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5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44篇
内科学   257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735篇
预防医学   41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01篇
  2篇
中国医学   281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487例,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亚组(稳定型心绞痛亚组)73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NSTEACS亚组)249例及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STEMI亚组)165例。162例冠状动脉造影已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649例患者接受血常规、血生化和高敏C反应蛋白等检查,冠心病组患者Gensini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结果:MPV于冠心病组[(10.16±1.15)fL]及其NSTEACS亚组[(10.15±1.21)fL]和STEMI亚组[10.34±1.03)fL]高于对照组[(9.75±1.10)fL];NSTEACS亚组和STEMI亚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9.81±1.11)fL];血小板压积于冠心病组[(0.30±0.32)%]及其NSTEACS亚组[(0.32±0.35)%]和STEMI亚组[(0.25±0.20)%]低于对照组[(0.33±0.37)%],NSTEACS亚组和STEMI亚组低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0.33±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和冠脉病变积分与MPV呈显著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PV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MPV相关的是高敏C反应蛋白、冠脉病变积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冠心病及NSTEACS和STEMI患者MPV显著升高,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冠脉病变积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PV的升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2.
例1男,29岁,因"酱油色尿2d,肝生化指标异常1d"入院,既往脂肪肝7年,无肝病史,2d前剧烈运动后出现酱油色尿,伴双腿肌肉肿胀、疼痛、强直,1d前北京宣武医院就诊,查:ALT476U/L,AST2088U/L,总胆红素(TBil)30.9μmol/L,肌酸激酶(CK)39140U/L,肌酐(Cr)69μmol/L,尿素氮(BUN)2.9μmol/L,葡糖糖(GLU)6.84μmol/L;血常规(-);尿潜血(BLD)(+++),尿蛋白(PRO)(+),GLU(+++);泌尿系B超:未见明显异常。于2012年3月12日我院就诊,查体: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的作用及对胞外调节激酶1/2(ERK1/2)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作用.方法 ①体外培养A549细胞,分为TGF-β1处理组(5 μg/L)、IFN-γ处理组(200 μg/L)和TGF-β1(5 μg/L)+ IFN-γ(10、100、200 μg/L)联合处理组.处理时间48 h,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E-钙黏素( 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的蛋白表达.②处理不同时间(5、30和60 min),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STAT3、p-STAT3和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与TGF-β1单独处理组相比,IFN-γ(200 μg/L)+TGF-β1联合处理组vimentin和fibronectin的蛋白表达减低(P<0.05),而α-SMA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②作用后5、30和60 min,IFN-γ(200 μg/L)+ TGF-β1联合处理组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作用后5、60 min,IFN-γ(200 μg/L) +TGF-β1联合处理组ERK1/2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 IFN-γ可在体外抑制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发生EMT,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RK1/2和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肝硬化环境对肝癌肝内、外转移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BALB/c小鼠,采用CCl4诱导建立肝硬化小鼠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在肝硬化组及对照组的肝脏左叶上原位种植小鼠肝癌细胞,术后1、2、3周收取标本.通过大体及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行为.检测了肝脏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E-selectin)和E-钙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发现,肝硬化基础上的肝癌更容易出现肝内转移(14/19)与远处转移(4/19),与对照组相比(5/17,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肝硬化组黏附类分子较对照组表达明显上调(P<0.01).钙黏附素表达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肝硬化环境更利于肝癌发生肝内、外转移.这种转移行为可能与肝硬化组织中各种黏附因子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5.
高转移肺癌细胞株95 D中特异表达的C3orf1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了解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筛选高转移肺癌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 利用荧光差异显示技术(DD—PCR)获得差异片段,对这些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通过在GenBank中同源性检索,查找差异片段相对应的同源基因。利用定量PCR检测验证该基因表达的差异性,并对该基因的结构进行预测。结果 通过DD—PCR得到9个差异片段,其中一个片段对应于C3orf1基因。定量PCR验证的结果表明,C3orf1基因在高转移肺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被测试的5种肿瘤细胞。该基因的读码框长858bp,编码28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32200。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发现,该基因含有7个类似表皮生长信号区,N端有一含有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并且还可能有3个2S-2Fe铁氧化还原蛋白铁硫结合信号区,2个维持自身静态平衡的VWFC信号区和2个硫解酶活性区。结论 C3orf1基因在高转移肺癌中异常表达,可能是分泌型的生长因子类蛋白,刺激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建立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HPLC)检测法,与生物学检测法比较,探讨其在老年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rHPLC对100例健康对照者、23例脑梗死、28例高血压病、65例冠心痛患者血PAF进行分析。结果 rHPLC法与生物学法相关性较好,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脑梗死、冠心痛患者血PAF值显著高于参考值(P<0.01);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HPLC法测定PAF更具可靠性,更能正确地反映血中PAF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推动PAF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7.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及移植动物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扩增和体内重建造血的潜能。方法 利用造血干 /祖细胞培养、体外扩增、移植动物模型等技术 ,研究不同比密ficoll分离液分离的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的造血活性。结果 比密 1.0 6 4 g/ml分离液分离的 10 5个脐血MNC中 ,CFU GM集落数为 373± 2 89,BFU E为 12 1± 70。在G3(GM CSF和IL 3融合蛋白 )、IL 6、TPO(thrombopoietin)作用下 ,1.0 6 4 g/ml分离液分离的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在体外扩增 14d ,CFU GM扩增 5 2 .2倍。给经 8.5Gy致死剂量照射的小鼠输注 1.0 6 4 g/ml分离液分离的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 ,体内产生的脾结节 (CFU S)是输注 1.0 77g/ml分离液分离细胞的 2 .2倍。结论 比密 1.0 6 4 g/ml分离液分离的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 ,在体外具有较高的增殖、持续造血的能力及较强的体内造血重建潜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对患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七氟醚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7岁,ASAⅠ或Ⅱ级,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低剂量咪达唑仑组(M1组)、高剂量咪达唑仑组(M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前30min分别给予M1组和M2组患儿分别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和0.75 mg/kg,口服10%葡萄糖混合液5ml。吸入8%七氟醚行麻醉诱导,术中吸入七氟醚及静脉泵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患儿分离焦虑量表(PSAS)评分、麻醉苏醒谵妄量表(PAED)评分和FLACC疼痛评分,并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滞留PACU时间。结果 C组患儿的分离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最高PAED评分、FLACC疼痛评分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2组滞留PACU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0.5mg/kg或0.75mg/kg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前分离焦虑,但不能减少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咪达唑仑0.75mg/kg会延长PACU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掌握南京地区近5年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率,分析YMSM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2013-2017年南京市MSM人群横断面调查研究,筛选其中16~24周岁YMSM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调查的YMSM共1 029名。以未婚、汉族和自我认同为同性恋为主,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占73.66%。HIV、现症梅毒和既往梅毒总感染率分别为8.65%、4.18%和8.84%,5年间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YMSM通过网络寻找性伴的比例从63.96%上升至73.86%;最近半年发生无保护性肛交(unprotected anal intercourse,UAI)比例从55.86%下降至36.93%,最近一次肛交安全套使用比例从62.00%上升至8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近半年发生过UAI、YMSM性角色为被插入方和双重角色、现症梅毒感染是YMSM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 南京市Y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大部分YMSM接受过高等教育,今后应长期持续学校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综合措施的落实。应积极开发针对YMSM的网络干预措施和方法。坚持使用安全套和及时规范诊疗性病是降低YMSM人群感染HIV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建立一种超高效亲水作用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HILIC-MS/MS),同时测定复方三维右旋泛酸钙糖浆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和泛酸钙的含量。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ACQUITY BEHHILIC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以90%乙腈(含0.5%甲酸)-10 mmol/L甲酸铵水(含0.5%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0 ml/min;在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下,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5 min内,样品中5种维生素分别在各自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 4;整体加样回收率在93.27%~100.39%之间,RSD为1.41%~4.96%;10批样品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泛酸钙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32.40~38.91、7.002~8.462、9.677~11.17、33.64~39.58、3.276~3.771 mg/250 g。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UHILIC-MS/MS方法可快速实现对复方三维右旋泛酸钙糖浆中5种维生素类成分定性鉴定或定量检测,为复方三维右旋泛酸钙糖浆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