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定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对血液凝血,纤溶系统及血小板的影响,方法:2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常规治疗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max及血浆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结果:降纤酶能显著降低血浆F g 含量及PAmax,同时PT、KPTT延长,D-二聚体、11-DH-TXB2浓度升高(P<0.001),结论:降纤酶有显著降纤,抗凝及抗血小集作用,但用药用可引起体内血小板活化,血浆Fg测定是实验室监控防止出血意外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92.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常见的骨折。完全移位者,不仅复位困难,而且容易发生再移位,早期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有可能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发生肘关节僵硬或肘内翻等并发症。我院采用闭合复位的石膏外固定、尺骨鹰嘴骨牵引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自2000年11月至2002年11月,我们采用这3种不同方法治疗完全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9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后表面一些抗原决定簇的动态改变,探讨其在血栓性疾病研究中的意义。方法以凝血酶与腺苷二磷酸(ADP)分别在不同时间段(0~30min)诱导正常人血小板活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GPⅢa及P-选择素的表达;同时用全血法测定脑梗死患者相应抗原的改变。结果凝血酶及ADP活化血小板后均可导致GPⅠb表达呈现先下降又逐渐回升的可逆性分布趋势,各时间段引起的GPⅠb改变在两者之间都具有显著差异;GPⅢa表达在活化后初期变化不明显,10min后呈现递增趋势;两种活化剂均可促使P-选择素显著升高,并维持于高水平。脑梗死患者GPⅠb表达减少,P-选择素的表达远高于对照组,GPⅢa无变化。结论凝血酶与ADP均能介导血小板活化,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促使GPⅠb与GPⅢa逆转,同时P-选择素向外释放,而血小板表面活化相关性抗原的改变是反映体内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4.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被誉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由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出口部长期梗阻,逼尿肌反射亢进.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留置导尿管、前列腺窝气囊压迫及常规的膀胱冲洗,很多病人都可发生膀胱痉挛.病人表现为:强烈的尿意及肛门坠胀感、强烈的下腹收缩性疼痛,有时伴有大出血.所以,如何做好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及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5.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治疗不当,常遗留一定的并发症与后遗症,自2005年12月-2008年12月,我们采用陈氏正骨手法结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8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溶栓疗法是指导管式静脉注入溶栓药物,以促进休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动,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或直接促进纤溶酶元的活化,引起血栓内部崩解和血栓表面溶解 近年来,临床上用于治疗某些血管闭塞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动脉或静脉取栓术后辅助治疗等 在治疗过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评价脑血管超声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中的作用.方法 对79例确诊TIA患者的临床特征、脑血管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62例(78.5%)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 h;发作次数≥2次的病例65例(占82.3%),且多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病变基础.颈动脉超声发现55例(69.6%)的患者存在血管病变,经颅多普勒(TCD)结果提示64例(81.0%)患者有血管损害.TCD与磁共振血管显影(MRA)、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符合率分别是70.9%(22/31)、52.2%(12/23)、75.0%(15/20).结论 血管病变是TIA的重要原因,早期血管影像学检查是确诊和临床干预治疗的重要依据,血管超声是及时便捷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提高烟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早期干预治疗率.方法 收集5年内确诊的11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到确诊时间、血管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 儿童及青壮年发病率高,平均发病年龄为38.92±18.7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率为91%;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率为36%;磁共振血管显影(MRA)检查率为27%,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与DSA结果一致.36%患者行外科干预治疗.结论 缺血型烟雾病临床症状复杂,容易漏诊或误诊;血管影像学检查是确诊和手术治疗的主要依据,TCD是最快最方便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脑内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探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右侧毁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采用左旋多巴(20mg.kg-1.d-1)治疗1个月,停药2d后断头取脑,处死前3h尾静脉注射131I-FP-β-CIT,纹状体部位冠状振动切片,磷屏显影。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每个切片中左、右纹状体区单位面积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用比值R左/右来评估多巴胺转运体的数量及功能。结果 (1)假手术组大鼠左右两侧右纹状体区多巴胺转运体对131I-FP-β-CIT特异性放射性摄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为419.407±14.267,右侧为437.604±19.046,P〉0.05),R左/右=0.96±0.044;图像清晰,对称分布于基底节纹状体区。(2)帕金森病模型鼠损伤侧(右侧脑)放射性摄取明显减少(右侧284.052±105.84,P〈0.01),R左/右值升高(R左/右=1.495±0.25,P〈0.01),图像明显稀疏;(3)左旋多巴治疗组部分鼠损伤侧(右侧脑)放射性摄取进一步减少(右侧221.799±75.346,P〈0.01),R左/右值较帕金森病模型组进一步升高(R左/右=2.06±0.60,P〈0.05);图像中右侧基底节纹状体区更加稀疏,临床观察评分有异动症发生(53%)。结论经左旋多巴治疗后部分帕金森病鼠脑内多巴胺转运体的数目及功能进一步下调,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毒性作用,易促发异动症。  相似文献   
100.
门诊输液室的护士工作量大,每天要面对大量不同年龄、病情、性格的患者。此外,同种药物不同药名的新开发也给护士给药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给药缺陷问题成为临床护士中最为常见的三类护理风险之一[1]。本文通过输液室护士用药的医生监护,采取了适当的管理对策,明显减少了门诊护士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