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建立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在广东口岸进行应用。方法分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的同源性,设计3组引物和探针用于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对不同浓度的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体外转录RNA进行检测,确定最佳的引物和探针组合、用量,以及Mg~(2+)用量,建立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并用于广东口岸非洲入境发热人员血清样本的筛查。结果经筛选,引物Ebv-C-3F/Ebv-C-3R和探针Ebv-C-3P对10~2~10~5拷贝/ml的阳性质粒的检出率为100.0%,是最佳的引物和探针组合。优化后的实时荧光PCR体系中引物和探针终浓度分别为400 nmol/L和80 nmol/L,Mg~(2+)终浓度为2 mmol/L。方法的灵敏度为50拷贝/ml,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对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和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阳性对照样本、马尔堡病毒阳性对照样本和广东口岸非洲发热入境人员血清样本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对于境外输入性埃博拉病毒病病例的早期诊断和分型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肠镜下喷洒靛胭脂对大肠早期癌及表浅癌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评价肠镜下喷洒靛胭脂液染色对大肠早期癌和表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0 0例病人肠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区后 ,通过肠镜活检孔于该处喷洒靛胭脂 10~ 30ml,5~ 10s后观察染色情况 ,并对不染区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大肠癌 7例 (黏膜癌 2例 ,黏膜下癌 3例 ) ,按形态分 :平坦型 2例 ,凹陷型 1例 ,稍微隆起型 4例。不典型增生 12例 ,其中轻度 4例 ,中度 6例 ,重度 2例。结论 :肠镜下喷洒靛胭脂染色有助于发现早期癌和浅表癌及癌前病变 ,并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3.
<正>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一种由外伤或其他非医源性因素导致的罕见的自发分离的冠状动脉疾病,在临床上可致急性冠脉事件甚至猝死。临床对该疾病的概念、临床诊断及治疗等均无一致共识,目前诊断主要依据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等技术手段,治疗亦因人而异,包括保守治疗和血运重建~([1]),其病因尚不清楚,且中年妇女为多发人群,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体内雌激素水平、疲劳、情绪上的不确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不同饵料和投毒方法对大沙鼠的防治效果以及防治成本。方法 2009-2010年,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吉兰泰天然梭梭林,分别采用胡萝卜+C型肉毒素、小麦+C型肉毒素2种不同饵料,毒饵盒、毒饵裸投2种不同投饵方法。结果 2009-2010年大沙鼠有效洞口数均为秋季明显高于春季,不同饵料和投饵方法的防治效果,以毒饵盒防治区胡萝卜+C型肉毒素的灭效最高(平均灭效为91.26%),灭效成本最低(36.51元/hm2)。不同季节灭洞率调查中,春季平均灭洞率均高于秋季,春季为77.33%,秋季为7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毒饵盒+胡萝卜+C型肉毒素防治效果最好,成本最低,更适用于防治大沙鼠。  相似文献   
75.
袁帅 《家庭医药》2016,(6):168-169
目的:了解2009-2014年睢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睢县2009-2014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结果:2009-2014年,睢县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61例,年均发病率为3.35/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365,P<0.001)。发病主要集中在4-5月。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125,P<0.001)。1~3岁儿童发病数占87%。结论:睢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散发为主,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有明显的高发年和高发季节,应在流行季节和流行年份加强重点人群的管理和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6.
短睡眠对人体健康具有显著影响,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密切相关。短睡眠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凝血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等机制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睡眠干预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防策略和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j—level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无创通气救治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首先行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而后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明显降低(P〈0.01),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P〈0.01),经BiPAP无创通气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80%。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同时应用BiPAP无创通气结合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铂类(PPC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纳入PPC方案治疗初治的晚期NSCLC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d controlled trail,RCT),2位研究者独立评估试验质量和提取数据;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RCT,包括3 057例晚期NSCL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PC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与其他含铂方案(PBR方案)比较,有效率(OR=1.18,95%CI:0.77~1.81,P=0.45)和1年生存率(OR=1.11,95%CI:0.82~1.49,P=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疾病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1,95%CI:0.93~1.11,P=0.75);但在总的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方面,PPC方案略有优势(HR=0.92,95%CI:0.84~1.01,P=0.07),尤其是非鳞癌患者更能从中获益(HR=0.87,95%CI:0.77~0.99,P=0.03)。与PBR方案相比,PPC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3~4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粒缺性发热方面发生率较低,但3~4级消化道反应更为常见。结论:PPC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CSLC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适合非鳞癌的患者。  相似文献   
79.
小鼠胚胎发育中期肠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探讨小鼠胚胎中期肠发育过程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基因P21、Ki-ras在肠发育中的表达意义。材料与方法:对胚胎中期的小鼠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小鼠肠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与凋亡。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P21、Ki-ras在胚胎肠发育中期的表达。结果:肠组织在E12d有一个较大的增长,而到E13d、E14d的生长趋于稳定。P21、Ki-ras基因的表达主要在肠上皮细胞,随胎龄增长而表达颜色加深。结论:胚胎发育中期细胞增殖与凋亡相伴存在。P21、Ki-ras基因在胚胎肠发育中期有表达,说明这两个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胚胎肠发育中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乳宁颗粒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孕酮(P),雌二醇(E2),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则女性乳腺增生症患者122例,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逍遥丸,3次/d,8丸/次。对照组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2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乳宁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患者乳腺增生症状评分,Mc Gill疼痛问卷表(SF-MPQ)疼痛评分、肝郁痰凝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检测两组血清内分泌激素P,E2,PRL,LH,FSH水平及Ang-2,HIF-1α,VEGF和b FGF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乳房肿块硬度、乳腺肿块大小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郁痰凝证症状(善郁易怒、胸闷胁胀、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86.89%(χ2=4.319,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内分泌激素E2,PRL和L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和FS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血管生成因子Ang-2,HIF-1α,VEGF和b F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乳宁颗粒,对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伴乳痛均有明显疗效,调节患者体内的内分泌激素(P,E2,PRL,LH,FSH水平)和血管生成因子(Ang-2,HIF-1α,VEGF和b FGF)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