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超声测量胎儿颈褶厚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胎儿颈褶厚度(Nuchal Skinfold Thickness,NT)的正常参考值,以便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提供参照。方法:经腹超声测量1555例次中晚孕期胎儿颈褶厚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步得出各孕周胎儿NT的参考值范围。NT随孕周增加而增长(r=0.767,P<0.0001)。男女性别之间,壮、汉民族之间无差异,与出生体重亦无明显关系(P均>0.05)。结论:NT的变化遵循胎儿发育的规律,其有本身的固定图像特征。本文提出的各孕周的NT超声测值,对胎儿染色异常的筛查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收集近五年朝鲜族、蒙古族、藏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医学治疗失眠的文献,对其治疗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医学治疗失眠的不良反应少,特色鲜明,但研究多为临床观察,动物及药理实验相对较少,未来在其调控机制等方向有待深入开展研究,继续发掘民族医药的潜力,为临床治疗失眠方案的合理化、多样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二维与彩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74例乳腺癌和57例乳腺纤维腺瘤的二维及彩超表现和特点。结果:乳腺癌和纤维腺瘤二维声像特征存在一定重迭;二者的血流丰富程度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乳腺癌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均值较纤维腺瘤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维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相结合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4.
45.
许春梅  沈桂新 《医学文选》1999,18(4):571-572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曾有作者一度认为超声不适合消化疾病的检查,临床也常以X线钡灌肠、肠镜及CT作为其诊断手段。本文总结了我院65例结肠癌的声、像图特征,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5例结肠癌均经超声检查、手术后病理证实,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21~81岁,50岁以上者48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腹痛、便秘、腹泻、粘液血便或扪及肿块者58例,发现其它脏器转移或无症状而普查者5例,右腰部疼痛2例。以上病例均先行超声检查后,28例行X线钡灌肠,45例行结肠镜检,3例行CT检查。1.2 仪器 SSA…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肝脏小肿块(≤20 mm)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56例肝脏实质占位患者(74个肝脏小肿块),采用VTQ分别测量肿块内部及其对应背景区肝实质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WV).以病理检查或临床诊断结果作为诊断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VTQ鉴别诊断肝脏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经病理诊断74个小肿块中恶性病灶37个,良性病灶37个.良性肿块内部的SWV值为(1.42±0.54)m/s,低于恶性肿块的(2.45±0.84)m/s(P<0.05).VTQ鉴别诊断肝脏小肿块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以SWV=1.91 m/s作为诊断临界值,VTQ诊断肝脏恶性小肿块的敏感性为81.1%,特异性为89.2%,阳性预测值为88.25%,阴性预测值为82.52%.结论 VTQ对肝脏小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B超在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中的监测与配合。方法:对用多弹头射频治疗的15例肝恶性肿瘤病人进行术前定位,引导,术中术后监测。结果:15例病人中14例手术经过顺利,治疗后肿瘤声像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其中肿块缩小1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微创,安全可靠,效果满意,B超实时监测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8.
超声对县腺癌早期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春梅 《广西医学》2001,23(3):530-533
近年来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1) ,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但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及特异的症状及体征 ,临床诊断时大都属晚期 ,手术切除率较低 ( 1 0 %~ 2 0 % ) (1,2 ) ,5年生存率仍保持在 3.0 5% (2 )。近年来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 ,胰腺癌的诊断水平虽有所提高 ,但早期诊断仍有一定困难 ,随着腔内超声 ,如胰管内超声( IDUS)、超声内镜检查术 ( EUS)、腹腔镜超声( LUS)、血管内超声、及三维腔内超声 ( 3D-IDUS)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 ( ECDUS)的出现及介入性超声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正确…  相似文献   
49.
50.
白介素-32(IL-3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促炎细胞因子,研究发现:无论在抗病原微生物还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炎症反应中,IL-32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