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为了解癫痫儿童临床下发作期局部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元代谢水平的改变,首次对2例部分性癫痫患儿在EEG监测下进行临床下电发放期及发放间期的SPECT断层显像,结果显示,在EEG痫样放电区内电发放间期有限局性放射性分布减低,电发放期则有明显的局部放射性填充。提示脑内可能存在局部神经元的代谢功能低下或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其惊厥阈值降低,引起异常放电;痫样放电又使神经元氧和能量消耗增加,引起局部血流增加。  相似文献   
32.
帕金森病 (PD)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1〕。其病理基础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及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死亡 〔1,2〕。目前临床上早期确诊该病难度很大 ,近年来研究表明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transporterDAT)显像可以从分子水平评价DA递质系统功能的客观情况 ,有助于定量研究该病的早期诊断 ,并在病情监测、药物疗效评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PD诊断现状PD患者的头颅CT、MRI、EEG等检查无特征性变化 ,目前对PD的诊断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对多巴胺制剂的反应。然…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99Tc-BDI-1的标记和人膀胱癌荷瘤裸鼠显像方法,为临床应用做好准备。方法 用亲和层析柱纯化的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I-1。用2-巯基乙醇直接还原法标记^99Tc-BDI-1。用薄层层析测定^99Tc-BDI-1的放化纯度。用EJ细胞测定^99Tc-BDI-1标记抗体的免疫活性分数及亲和常数。用人膀胱癌荷瘤裸鼠进行^99Tc-BDI-1显像。结果 ^99Tc-BDI-1抗体标记率为70.1%,放射化学纯度92.1%,免疫活性分数80.5%。荷瘤裸鼠影像清晰、对比度良好,^99Tc-BDI-1在瘤体部位的浓集明确,瘤体清晰可辨。结论 ^99Tc-BDI-1能够穿过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壁进入肿瘤组织,并保留了抗体的亲合力和特异结合力。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疗法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泌乳素(PR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ILLLI组和常规药物组,治疗前后行血浆PRL、SOD和MDA测定,自身比较并与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两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SOD水平均非常明显降低,PRL、MDA水平均非常明显升高(均P<0.01);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后ILLLI组SOD水平非常明显升高,PRL、MDA水平非常明显降低(均P<0.01),药物组SOD水平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PRL水平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间比较,SOD水平升高程度,PRL、MDA水平降低程度,ILLLT组明显大于药物组(均P<0.01)。结论:ILLLI疗法提高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SOD活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抗自由基损伤效果优于药物组,ILLLI能降低血浆PRL水平,提示该疗法可能对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5.
背景:长效纳曲酮缓释剂临床应用近1年后,若干报道结果证明患者情绪状态改善,心瘾减退,希望进一步探寻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戒毒对记忆力恢复的神经心理学证据。 目的:观察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对阿片类药物依赖者词语记忆能力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10/12在湖北省武汉市公安戒毒所、湖南省常德市、河南省郑州市和广东省阳江市各地自愿戒毒所完成,健康对照组测试于2006-10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完成。 对象:男性阿片依赖综合征患者88例,包括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35例,强制戒毒组26例,未治疗组27例,另选择2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方法: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在测试前6~12个月腹壁两侧皮下植入长效纳曲酮缓释剂3.1 g,强制戒毒组接受全封闭强制戒毒6个月,至测试之日止现场进行尿液海洛因、美沙酮和丁丙诺啡定性检测全部为阴性。采用便携式事件相关电位工作系统于各戒毒所现场采集记录3组不同戒毒方式治疗的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完成新旧词语再认记忆任务时脑电事件相关电位及事件相关电位的波形。 主要观察指标:对词语记忆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语言相关电位-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 结果:① 3组患者对词语记忆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01);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词语记忆正确率提高,反应时缩短,与强制戒毒组和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② 3组患者完成词语记忆的N400潜伏期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P < 0.01);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其N400的波幅提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与强制戒毒组和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 结论: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能有效改善阿片类药物依赖者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患者的词语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技术,观察针刺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情况,探讨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功能状态和SPECT技术对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符合临床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针刺前后分别进行了SPECT 99mTc-ECD脑灌注显像检查,并对此类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灌注改变和易损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SPECT检查中发现大脑皮质不同的功能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灌注异常,以额叶和颞叶功能受损最常见。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血流灌注降低病灶放射性摄取改变差异显著,通过结果分析,可以得出针刺可使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脑血流灌注降低病灶增加放射性摄取,即明显改善了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结论应用SPECT显像技术可直接观察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情况,可客观定量分析针刺治疗效果,对以后评价、判断治疗疗效和针刺选穴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种直观可行的客观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复方磷酸可待因止咳水依赖者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仪(SPECT)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在28例复方磷酸可待因止咳水依赖者SPECT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整个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包括预约显像、显像前准备、分子探针的引入、影像采集等过程的护理以及放射防护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 28例受试者显像前均准备充分,分子探针引入顺利,影像采集中患者情绪平稳,均成功完成检查,未出现由于护理原因导致的检查失败以及影像结果的缺陷,符合SPECT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的质控要求。结论检查全程中应做到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各项护理操作和技术细节,尤其注重言语慎重,语气温和,耐心解释,可以提高影像质量,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放射性浓度与SPECT重建滤波函数的取值关系。方法:采用SPECT空间分辨率断层模型,分6次注入由低至高浓度不等的放射性核素,依次等同条件断层采集,将获得不同放射性浓度(计数)的数据分组重建,均采用Butcerworth滤波函数,每组置换从低至高14次截止频率(fc),取出每组中各fc值重建后同层面的横断图像,以浓度组为行、fc为列(共84帧横断图像),做放射性浓度为横轴以为纵轴的直角坐标,取各放射性浓度组中分辨率最佳图像的fc值。结果:低放射性浓度组中fc取值在低端时分辨率相对高,高放射性浓度组情况是fc取值在低端时图像过度平滑,图像分辨差。扣取值在高端时,相对分辨率较高。结论:本法对在不同放射性计数(浓度)时如何选择Butferwonh滤波函数的fc值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摇头丸和海洛因滥用对人脑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的损害。方法 对健康对照组21名、摇头丸组12例、海洛因组43例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测。静脉注射显像剂99Tcm TRODAT 1剂量为740MBq/ml。计算纹状体的体积、质量、纹状体与全脑放射性比值(Ra% )和差值率(% )。结果 对照组双侧纹状体呈典型“熊猫眼”形,双侧尾状核和豆状核大致等大,DAT分布均匀、对称。摇头丸组和海洛因组纹状体的体积分别为(21 4±4 5)cm3 和(21 3±4 4)cm3,小于对照组[ ( 32 0±2 2 )cm3;P<0 01 ];质量分别为( 23 7±3 9 )g和( 22 4±3 2)g,低于对照组[ (33 6±2 6)g;P<0 01];Ra%分别为(5 9±0 8)%和(5 2±0 9)%,亦低于对照组[ (7 6±2 0)%;P<0 05],摇头丸组和海洛因组纹状体与全脑放射性比值与对照组的差值率分别是22 03%和30 74%。结论 滥用摇头丸和海洛因均破坏脑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DAT的数量、密度、分布和活性减低。  相似文献   
40.
针刺对局部脑血流量和脑活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对局部脑血流量和脑活动功能的影响贾少微王凡郑溪园郭一玲辛镇祓卢慧陈佐伟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和脑灌注显像剂99mTc-双半胱乙酯(ECD),研究了针刺时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脑功能活动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