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估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达标情况及降糖药物治疗的现状。方法随机选取343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横断面评估其HbA1c及血脂谱、血压达标情况;分析患者降糖药物使用及大血管并发症出现的概况。结果 343例患者中HbA1c≤6.5%达标比例为21.9%;空腹及餐后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比例分别为24.5%和30.3%。33.2%患者血压得到较好的控制,各血脂指标仅有1/3患者达标。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比例依次为二甲双胍(48.4%)、磺脲类(36.4%)、糖苷酶抑制剂(33.5%)、胰岛素增敏剂(26.5%)、格列奈类(16.3%)。治疗方案中单药治疗占25.4%、两种及三种以上药物分别占39.1%及11.0%、口服药联合胰岛素占24.5%;HbA1c达标情况随以上治疗顺序而显著降低,并与各治疗组糖尿病病程相关。大血管并发症中以高血压最明显,占61.2%。结论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稍高于全国调查,但仍有78.1%的患者未达到理想控制。早期采用药物联合及胰岛素治疗可能改善门诊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状况。  相似文献   
52.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含阿霉素类化疗方案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例恶性肿瘤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含阿霉素类方案化疗,3~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应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0+生理盐水100 mL,连用8~14 d.化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和心脏毒性.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瘤体稳定率分别为76.67%和7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改变发生率(41.67%)低于对照组(61.67%)(P<0.05);治疗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肌酶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5.00%、11.67%、10.00%,低于对照组的75.00%、41.67%、7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能够降低含阿霉素类方案所致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松果体区肿瘤(PRTs)的病理分布特点及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经手术治疗并取得完整病理资料的133例PRT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133例患者中生殖细胞肿瘤61例(45.9%),松果体实质肿瘤17例(12.8%),神经上皮肿瘤28例(21.1%),其他肿瘤27例(20.2%)。生殖细胞肿瘤中男女比例为14.25:1,平均15.3岁。松果体实质肿瘤中男女比例为2.4:1,平均24.7岁。神经上皮肿瘤中男女比例为1.15:1,平均28.1岁。有33例血清免疫学检查异常,除1例为转移瘤外,其余均为生殖细胞肿瘤。结论PRTs病理类型多样,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影像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及活检均不能准确判断病理类型,积极手术获得完整病理标本对于PRTs的病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摘要:【目的】考察纳米TiO2:C薄膜涂层的抗菌性能,为其在种植体周围炎防治中的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制备TiO2及TiO2:C薄膜涂层,根据贴膜法,每个样品做3个平行样,每个样品重复3次实验,检测其对不同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效果;通过X射线能谱仪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胞膜的离子种类并计算离子含量,从而分析探讨纳米TiO2:C薄膜涂层的抗菌机理。【结果】本研究合成的纳米TiO2:C薄膜涂层厚度均匀,对口腔常见细菌20min可见光催化抗菌率均达到90%以上,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X射线能谱显示牙龈卟啉单胞菌Na离子、Ca离子含量随着光催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P元素变化趋势无规律。【结论】纳米TiO2:C薄膜涂层对口腔细菌有很强的抗菌效果,改善了基体材料的抗菌性能。纳米TiO2:C薄膜涂层的可见光催化抗菌机理之一可能为改变细胞膜的结构,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寒凝血瘀证、湿热瘀阻证、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4组,并在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各组盆腔囊肿及盆腔静脉曲张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术中进行r-AFS分期,探讨各组超声声像改变及r-AFS分期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各组盆腔囊肿及盆腔静脉丛曲张的超声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术中r-AFS分期相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可能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6.
敷胸方不同剂型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超滤工艺对注射用芪红脉通抗急性心肌缺血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舌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0.75 U·kg-1)构建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以心电图ST段变化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为药效学评价指标,比较注射用芪红脉通超滤前后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以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考察该制剂的安全性。结果:超滤前后注射用芪红脉通在成分上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超滤前后样品均能显著降低心电图ST段的抬升,超滤前中剂量及超滤后高剂量样品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SOD活性,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MDA的产生,但超滤前后这些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超滤后样本的被动皮肤过敏呈阴性。结论:注射用芪红脉通具有显著的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超滤工艺提高了制剂的安全性,对药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的区别,以及复合乳酸菌胶囊对肠道菌群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住院的确诊NAFLD患者40例为NAFLD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NAFLD患者分为A、B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A组口服复合乳酸菌胶囊(疗程8周),B组为空白对照组。比较治疗前NAFLD组、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G~+杆菌、G~-杆菌、G~+球菌和G~-球菌),比较治疗前后A、B组肠道菌群、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NAFLD组G~+杆菌占肠道菌群的百分比例少于对照组,G~-杆菌、G~+球菌及G~-球菌占肠道菌群的百分比例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G~+杆菌占肠道菌群的百分比例多于治疗前、B组,G~+球菌占肠道菌群的百分比例少于治疗前,G~-球菌占肠道菌群的百分比例数量少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TG、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B组(P0.05);B组治疗前后菌群比例、TG、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存在差异,有益菌减少,通过补充含有有益菌的复合乳酸菌胶囊能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脂,对NAFLD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GBE)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所致抑郁模型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氧化应激及锥体神经元兴奋/抑制(excitatory/inhibitory, E/I)平衡的影响。方法 48只SPF级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生理盐水组(CTRL+Veh组)、对照+GBE组(CTRL+GBE组)、模型+生理盐水组(CUMS+Veh组)、模型+GBE组(CUMS+GBE组), 每组12只小鼠。CUMS+Veh组和CUMS+GBE组小鼠采用CUMS方法建立抑郁模型, 造模期间CTRL+GBE组和CUMS+GBE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GBE(70 mg/kg, 1次/d), CTRL+Veh组和CUMS+Veh组小鼠无应激、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造模结束后采用糖水偏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检测小鼠抑郁行为, 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自主运动、探索能力、焦...  相似文献   
59.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表现为尿白蛋白排出率 (UAER)的升高。近年来有研究支持降低UAER是保护肾脏的有效治疗手段〔1〕。动物实验表明 ,给链脲佑酶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补充维生素C和E ,可以降低尿白蛋白排出率和肾小球肿大〔2〕,本研究通过对 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维生素C和E ,以观察其对 2 4hUAER的影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 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无急、慢性肾炎 ,感染 ,发热及近期应用肾毒性药物史 ,UAER介于 (30~ 30 0 )mg/ 2 4…  相似文献   
60.
裸花紫珠对纤维母细胞合成与释放纤维结合蛋白的影响谢彬②,蔡尚达,游仕湘,蔡福筹(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广州,510089)主题词裸花紫珠;纤维连接素类/生物合成;纤维母细胞/代谢中图号Q26;R264裸花紫珠(Callicapanudi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