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5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70篇
口腔科学   181篇
临床医学   738篇
内科学   348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2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75篇
综合类   1278篇
预防医学   616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457篇
  5篇
中国医学   409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7篇
  196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31.
目的探讨痛风发展到慢性期的有关因素。方法对比185例急性痛风与慢性痛风患者中年龄、性别、病程、血尿酸浓度的关系。结果患者发展为慢性痛风与病程及血尿酸长期偏高有关(P<0.05)。结论病程越长,血尿酸水平长期偏高越易发展为慢性痛风。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治疗口腔黏膜创伤性血疱破裂后溃疡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口腔黏膜创伤性血疱破裂后创面溃疡病例47例,治疗组采用EGF喷雾剂均匀喷涂于黏膜创面,3次/d。对照组采用1∶5 000呋喃西林溶液含漱,3次/d。分别于用药后3、5、7、>7d随访。结果:治疗组5d以内愈合者占95.83%,对照组5d以内愈合者仅占26.09%。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EGF对口腔黏膜创伤性血疱破裂后溃疡性创面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深入分析我军现行战(现)场急救技能培训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健全分级培训模式、整合知识与技能体系、完善信息化训练手段以及构建实战化训练平台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卫生士官战救技术训练成效。  相似文献   
134.
利用阳光校餐数据平台对我国100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进行实时监督与评估,以实现精准评估、精准指导、精准改善的目标,进而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阳光校餐数据平台在营养改善计划监督评估中的有效应用,说明数据和信息的及时公开对提升政策的实施效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建议将大数据平台应用到儿童发展的相关领域,全面监测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现状,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分析运用老年科医护一体延续服务模式对老年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医疗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医护一体服务模式,对比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延续服务前、接受第3、第6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老年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延续服务前6个月内和接受后6个月内的再住院率。结果老年患者在接受6个月老年科医护一体延续服务后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参与研究前6个月内的再住院率。患者出院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患者出院后第2周时的评分。且患者出院后第6个月的SF-36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出院后第3个月时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科医护一体延续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再住院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6.
目的通过研究经腹途径腹腔镜下右肾肾周筋膜的分层结构,为腹腔镜筋膜入路右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国内外学者对肾周筋膜研究的基础上结合CT肾周筋膜的呈现,对经腹途径腹腔镜下肾周筋膜分层结构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好手术的筋膜入路及分离途径并应用于指导经腹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记录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来自阳江市中医医院和人民医院的45例患者的术中肾周筋膜观察结果及手术时间、出血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经腹途径腹腔镜下肾周间隙周围存在一个潜在连续的由疏松纤维条索填充的无血管层面,这个无血管层面存在于相邻的两层肾周筋膜之间,45例患者均按术前设计的手术路径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2例患者可以很好或较好的保持筋膜完整性的情况下完成分离,2例脓肾患者及1例无功能肾患者由于粘连明显未能保持分离面筋膜完整性,平均手术时间73 min,平均出血50 ml,术后引流管时间2.7 d,术中无肠管及下腔静脉损伤病例,术后无肠漏及严重的继发出血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肾周筋膜的分层结构及肾周间隙周围存在的连续的潜在无血管层面为经腹途径腹腔镜筋膜入路右肾切除有效的解剖依据,经腹腹腔镜下筋膜入路右肾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可以让手术更加安全及出血更少。  相似文献   
137.
患者女,49岁,因“多关节肿痛2年,呼吸困难10个月”入院。患者诉2011年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多关节红肿、疼痛,伴双下肢浮肿,无晨僵,无发热、皮疹、光过敏,无口干、眼干,无口腔溃疡,无胸闷。到当地省级医院就诊,查ANCA(-),抗 CCP 抗体:30.0 U/ml,ESR 37 mm/1 h,CRP 59 mg/L,肝功能、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正常。诊断“RA”,服用“甲氨蝶呤片10 mg/周、泼尼松片40 mg/d”治疗。2012年6月激素缓慢减量到10~15 mg/d 时,关节肿痛再发,并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双耳廓疼痛、肿胀。于2012年9月上述2种药物停用后,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有鼻骨塌陷,双耳轻度肿胀、耳廓皮肤发红、软骨较前变软,无听力下降及耳道异常分泌物。无关节肿痛,仍无口腔溃疡,无口干、眼干。未引起重视。2013年6月再次就诊,查体:体温:36.6℃;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0 mmHg (1 mmHg=0.133 kPa)。双耳轻度肿胀、皮肤发红、外耳廓松弛、稍塌陷,鼻骨塌陷(见图1)。气管塌陷,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吸气相哮鸣音。心腹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86×109/L,中性粒细胞0.904,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 ESR 20 mm/1 h, CRP 32 mg/L。 ANCA-PR31∶10(+);肿瘤标记物 CA72-4:11.27 U/ml(0.0~6.7 U/ml),余正常。血清 IgG、IgA、IgM、IgE 及补体 C3、C4正常,RF、抗 CCP 抗体、抗 AKA 抗体、ANA、抗ENA 抗体、抗心磷脂抗体:阴性,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鼻骨、气管侧位 X 线片:可见鼻骨塌陷,但气管狭窄显示不明显(见图2),CT 容积再现成像(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气管上段、中段塌陷、狭窄(见图3)。眼科会诊:未见明显异常。耳鼻喉科会诊:内耳功能正常,耳廓软骨炎。远程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教授会诊诊断:“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开始口服“醋酸泼尼松片50 mg/d”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环磷酰胺针每周0.4 g”,累计剂量达5.2 g。炎性指标维持正常,停用环磷酰胺,改用甲氨蝶呤片每周10 mg 治疗至今。  相似文献   
138.
139.
水中双氰胺含量的联二酮分光光度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水中双氰胺含量的联二酮分光光度测定法。方法以联二酮为显色剂,以1-萘酚为催化剂,于室温下与双氰胺反应,在54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结果当显色剂分别为2,3-丁二酮、2,3-戊二酮、2,3-己二酮和2,3-庚二酮溶液时,双氰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6.4、0.2~32.0、0.2~28.0和0.3~36.0μg/ml,所得回归方程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2、0.2和0.3μg/ml,回收率在95.7%~102.9%之间,RSD在0.4%~6.8%之间。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水中双氰胺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0.
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作为一类主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与其它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一起,组成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这种疗法明显的降低了艾滋病的病死率,使其从一种致死性疾病成为一种慢性疾病,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副作用,如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关于这类药物诱导糖尿病的机制。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