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2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7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VIP、CNKI、CBM和WanFang Data,查找所有探讨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8月15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3名研究者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9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有效性方面: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溃疡愈合总体有效率[OR=3.33,95%CI(1.82,6.06),P<0.01]高于对照组;对溃疡愈合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痊愈率高于对照组[OR=1.92,95%CI(1.29,2.87),P<0.01],无效率低于对照组[OR=0.35,95%CI(0.16,0.75),P<0.01];幽门螺杆菌根除率[OR=2.88,95%CI(1.77,4.67),P<0.01]高于对照组;②在安全性方面:腹痛消失时间较早[SMD=-1.06,95%CI(-1.91,-0.22),P=0.01].通过Jadad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所有研究均为5分,文献质量较高.结论 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明显疗效;但因纳入研究较少、质量参差不齐、样本含量小、各研究方法变异性大,建议临床上慎重选择使用,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02.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病变主要累积肠道,但亦常合并多种肠外表现,某些肠外表现甚至比IBD本身更为严重。目前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可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将从IBD与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静脉血栓栓塞症、心包炎、心肌炎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3.
P16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了76例石蜡包埋胃癌组织标本中P16蛋白。结果显示P16收藏固胃癌中有罗高的阳性表达(62.8%),并且主要表现为胞浆表达,少数同时出现胞膜染色,但胞核不着色。P16基因表达倾向于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的胃癌。P16基因表达缺失多见于伴有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已达浆膜的胃癌。上述结果表明P16基因可能在胃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缺乏P16基因表达可能使胃癌获得恶性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肝至门脉造影同时行股动脉穿刺肝动脉置管造影。依据肿瘤所属肝动脉、门静脉分支的范围,数目及血流情况选择适当化疗药物和栓塞剂进行治疗。结果手术后1个月复查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碘油沉积大部分良好。4例患者正准备接受二期手术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出现。8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治疗2周后好转。结论肝动脉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关系,观察患者营养状况对CD诊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确诊的54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初发病时的体质量(kg)和身高(m),计算BMI;收集患者的发病情况,疾病活动严重程度采用CDAI计算法。同时收集患者确诊为CD时的年龄、确诊CD所用时长、是否发生CD相关手术、CD相关并发症、是否有CD相关再住院、相关药物的服用等信息。分析BMI与CD发病的关系,以及BMI对CD并发症及治疗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47例(87.04%)CD患者发病时处于营养正常或营养不良状态。不同BMI的CD患者诊断延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8,P=0.049),其中18.5 kg/m~2≤BMI24 kg/m~2组和BMI≥24 kg/m~2组的CD患者诊断延迟率明显高于BMI18.5 kg/m~2组。随着疾病的发展,不同BMI的CD患者肠狭窄和梗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23,P=0.003),其中BMI18.5 kg/m~2组的CD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18.5 kg/m~2≤BMI24 kg/m~2组和BMI≥24 kg/m~2组。在确诊后CD处于重度活动度的患者选择治疗药物方面,BMI18.5 kg/m~2组的CD患者将英夫利昔单抗作为初始治疗的概率明显高于18.5 kg/m~2≤BMI24 kg/m~2组和BMI≥24 kg/m~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0,P=0.031)。CD患者的确诊年龄与BMI呈正相关(r=0.422,P=0.001);而CD患者发病时的活动度及并发症与BMI呈负相关(r=-0.302,P=0.026;r=-0.312,P=0.002)。结论确诊年龄、疾病活动度和并发症与BMI有相关性。BMI正常或较高的CD患者存在诊断延迟;而BMI较低的患者易发生肠狭窄和梗阻,且确诊后处于重度活动度的营养不良的CD患者倾向于将英夫利昔单抗作为初始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针对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检索当前最佳证据,探讨临床上常见问题,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控制患者症状,降低病死率。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1990~2010)、SCIE和CNKI中检索有关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及临床常见问题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0年,对所获证据进行评价,并结合患者和家属意愿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检索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3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5篇。分析证据并结合患者意愿,最终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检查和治疗方案。该患者在胶囊内镜中发现小肠Mickel憩室,在外科行腹腔镜下憩室局部切除。通过6个月的随访,证实该方案对患者有满意的疗效。结论采用循证治疗方法,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7.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timulated clone, hGC)-1 属于olfactomedin相关蛋白家族的一员,通常在人骨髓、结直肠及前列腺中表达.近年来人们发现,hGC-1在人类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肺癌及前列腺癌早期皆呈现异常表达[1],且与肿瘤细胞凋亡、生长及转移等密切相关,目前对于hGC-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GC-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从而探讨hGC-1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目的 探究驱动蛋白家族分子C3(kinesin superfamily protein C3, KIFC3)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低表达KIFC3的HCT116细胞株(sh-KIFC3),同时设置对照组和阴性对照(sh-NC)组。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KIFC3表达对Bax、Bcl-2、cleaved caspase-9(CC9)、PARP1、β-catenin、GSK-3β和c-Myc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 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显示,sh-KIFC3组有较多的细胞核呈现出核染色质浓缩、聚集等凋亡特征性改变,而对照组和sh-NC组则无凋亡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h-KIFC3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h-NC组(P<0.001)。同时,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sh-KIFC3组Bax、CC9、PARP1及GSK-3β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h-NC组(P<0.05),Bcl-2、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sh-NC组 (P<0.01)。结论 KIFC3下调可能通过干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