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87篇
特种医学   18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超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一常规扫描、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技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超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常规T1、T2WI、FLAIR序列、单次激发平面回波三向同性DWI和MRA对18例发病6h内的脑梗塞患者进行检查。结果:13例患者在常规MPI未发现病灶;其中5例FLAIR表现病灶区稍高信号;DWI成像均显示缺血灶,呈高信号,随b值增高病灶区信号强度逐渐上升,表现弥散系数(ADC)图病灶表现低信号。另有5例T2WI发现多发高信号灶,FLAIR呈低信号或低信号周边有高信号环,为陈旧性梗塞,DWI可同时显示T2WI未显示的新鲜梗塞灶及T2WI高信号的陈旧性梗塞灶,在ADC图上新鲜梗塞灶呈低信号,陈旧性梗塞呈等或高信号。MRA显示病灶区供血动脉阻塞、变细、局部狭窄或远端分支减少。结论:DWI及ADC图对超急性脑梗塞较常规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FIAIR序列亦较常规T2WI检出病变更敏感,MRA可直接显示阻塞血管的部位及程度,四者结合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超急性脑梗塞,直接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较多信息。  相似文献   
52.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sensory neuropathy caused by a combined therapy of telbivudine and pegylated interferon α-2a in 2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Methods Two male patients aged 48(case 1)and 20(case 2),who suffered from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were given telbivudine and pegylated interferon α-2a.After 4 months treatment,both patients developed numbness and pain in the lower limbs.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showed decreased pain sensation in distal extremities.Hypahidrosis appeared in distal extremities.The nails were pale changed in fingers and toes in cage 1.Case 2 presented mild weakness in the proximal muscle of lower limbs and the tendon reflex was decreased in both lower limbs.His 8erunl creatine kinase level was mild elevated.The electromyography examination and sural nerve biopsies were performed on both patients.Results Electromyography examination showed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amplitude of 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 and mild decrease of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 in both patients.The amplitude of motor nerve action potentials was also decreased in case 2.Light microscope examination revealed middle reduction of myelinated fibers,wallerian degeneration of myelinated fibers and small clusbers of regenerated fibers in sural nerve.Electro microscopy examination revealed the loss of unmyehnated nerve fibers.After the combined therapy was stopped and vitamin B,CoQ10 and L-camitine were administered,the patients recovered gradually.Conclusions Combined therapy of telbivudine and pegylated interferon α-2a may cause sensory neuropathy with electroph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axonal lesions.The sensory neuropathy induced by the combined therapy may be reversible.  相似文献   
53.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是1993年Askanas等在研究包涵体肌炎的过程中首先提出的一组以肌纤维内出现异常管丝状包涵体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由于家族性和缺乏炎性细胞浸润而不同于散发性包涵体肌炎。多在成年发病,以缓慢发展的四肢无力和肌肉萎缩为主要表现。近年相继发现许多具有隐性和显性遗传特点的遗传性包涵体肌病,其基因和蛋白性质逐渐被阐明,改变了一些疾病的传统分类。现将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的基因改变、临床和病理改变特点简述如下(表1)。  相似文献   
54.
目的报道一个成年型孪生子Moyamoya病。方法孪生姊妹之一的先证者为31岁,1年前出现全身乏力,检查发现糖尿病。半年前出现性格改变和抑郁,5个月前出现发作性右上肢麻木无力,2个月前出现左上肢活动不灵活和双下肢一过性无力,6d前出现大小便失禁和精神行为异常。查体显示轻度痴呆,左侧鼻唇沟浅,四肢肌力级,肌张力高,四肢锥体束征阳性。头部CT显示大脑半球多发性脑梗死。另一孪生妹妹在2年前亦发现糖尿病,曾经有过头晕发作。对先证者进行TCD和脑血管造影检查,另一孪生妹妹和无症状的2个哥哥及一对孪生女儿进行TCD检查。结果先证者DSA检查示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双侧大脑前、中动脉主干不显影,颅底可见异常增生的血管网。TCD检查显示先证者和孪生姊妹的双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后循环代偿性血流增快,其孪生女儿之一存在双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狭窄,无症状的2个哥哥血管无异常。结论孪生子Moyamoya病可以在成年起病,以缺血性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合并糖尿病提示该类型Moyamoya病的发生可能和糖尿病相关基因的异常有关。当双胞胎之一出现Moyamoya病时,对另一个成员应当常规进行TCD筛查以确定其血管是否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55.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 ,5 3岁 ,1年来进行性四肢无力 ,双下肢浮肿 ,4个月前发现皮肤出血点 ,1个月来间断憋气 ,夜间平卧困难 ,患病以来便秘 ,体重下降。查体腋下及腰两侧多处出血点 ,颈静脉轻度充盈。左肺呼吸音减低 ,右下肺少量细湿音 ,双膝以下可凹性浮肿。双上肢近端肌力Ⅳ级 ,远端肌力近Ⅴ级 ,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 ,远端肌力Ⅳ级。四肢肌张力低下 ,双侧肩带肌、骨盆带肌、双侧股四头肌轻度萎缩 ,未见肌束颤动。腱反射对称低下 ,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 :尿本 周蛋白阴性。血白蛋白 33.8g/L(正常35 .0~ 5 0 .0g/L) ,总蛋白 5 4.8g/…  相似文献   
56.
脑腱黄瘤病的周围神经改变一家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腱黄瘤病(cerebrontendinous anthomatosis,CTX)是一种隐性遗传的脂肪代谢障碍性多系统疾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2q33-qter,导致固醇27-羟化酶缺乏,引起不同组织胆固醇代谢障碍,在临床上具有多系统损害的特点,表现为肌腱黄瘤、青少年白内障和早发的动脉硬化。由于体内沉积的胆甾烷醇和胆固醇具有神经毒性作用而导致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的广泛损害,出现痴呆、小脑性共济失调、延髓麻痹、进行性下肢痉挛性瘫痪和周围神经病。其主要诊断依据为血浆胆甾烷醇升高、固醇27-羟化酶活性下降以及病理检查在肌腱黄瘤内发现腱黄瘤细胞或胆固醇结晶。  相似文献   
57.
烧伤愈后疤痕癌变发病率低,大面积疤痕恶变更是少见,我科于2002年9月收治1例大面积疤痕癌变伴跟骨破坏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紅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是一个較少見的血管系統疾患,其發病率僅占末稍血管疾患之0.5%,多發生于中年或老年,兒童則甚为少見。其病因迄今尚不明膫,發作时的特征是四肢末端呈对称性发作性的灼热及疼痛,局部充血紅腫,如果肢体运动,下垂、盖被或温热等刺激則益使疼痛增剧。長斯反复發作或牽延不愈,可使患肢运动受阻,皮膚粗糙皲裂,發生潰瘍和坏死等营养障碍現象。  相似文献   
59.
脾脏病变的CT及MRI诊断(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15例脾脏病变,分析其CT与MRI表现及比较两者对脾脏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5例中包括脾囊肿4例,脾血管瘤5例,脾包膜下血肿1例,脾淋巴瘤3例及脾梗塞、脾转移瘤各1例;应用CT检查9树,MRI诊断6例。结果:分别对15例脾脏病变从形态、CT密度或MRI信号强度及增强情况等影像学表现进行了观察。结论:脾脏病变发生率虽不高,但种类很多,CT和MRI对发现和明确脾脏病变的性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0.
抗癌新药10——羟基喜树碱国内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羟基喜树碱是从喜树中分得的一种微量生物碱。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单位对羟基喜树碱的研究作了大量工作,显示其对多种动物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羟基喜树碱抗瘤作用比喜树碱强,毒性较喜树碱小,临床迄今已用300余例,证明对肝、胃及头颈部肿瘤有一定的疗效。对原发性的肝癌,疗效尤为显著。现将有关实验研究及临床结果汇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