8例,臂丛损伤2例,肘关节脱位2例,肩关节脱位2例,肱动脉损伤3例,桡动脉损伤1例,前臂肌腱撕脱伤2例。12例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治疗,闭合骨折无臂丛神经血管损伤择期手术治疗,保守治疗1例。结果:优20例,良好5例,尚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开放性同侧肱骨干合并尺桡骨骨折应急诊一期手术,骨折固定应采用坚强牢固内固定,可一期植骨,术后应尽早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4.
朱云森  赵友明  邵金祥 《中医正骨》2011,23(11):48-50,52
桡骨小头骨折是成人常见的肘部骨折,骨折发生率约为1.7%~5.4%,占肘关节骨折的1/3,85%发生在20~60岁人群,约26%骨折存在肘关节复合损伤;对于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目前多倾向于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桡骨小头置换术,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  相似文献   
45.
不同跖屈角度对踝三角韧带损伤X线诊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踝关节不同跖屈角度对踝三角韧带损伤X线诊断的影响,提高踝三角韧带损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自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患者24例,均为腓骨远端骨折但无内踝骨折.所有患者外翻应力下分别取中立位0°、跖屈位15°、30°、45°拍摄踝穴位X线片,并行患侧踝关节MRI检查.对不同跖屈角度下四组患者X线片内侧踝穴宽度(medial clear space,MCS)及胫距上关节宽度(superior clear space,SCS)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分别以(1)MCS≥4 mm,且MCS> SCS,(2)MCS≥5 mm,且MCS> SCS作为踝三角韧带损伤X线诊断的标准,踝关节MRI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诊断性试验研究.结果 外翻应力下踝关节中立位0°、跖屈位15°、30°、45°时,MCS测量结果分别为(4.10±0.79)mm、(4.55±0.72)mm、(4.99±0.56)mm、(5.71 +0.86)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S测量结果分别为(3.56±0.41)mm、(3.50±0.43)mm、(3.71±0.44)mm、(3.93±0.51)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MCS≥4 mm,且MCS>SCS作为诊断标准时,中立位0°、跖屈位15°、30°、45°时,出现假阳性率分别为50.0%、66.7%、88.9%、94.4%.以MCS≥5 mm,且MCS> SCS作为诊断标准时,中立位0°、跖屈位15°、30°、45°时,出现假阳性率分别为5.6%、11.1%、38.9%、77.8%.结论 不同跖屈角度是影响踝三角韧带损伤X线诊断的重要因素,随着踝关节跖屈角度增加,踝三角韧带损伤X线诊断的假阳性率亦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46.
1 目的探讨Bosworth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2 方法对12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Bosworth法修补治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Sanders 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植骨与不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0-01—2014-12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97例Sanders 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植骨组62例,不植骨组35例。比较植骨组与不植骨组的放射学结果、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足部功能评分等。结果本组97例获平均1.8(1~3)年随访。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植骨组(12.1±1.5)周,不植骨组(13.8±1.3)周,植骨组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早于非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2年随访时植骨组跟骨Bohler角丢失情况优于非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术后住院天数、复位质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足部功能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植骨治疗可早期负重行走,并可减少术后远期Bohler角丢失。  相似文献   
48.
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远期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远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单纯行桡骨头切除的30例桡骨头粉碎骨折患者作长期随访,分别从临床指标及放射学指标两方面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2~10年(平均5.5年),桡骨头切除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如肘、腕关节疼痛(占66.7%及40%),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占40%),桡骨干上移、侧移(占30%),肘、腕关节骨性关节炎(占76.7%及60%),下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占26.7%)等.结论:临床上要重视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桡骨头切除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应慎重选择,不可作为单纯性桡骨头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3.6~1999.12间临床应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15例,并经随访观察。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7年(平均随访3.2年),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6个月,愈合率100%,上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既能减少骨折局部的创伤,保护血运,又能稳定固定骨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0.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前臂骨干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 1993年 6月~ 1998年 3月我院对 46例前臂骨折病人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 ,其中 35例获随访 ,前臂功能恢复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性 2 7例 ,女性 8例 ;年龄 13岁~ 6 5岁 ,平均 2 9 5岁。骨折部位 :上段 6例 ,中段 2 1例 ,下段 8例 ,双骨折 11例。骨折类型 :开放骨折 10例 ,闭合骨折 2 1例 ,骨折不愈合 4例。损伤原因 :机动车撞伤 2 7例 ,重物压伤 5例 ,坠落伤 3例。1 2 治疗方法 桡骨在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的连线上选择进针位置 ,穿针时防止桡神经的损伤 ,尺骨在尺骨鹰嘴至尺骨小头的连线上选择进针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