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3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44篇
内科学   259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737篇
预防医学   41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02篇
  2篇
中国医学   282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目的观察成人接种60μg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绍兴市立医院门诊18~55岁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接种者240人,分为4组,每组60人。初A组60μg重组乙肝疫苗(酿洒酵母)接种1次,初B组60μg按0、1月程序接种2次,初C组20μg按0、1、6月程序接种3次,复种组60μg、按0、1月程序接种2次。所有对象均在接种完成后1个月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并随访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初A、初B、初C和复种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8.33%、90.00%、70.00%和80.00%,有效应答率分别为55.00%、81.67%、58.33%和66.67%,4组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B组抗-HBs阳性率和有效应答率均高于初A组和初C组(P0.008),与复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8)。各组注射部位均未见局部肿胀、疼痛、发热以及过敏性休克等接种后不良反应。结论按0、1月程序接种2次60μg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成功率较高,安全性良好,可应用于初免和复种人群。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影响脑外伤致硬膜外血肿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在本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170例脑外伤致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近期预后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70例脑外伤致硬膜外血肿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死亡9例(5. 29%),植物生存10例(5. 88%),重度残疾19例(11. 18%),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为22. 35%(38/170)。单因素分析得出不良预后发生率在年龄、瞳孔改变、受伤后距离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血肿量、手术方式、合并颅内其它损伤、并发症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60岁、瞳孔改变、受伤后距离手术时间≥12 h、合并颅内其它损伤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 05),术前GCS评分≥9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1. 507,P 0. 05)。结论高龄、瞳孔发生变化、受伤后距离手术时间超过12 h、术前GCS评分偏低、合并有其它颅内损伤均会增加脑外伤致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后残疾或死亡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3.
目的总结重症马方综合征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策略,评价其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入院收治的15例重症马方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75 mm]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9~55(32.9±8.7)岁。5例马方综合征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均行Bentall+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术。10例非夹层患者主动脉根部处理采用Bentall术7例,Cabrol术1例,Bentall术+右半弓置换2例,所有患者同期均予二尖瓣修复或置换处理,其中二尖瓣成形术12例,二尖瓣置换术3例。另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2例。结果该组患者中因心律失常出现心搏骤停死亡1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11例,占73.3%。术后3个月LVEDD较术前明显缩短[(80.5±7.4)mm vs.(58.3±6.0)mm,P0.05];LVEF较术前增加(37.3%±5.2%vs.46.3%±4.4%,P0.05)。术后1年LVEDD较术前明显缩短[(80.5±7.4)mm vs.(53.7±3.6)mm,P0.05];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37.3%±5.2%vs.57.7%±4.2%,P0.05)。随访期间无死亡及再手术病例。结论必要的术前治疗、术中同期彻底矫治所有瓣膜及血管病变问题以及术后较长时间的ICU监护治疗是成功治疗重症马方综合征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盐肤木提取物中没食子酸、苔黑酚葡萄糖苷、没食子酸乙酯和五没食子酰葡萄糖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Gold Dim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3 nm。结果没食子酸、苔黑酚葡萄糖苷、没食子酸乙酯、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的进样量分别在0.025 7~0.514μg(r=1)、0.097 3~1.946μg(r=1)、0.040 1~0.801μg(r=1)、0.102 0~2.036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6%(RSD=2.10%)、99.34%(RSD=1.91%)、98.80%(RSD=2.39%)、100.79%(RSD=2.04%),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满足分析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盐肤木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究血清透明质酸检测在银屑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44例银屑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126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透明质酸含量,比较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以及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非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透明质酸检测可用于诊断银屑病,但对于鉴别银屑病类型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76.
医院以创建研究型医院为突破口,狠抓学科和人才建设,大力整合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实现了医院由扩张规模型向质量内涵型发展,累积了经验,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77.
项目县6~14岁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浅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项目县6~14岁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探讨适宜的支持对策。方法对5个项目县251名6~14岁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结果部分儿童丧失生活希望,感觉生活很不好,原因有父母久病、失去父母、经济困难、比别人差、被歧视、家务多等。仅10.8%儿童因得到亲人和社会支持而感觉生活很好。父母病重和死亡使儿童处于长期的负面情绪,如担心、恐惧、痛苦、悲伤、绝望和害怕;因父母去世而痛苦巨大。父/母去世后恢复时间很长。一些儿童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如入睡困难、做恶梦、老想哭、爱发呆、想发火、不想与人交往、不能集中注意力等。1/3儿童父母患病、去世后社会交往减少,原因是担心别人不愿和自己交往、怕人欺负等。结论父母生病去世给儿童带来了诸多社会心理问题,急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给予儿童持续的社会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78.
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ike 4,SALL4)是维持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SALL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SALL4通过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转导,参与肿瘤生长、转移、耐药和复发。SALL4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过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和患者预后相关。靶向抑制SALL4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具有明显抗肿瘤效果。本文就SALL4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血小板作用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后对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MSCs及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实验分为MSCs组、血小板+MSCs组及肿瘤细胞上清处理血小板+MSCs组(T-血小板+MSCs),分别收集3组培养24 h后的MSCs及培养上清(SGC-7901-CM及MSCs-CM);western blot检测其肿瘤相关成纤维母细胞(CAF)标志蛋白α-SMA及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骨髓MSCs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CM及MSCs-CM共培养后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建立BALB/c裸鼠尾静脉注射SGC-7901胃癌细胞系转移模型,观察体内肿瘤转移情况。结果 SGC-7901-CM及MSCs-CM处理的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1.4±1.71)%、(21.37±1.00)%]明显高于对照组[(3.17±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85和29.18,P均0.01);血小板+MSCs组及T-血小板+MSCs组α-SMA蛋白[分别为(0.79±0.08)、(0.90±0.06)]及Vimentin蛋白[分别为(0.88±0.01)、(0.96±0.04)]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SCs组[分别为(0.64±0.02)、(0.7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6和6.45,4.73和5.73,P均0.01);血小板+MSCs组及T-血小板+MSCs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340.3±27.7)个、(424.3±17.6)个]明显高于MSCs组[(220.7±19.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14和13.48,P均0.01);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血小板+MSCs组转移灶及T-血小板+MSCs组转移灶[分别为(4±2)个、(21±4)个]明显高于MSCs组[(0.33±0.0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051和8.857,P均0.01)。结论血小板能促进骨髓MSCs迁移,并能增强骨髓MSCs体内促进肿瘤细胞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3种血清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普通冠心病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本43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对每组成员的Mb、cTcI、CK-MB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及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Mb、cTnI、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b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敏感性、特异性的生化指标,血清中Mb、cTnI、CK-MB的联合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