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8篇
  2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胸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彻底后,将DDP加热到42℃,胸腔内灌注.结果 显效(CR)14例,有效(PR)5例,稳定(SD)1例,无效(PD)2例,总有效率(RR)86.4%.结论 在观察胸腔积液的变化、原发灶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方面,总结出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法 便于掌握,费用低廉,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构建列线图来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骨转移的发生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医院确诊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是否发生骨转移、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况、PS评分、TN分期、骨转移前是否有其他部位的转移、癌胚抗原(CEA)水平、甲胎蛋白(AFP)水平、血清钙浓度(Ca2+)、血清磷浓度(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决策曲线分析法(DCA)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及临床获益度,使用列线图进行模型可视化。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在建模组(n=138)及验证组(n=92)中,联合指标(年龄、性别、病理类型、CEA、ALP)预测的AUC值(建模组=0.792,验证组=0.629)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值。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筛选NSCLC骨转移的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及丁苯酞治疗脑梗塞再灌注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同济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内二科收治的超早期脑梗塞患者100例,以尿激酶作为再灌注手段。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U静脉溶栓,对照组患者接受包括溶栓在内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和丁苯肽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7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清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 d和7 d的NSE分别为(21.7±6.8) U/mL、(24.6±11.5) U/mL、(12.3±7.6) U/mL,对照组分别为(22.0±6.7) U/mL、(27.9±12.1) U/mL、(16.2±8.8) U/mL,观察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 d和7 d的S-100β分别为(1.2±0.5)μg/L、(1.3±0.4)μg/L、(0.6±0.3)μg/L,对照组分别为(1.1±0.5)μg/L、(1.4±0.6)μg/L、(0.9±0.3)μg/L,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溶栓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灌注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2/49) vs 17.6%(9/51)],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1%(20/49) vs 29.4%(1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7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5±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显著改善超早期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水平,降低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对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预防急性脑梗塞溶栓后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入院时有无自杀行为将80例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自杀未遂21例,无自杀行为59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应对方式问卷(CSQ)、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及操作(SD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多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自杀行为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中性别、疾病诊断类型、焦虑抑郁因子、自责应对方式、退避应对方式、合理化应对方式、父母支持等因素在自杀未遂组与无自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焦虑抑郁、自责应对方式3个因素对自杀行为影响较大。结论 女性、焦虑抑郁、自责应对方式是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自杀行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应用高分辨超声诊断下肢淋巴水肿与静脉性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深静脉血栓、静脉瓣机能不全引起静脉性水肿和淋巴管阻塞引起的淋巴性水肿所致,正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近年收集的资料完整12例下肢静脉性水肿和7例淋巴性水肿声像图表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对赣州市酒精性肝病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赣州市上报酒精性肝病患者12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展开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中发现,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P<0.05),跃40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P<0.05);日均酒精摄入量、饮酒年限与酒精性肝病肝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饮酒年龄、年限、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均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引流不畅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一2013年7月我院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后出现引流不畅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包括患者症状、CT表现、引流不畅的原因、处理的措施及愈合等。结果因纤维分隔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堵塞引起引流不畅4例;引流管"打折"、侧孔被血肿包膜包绕4例;血凝块堵塞2例;颅内压下降过快1例。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灌注尿激酶、调整引流管角度和深度、适当补液、调整患者头位等处理措施可以提高引流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9.
谢军  韩造木  尹琬凌 《安徽医药》2019,23(12):2378-2381
目的研究微 RNA?27a(miR?27a)介导 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 3T3?L1细胞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采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法建立 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检测 miR?27a对 3T3?L1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miR?27a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qPCR)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法检测 miR?27a的作用靶点。结果 miR?27a介导了 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miR?27a mimics+模型组, miR?27a inhibitor+模型组四组的吸光度值分别为(2.03±0.20)(1.28±0.27)(1.43±0.20)(1.97± 0.18)P<0.01]的磷酸qPCR?27a抑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PPARγ)的表达[对照组和 mir?27a组的相对值分别为(1.00±0.08)和(0.59± 蛋白质印迹法显示miR?27a抑制了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及Akt蛋白,化。,显示miR,制了,0.14)P=0.0048],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了 PPARγ为miR?27a的作用靶点[PPARγ WT+miR?NC,PPARγ WT+miR?27a, Mut+miR?NC,PPARγ Mut+miR?27a四组的相对荧光值分别为(5.37±0.80)、(3.17±0.57)、(4.94±0.63)、(4.68±0.74),P<PPARγ,0.01]。结论 miR?27a通过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及靶向 PPARγ介导 3T3?L1细胞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0.
田利华  薛亚男  谢军 《天津医药》2019,47(5):525-528
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四联抗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48周后再感染影响因素。方法 纳 入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79例,经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阳性者108例,予以患者四联抗HP治疗2周, 停药后4周复查HP阴性者97例继续随访,48周时再次复查HP;根据48周复测结果分为HP再感染阳性(HP阳性)组 与HP再感染阴性(HP阴性)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糖尿病(DM)病程、是否 使用胰岛素、月收入≥3 000元、吸烟史及饮酒史等指标的差异;探讨各个变量对HP再感染的影响。结果 T2DM患 者中HP感染率为60.3%(108/179);4周时HP根除率为89.8%(97/108),48周时HP再感染率为23.7%(23/97);HP阳 性组的DM病程、HbA1c均高于HP阴性组,HP阴性组的月收入≥3 000元患者比例高于HP阳性组(P<0.05);余指标 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M 病程较长(OR=1.195,95%CI:1.049~ 1.136)、HbA1c升高(OR=1.293,95%CI 1.011~1.518)是HP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T2DM人群中存在HP再感 染,DM病程越长及HbA1c越高者HP再感染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