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9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以1994年8~10月在云南省陇川县18~29岁男性青年断面调查中发现的静脉吸毒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期为1991年1月1日至1994年8月1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的决定因素。在回顾性队列研究期间,静脉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具的年新发生率平均为19.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民族以外的其它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及婚前(婚外)性行为,对静脉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无预测作用,而景颇民族则是合用注射器具的主要危险因素(OR=5.8,95%C.I.2.5~13.8),其人群归因危险度为58.5%。我们认为,对于景颇族静脉吸毒者中很高的合用注射器具行为需要进一步研究。针对合用注射器具行为的HIV预防性干预工作,应以景颇族静脉吸毒者为主要目标人群  相似文献   
62.
云南瑞丽县HI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省瑞丽县2 530名不同人群的调查表明,目前HIV的感染处在初级流行阶段,波及的人群包括吸毒者及HIV感染者的配偶,其中静脉吸毒者中流行严重,感染率高达67.98%,目前发现的阳性者绝大多数出自该人群。HIV的性传播已经开始,阳性者配偶的感染率为3.13%。对卖淫、嫖娼者、宾馆服务人员、医院医务人员、门诊病人以及职业献血员等其他人群的调查尚没有发现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63.
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传播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云南省德宏州当前艾滋病疫情的传播模式做出初步判断.方法 对德宏州1989-2007年艾滋病监测(检测)覆盖人群数量及其构成比、报告的感染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应用SAS 8.0软件进行分析.将德宏州1989-2007年的人口规模、高危人群规模及高危行为数据、2000-2007年出生性别比、总和生育率等人口学数据带入模型,对德宏州艾滋病传播模式进行判断.结果 病例报告中经性途径感染的比例2005年为39.1%,2006年为46.9%,2007年1月1 日-9月20日的1636例感染者(患者)中约52%为经性途径传播.对1989-2007年监测(检测)人数的构成比标化后结果显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而经性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呈上升趋势.亚洲艾滋病流行模型(asian epidemic model,AEM)显示,2005-2007年新发感染者中通过性途径感染的比例分别为50.6%、52.3%、52.7%,经吸毒感染人数比例分别为48.9%、47.2%、46.7%.Workbook模型显示,2007年成人现存活的HIV感染者中,经注射吸毒感染的占50.3%,经性途径感染的占48.4%.结论 德宏州艾滋病疫情经吸毒传播快速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模式已由经静脉注射吸毒为主转换为经性途径和注射吸毒传播两种途径并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64.
云南省自1989年首次发现成批HIV感染者以来,全省HIV感染流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止2006年底,全省共发现HIV感染者48 951例,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均存在.为了解云南省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于2005-2006年开展了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65.
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不剃毛备皮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择期手术前1-3d进行剃毛备皮是我国历年来的护理常规之一,但近年国外许多研究报道术前常规剃毛对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没有任何临床意义。左爱英等在术前术野剃毛与术后切口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中指出:术前术野剃毛不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推荐彻底清洁后只剪去影响手术操作的毛发,而不必进行常规的术野剃毛。但对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由于涉及骨与关节部位的手术无菌要求高,是否也适合术前不剃毛备皮,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以我院骨科2005年3月以来收治的择期行髋关节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此类患者采用不剃毛备皮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6.
股骨颈骨折为骨科常见的一种骨折,也是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其发生突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且恢复期漫长,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疾患。同时,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退化及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股骨颈骨折后易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及老年人的生命。老年患者的这些特点也对护理工作人员提出一个挑战,即如何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护理,以促进疾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67.
颈椎前路手术后上呼吸道梗阻原因分析及抢救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颈椎前路手术由于颈前部解剖结构复杂,术中气管牵拉、气管插管、术后出血及术后水肿等诸多因素,可导致上呼吸道梗阻,严重的可引起窒息。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本院89例颈椎前路手术中9例术后发生上呼吸道梗阻,本文分析其原因及抢救体会。  相似文献   
68.
交感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中神经元的迁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测交感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中神经元迁移以及迁出的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问的关系。方法: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定期观察神经纤维和心肌细胞的生长;终止培养后,用Holmes还原银染色法观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和单个神经元的迁移、生长情况及其与心肌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联合培养中的某些区域可见由交感神经节组织块迁出许多单个神经元,散在于单层分散的心肌细胞之间,为双极或单极神经元,并发出突起加入邻近的神经纤维网或终止于心肌细胞表面;由单纯培养的交感神经节中生长出的神经纤维弯曲较多,并相互交织成网状,在神经纤维网之间偶尔可见由交感神经节组织块中迁出的神经元,亦为双极或多极神经元,其突起加入邻近的神经纤维网,迁出的神经元的数量较联合培养中由交感神经节组织块迁出的神经元少。结论:在体外联合培养中,单层分散的心肌细胞对交感神经节中神经元的迁移具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9.
高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曼  占松莲 《护理学报》2006,13(9):56-57
对12例70岁以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及系统的早期功能锻炼,特别是分阶段的肩关节康复方案,对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作用,效果满意。认为高龄患者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实行个性化、系统性、分阶段的康复训练,术后第1周前几天以被动训练为主,第7天增加“钟摆”练习;第2周主动与被动训练相结合,增加“耸肩”练习与含胸练习;第3周拆线后增加“扩胸”练习。认为这些康复训练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减轻创伤后肩关节疼痛和伤肢功能障碍程度的有效方法,提高了老年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积极自我管理(PSM)互助活动的效果,为制定AIDS综合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借鉴"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群组看病模式",运用PSM理论开展互助活动。活动后6个月开展评估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12名HIV/AIDS病人参与活动。活动前后相比,愿意"积极自我管理"的比例由74.3%(306/412)上升到84.7%(349/412)(χ2=13.76,P0.05);负面心理,如恐惧死亡、害怕未来、有烦心事、感觉疲劳、感觉紧张等反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31、24.56、24.31、10.85、8.30,P值均0.05);行为,如开始锻炼、主动寻求建议和帮助、生活有目标、独立解决问题、控制情绪波动、表明感染情况、做行动计划、定期做CD+4T淋巴细胞检测、最近半年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91、39.54、54.91、35.22、29.45、18.75、16.08、41.82、12.89,P值均0.05);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中,正常与医生交流、能评估常见症状、了解抗病毒药物的比例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25、4.15、4.73,P值均0.05);相关信息正确认知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自我管理理论提升了HIV/AIDS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符合HIV/AIDS病人需求,这一综合服务新模式可有效突破目前HIV/AIDS病人综合管理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