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444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102.
1987年1月以来,作者创用前臂皮瓣与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联合移植的方法,为2例外伤性阴茎缺损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再造。本手术采用血管解剖恒定、口径较粗的旋髂深血管所携带的髂骨作为支撑体,术后定期X线复查示骨结构正常,较好地解决了阴茎支撑体的血供问题,克服了传统的阴茎再造采用无血运的肋软骨或假体作为支撑体之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03.
神经因素对骨发生和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系统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及系统的发生、发育过程起介入及控制作用。神经系统使机体各部分在功能上成为整体。可以说,完全脱离神经因素影响的结构是不可想象的。对骨组织而言,人们虽然对成骨的方式和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个过程如何始动,以及神经因素如何调节骨发育和创伤后再生,依然知之甚少。本文就神经因素在骨的发生、形成和创伤后修复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为先天性、代谢性骨病,骨组织创伤修复及骨组织工程研究拓宽思路。一、骨组织的神经解剖首先人们从解剖入手,了解骨膜、骨皮质、骨骺和软骨中的神经是如何分布走行的。…  相似文献   
104.
我们把肢(指)体上离掉下来的部分称为离断关节复合组织体。此类伤的处理较困难,自90年以来,我们采用关节复合组织体离断再植的方法,再植5例,全部成活,使肢(指)体的完整性得以恢复,外观和功能取得满意的恢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5.
一期皮瓣转移或移植术修复组织缺损已经被证实具有多种优点[1]。2001年10月我科收治1例罕见的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儿童患者,急诊皮瓣移植修复取得成功。1 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左上肢棉花机压砸伤8 h急诊入院。查:血压10/4.8 kpa,心率120次/min,Hb10.8 g/L。左上肢屈侧自肱骨中段到腕关节皮肤缺损达45 cm×15 cm,左肱二头肌腱断裂,肘窝组织大部分缺失,左尺桡骨自桡骨颈平面以下屈侧全长外露,屈肌群仅剩环、小指屈指深肌及尺侧腕屈肌存在,尺神经血管鞘外露,尺动脉博动弱,中、环小指毛细血管反应微弱存在。2 治疗抗休克…  相似文献   
106.
右手五指多段完全离断再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手五指多段完全离断再植一例王松涛,赵东升,王福义,李坤德,裴国献,刘成科,石奎玉,张长生,王健,张书宏患者女,20岁。1990年12月机器故障,右手被切纸机同时切伤两次,伤后3小时入院。检查,右手拇、食、中指自掌指关节平面完全离断,环、小指从近节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数字化可视技术在骨科建模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①应用“虚拟中国人”(VCH)男性3号数据集,在薄层断面图像上观察膝部及小腿主要解剖结构,应用Amira 3.1软件对膝关节、小腿主要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②对明胶一氧化铅灌注的新鲜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连续CT扫描,观察足背动脉的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应用Amira 3.1软件对足背皮瓣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③应用VCH女性1号、男性1号足踝CT扫描图像重建并立体显示其结构。④选取典型骨折患者的CT扫描图像重建并立体显示骨折情况。⑤选择典型胸椎CT连续断层扫描数据集,将断层扫描数据导入Amira3.1软件,三维重建各椎体数字解剖模型,模拟椎弓根的固定情况并立体显示。结果各薄层断面图像上可清楚地显示骨、主要血管、神经的分支和其它结构,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各自的解剖学结构特点。结论重建的图像可以提供骨关节正常三维动态解剖,为皮瓣设计、骨折分类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解剖学依据,同时为下一步虚拟手术的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8.
hBMP-7基因转染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利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BMP-7)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含hBMP-7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的逆转录病毒液PT-PLNCX2-hBMP-7并转染BMSc.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hBMP-7在BMSc中的表达。兔挠骨1.5cm骨缺损修复实验分为4组:转染组,未转染组,单纯PLLA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样本。分别于术后3周,6周采用大体观察,X线、组织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方法对骨缺损修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经PT-PLNCX2-hBMP-7病毒液转染的BMSc中有较强的阳性结果出现。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证实经转染的BMSc修复骨缺损的成骨速度和成骨量均优于未转染组,单纯PLLA组和对照组中均未见骨缺损得到修复。结论:hBMP-7基因转染能够提高BMSc形成组织工程化骨组织和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可用于BMSc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的模型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手术方案制定中的指导作用. 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16例胫骨平台复杂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27~68岁,平均39岁.术前根据X线片和CT进行AO分型;41B2.2型4例,41B3.2型3例,41B3.3 型2例,41C2.1型1例,41C3.1型2例,41C3.2型2例,41C3.3型2例.术前均进行三维螺旋CT扫描,所得数据经转化输入决速成型机,制备出了1:1等大的快速成型胫骨平台骨折模型,明确骨折类型并指导制定手术方案,术后随访了解骨折愈合与患膝功能情况. 结果 2例患者骨折分型由AO41B2.2型修正为41B3.1型,1例患者骨折分型由41C2.1型修正为41C3.1型.模型上进行了损伤机制的分析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所有患者术后获9~22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7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参照改良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优1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的1:1等大胫骨平台骨折模型使骨折伤情更直观,骨折分型更加准确;可根据骨折模型制定手术方案,并可对内固定钢板进行预先塑形,对复杂类型的骨科手术方案的制定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灌注培养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在大段材料上增殖与分布的影响.方法 在大段多孔磷酸三钙材料上种植转染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大鼠BMSCs(eGFP-BMSCs),分别采用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实验组)和静止培养法(对照组)进行培养.培养7、28 d行扫描电镜观察;培养7、14 d行荧光显微镜观察;动态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