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脑SPECT灌注显像用于尼莫地平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脑部疾病患者用尼莫地平前后脑SPECT灌注显像的临床价值,将53例患者分为3组:偏头痛(普通型发作间期)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19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1例,脑梗塞8例)〕,脑外伤8例。3组患者均在服尼莫地平前后进行脑SPECT灌注显像。使用正常/病灶镜像局部比值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SPECT显示各组在用药前皆见脑内有不同程度的局灶性放射性分布稀疏区或缺损区,用药后原放射性稀疏区或缺损区有不同程度放射性填充。偏头痛组显著填充病灶273%,填充病灶575%,总填充率848%;无变化病灶152%。TIA显著填充病灶643%,填充病灶285%,总填充率928%;无变化病灶72%。脑梗塞显著填充病灶20%,填充病灶60%,总填充率80%,无变化病灶20%。脑外伤组填充病灶1000%。结果示服用尼莫地平后,绝大多数患者脑内病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脑SPECT灌注显像可用于观察和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技术,观察多动症同时伴有学习困难患儿的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情况,探讨多动症同时伴有学习困难儿童局部脑功能状态和易损部位及特点。方法对60例符合美国DSM-Ⅳ诊断标准的多动症患儿同时伴有学习困难者进行SPECT 99mTc-ECD脑灌注显像检查,并对此类患儿局部脑功能状态和易损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多动症患儿SPECT检查中发现大脑皮质不同的功能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灌注异常,以额叶和基底神经节功能受损最常见。其中双侧基底节血流灌注和功能不匹配者49例(81.7%);单侧或双侧额叶血流灌注降低为53例(88.3%),其中左额前血流灌注降低为45例、右额前为39例;颞叶血流灌注降低为21例(35%),枕叶为14例(23.3%),顶叶为3例(5%)。结论多动症伴有学习困难的儿童多有脑实质功能和血流灌注的损害,而不只是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异常。脑灌注显像中脑部血流灌注和功能的异常;最易出现在额叶和基底节上、其次为颞叶、枕叶及顶叶。应用SPECT脑灌注显像技术可以直观、准确地了解多动症同时伴有学习困难患儿大脑实质是否受损及受损功能区所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Egr-内皮抑素(Egr-Endostatin,Egr-Endo)基因联合放射治疗抑制裸鼠膀胱癌移植瘤生长的效应及作用机理。方法 裸鼠皮下注射入膀胱癌T24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特肿瘤长径生长到约4mm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Egr-Endo组、5 Gy辐照组、Egr-Endo+Gy辐照组),每组6只;,定期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变化;瘤细胞移植45d后(辐照后15d)处死各组荷瘤鼠,测量瘤重、检测NK细胞毒活性和腹腔巨噬细跑TNF-α分泌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瘤细胞移植45d后(辐照后15d)Egr-Endo+5Gy辐照组移植瘤体积、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Egr-Endo组、5Gy辐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辐照后15d Egr-Endo+5Gr辐照组NK细胞毒活性、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活性及肿瘸组织MV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gr-Endo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膀胱癌生长及血管生成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5.
针刺对严重脑损伤患者脑血流灌注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rn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观察针刺对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量化数据。方法:严重脑损害昏迷患者17例。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电针患肢合谷、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使用Siemens ECAM/ICON SPECT系统,同一患者同体位下,40min之内连续接受针刺前和电针状态下2次SPECT脑灌注显像。用可视化分析和BFCR%数学模型半定量分析,比较针刺前后脑病灶血流灌注和功能活动的改变。结果:17例电针治疗后病灶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BFCR%增高。电针刺时病灶与对侧相应区域脑/全脑比值分别为(9.84&;#177;2.02),(12.93&;#177;3.4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22,P&;lt;0.01)、电针时与针刺前病灶侧脑/全脑比值(7.40&;#177;2.08)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06,P&;lt;0.01)。对侧相应区域脑/全脑比值较电针前(12.68&;#177;2.44)亦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663。P&;gt;0.05)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改善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的功能,激发脑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烟雾病直接血管重建术前应用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确定脑缺血灶体表位置并以此设计手术入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成年缺血型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将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将皮质缺血灶在体表定位,以缺血灶为中心设计手术入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术后脑灌注改善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有1例脑高灌注综合征,其余无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时症状改善优秀者4例,良好者5例,一般者为4例,差者为0;随访6~12个月时症状改善优秀者9例,良好者4例,一般者为0,差者为0。术后SPECT脑灌注成像视觉分析提示全部患者脑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定量分析:目标缺血灶术前术后试验前各病灶/全脑计数比值(F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1.06)%比(4.13±2.09)%,P0.05],术前Fb与试验后各病灶/全脑计数比值(F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1.97)%比(2.13±1.06)%,P0.05]。术后两者差比百分率(BFCR)为(67.57±3.78)%,50%,提示手术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头部CT血管成像均可见颞浅动脉向颅内供血,术后半年复查头部MRI无新增梗死灶。结论 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的方法用于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入路设计,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在前期成功研制出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植入剂型的基础上,应用线索诱发事件相关电位观察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植入治疗阿片依赖者心理渴求的神经心理学作用。 方法:①对象和分组:阿片依赖综合征患者自湖北、湖南和广东等地,包括两个不同戒毒方式的组,即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和强制戒毒组,同时设计一个未戒毒的阿片依赖对照组和一个健康对照组。②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记录被试由图片的情绪内涵激发的脑内电活动,无需被试对所观察的图片作出外显反应,现场采集记录其观看药物相关情景线索图片和中性图片时产生的脑电事件相关电位波形。 结果:①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各波形的潜伏期和波幅已接近健康对照组(P > 0.05);而强制戒毒组和阿片依赖对照组的P200潜伏期与健康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 < 0.01);而且,与未治疗的阿片依赖对照组比较,强制戒毒组没有表现出显著的P200正常化的效应。②源定位分布表明,观察药物相关线索图片P200的源发生点健康对照组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组在扣带回后部,强制戒毒者在内侧前额叶皮质,阿片依赖对照组在大脑前额叶皮质。 结论:①与强制戒毒比较,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植入能降低心理渴求,使患者的心理状况更好。②长效纳曲酮缓释剂治疗能有效改善阿片药物依赖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其心理渴求的高级神经活动。  相似文献   
108.
针刺对严重脑损害昏迷患者疗效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应用SPECT观察针刺治疗改善严重脑损害昏迷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的可行性和价值,为针刺促醒及功能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严重脑损害继发脑梗死(DCI)昏迷患者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组,17例)和对照组(22例)。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电针患肢合谷、曲池穴、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使用Siemens ECAM/ICON SPECT系统,同一患者同体位下,40min之内连续接受针刺前和电针状态下2次SPECT脑灌注显像。用BFCR%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并在同样针刺1周后比较对照组临床指标。结果 17例严重脑损害昏迷患者针刺治疗前SPECT皆显示脑内大片放射性分布稀疏区或缺损区。电针治疗时,诸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增高,所有病灶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BFCR%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促醒和防治DCI作用。结论 针刺治疗确实可以改善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的功能,激发脑细胞活性,可以作为严重脑损害患者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SPECT DAT确立PD亚临床期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正常健康对照组5例,PD患者3例,均先口服过氯酸钾400mg,30min后静脉注射^99mTc-TRODAT-1 25mCi,放射化学纯度>93%,注射后2.5h SPECT下显像。结果:正常健康对照组5例SPECT扫描示双侧基底节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显像结果正常,即多巴胺转运体核素密度集中于双侧基底节呈红色,尾状核头部密度更高为粉红色,形如八字,每一撇头大尾小,如豆号样,左右基本对称。2例以左侧肢体震颤为主的PD患者,SPECT扫描示右侧基底节DAT分布、位点及形态变异,数量减少。另1例双侧肢体震颤PD患者,SPECT扫描示双侧基底节DAT分布、位点及形态变异,数量减少。结论:DAT受损是PD病的一个重要特征;SPECT DAT显像是PD诊断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应用SPECT评价高压氧(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研究对象为34 例新生儿,分为正常新生儿组3 例,HBO 组HIE患儿20 例和对照组HIE患儿11例。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5~8 天内进行1次SPECT检查作为比较。两组HIE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接受一次SPECT检查。结果 治疗前31 例HIE患儿SPECT示有46 个大小不同的局灶性血流灌注低下区和功能缺损。HBO组HIE患儿经1~2 个疗程的HBO治疗后,脑内原有局灶性血流灌注低下区和功能缺损缩小或消失。对照组的HIE患儿虽也有一定好转,但恢复程度不及HBO组,两组之间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HBO治疗HIE患儿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增加脑组织局部血流灌注和含氧量,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态,激发脑细胞的活性,促进损伤脑细胞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