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4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200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919篇
内科学   405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科学   267篇
综合类   1496篇
预防医学   709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693篇
  7篇
中国医学   652篇
肿瘤学   130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是否逆转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右心室重构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MCT模型组,CsA低、高剂量组(0.33和1mg·kg-1)。MCT造模后14~21d给CsA(ig,bid)。造模22d右心导管术检测右室收缩压(RVSP);称右室自由壁(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LV+SEP)重,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RV/LV+SEP);光镜及电镜观察右室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查右室心肌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CsA逆转MCT所引起RVSP、RVHI的升高(P<0.05或P<0.01)、右室心肌细胞肥大、线粒体肿胀变性及PCNA抗原的过表达。高剂量CsA作用更明显。结论CsA(1mg·kg-1 ig,bid)能明显逆转MCT诱导的右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右室后负荷及抑制右室心肌细胞肥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指南旨在对成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评价和治疗各要素的现有证据做一回顾。目标读者是那些为发病后48h内的卒中患者提供治疗的内科医生和其他急诊医疗保健人员。另外,也包括向医疗保健政策制定者提供的信息。方法:专家小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任命,他们代表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专家小组以2003年后发表的报道为重点,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采用AHA卒中委员会的证据水平分级标准对证据进行分级并做出推荐。本声明经专家小组认可后,再由AHA科学顾问和协调委员会进行同行评议和正式批准。本指南打算在3年内做全面更新。结果: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处理仍然是多方面的,包括尚未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过验证的一些医疗诊治方面。本声明包括从急诊医疗服务人员开始接触患者到入院初期处理的推荐意见。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仍然是已得到证实的最有效的卒中急诊治疗干预方法。包括动脉应用溶栓药和机械介入在内的一些方法显示出希望。因为许多推荐是在有限的证据基础上做出的,因此需要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切除目前仍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根治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上较为多见,胃大部切除能够彻底地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但术后远近期并发症又很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我院近2年来行胃大部切除术采用BillrothⅡ式术式患者21例,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方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和P-Smad2/3的表达情况,探讨上述细胞因子对瘢痕产生的重要性及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上述3种细胞因子在3种不同组织共36例标本中的表达,ImagePro-Plus6.0软件进行阳性面积测量和细胞计数。结果TGF-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均为增强高表达,而在正常皮肤中几乎不表达;Smad3在三组标本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Smad2/3在瘢痕疙瘩中表达最强,增生性瘢痕次之,正常皮肤组织中最低。结论TGF-β1表达增强是病理性瘢痕产生的重要原因,P-Smad2/3的表达水平则可认为与瘢痕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例1男,31岁。主因乏力1个月,发热伴咳嗽1周入院。体检:T40℃,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及淤斑,两侧颌下、左侧锁骨上及左侧腋下各触及一0.5~1.0cm3肿大淋巴结,质地中等,无触痛,胸骨中下段压痛,心、肺未查及异常,肝未触及,脾于肋下2cm,质地中等,无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3×109/L,Hb68g/L,PLT96×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单核细胞高度增生,以原始单核细胞为主(占81.5%),细胞胞体大,形态不规则,核形不规则,呈椭圆形,扭曲、折叠,核染色质较疏松,部分细胞核仁1~2个,细胞质量丰富,呈灰蓝色,含有少量细小的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四肢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四肢外周神经损伤38例41条,手术方法包括神经瘢痕松解、神经直接缝合术等。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7年,平均33个月,优良率为81.6%。结论 对失去一期修复手术治疗机会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应尽早行延迟一期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脉冲Nd:YAG激光照射后根管充填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脉冲Nd:YAG激光照射根管内侧壁后根管充填,测量根尖微渗漏,以了解脉冲Nd:YAG激光照射根管内侧壁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手用器械根管预备后,将牙标本分为4组,每组10颗。A组为常规治疗组,B、C、D组分别用50mj 10Hz、100mj 10Hz、150mj 10Hz能量的激光照射根管内侧壁,以染料渗入法测量各组根尖微渗漏值。结果 150mj 10Hz能量的激光照射根管内侧壁后,能有效减少根尖微渗漏。结论 手用器械根管预备后,适当能量的脉冲Nd:YAG激光照射根管内侧壁能有效减少根尖微渗漏。  相似文献   
1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目前大部分行手术治疗。在行根治性乳突手术、清除病灶,保存听力手术时,Siebenman氏首先提倡用Thiersch植皮法、目前在我国各医院已广泛使用,以利于促进术腔上皮尽快的愈合。在采用Thiersch植皮法时,必须在患者自体的股内侧部取皮,常规方法是手术前24小时对供皮区进行剃毛、消毒,无菌敷料复盖,目的是减少供皮区的细  相似文献   
19.
20.
白细胞介素-18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关系,研究其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血浆IL-18,对36例IT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ITP组血浆IL-18含量为(538.31±111.33)pg/ml,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含量为(489.44±49.07)pg/ml.IL-18含量与血小板数量呈显著性负相关(r=-0.395,P<0.05).结论 ITP发病时患者血浆中的IL-18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IL-18与ITP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