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嗜肝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其病原学诊断率明显提高,但在临床上仍有部分肝功能异常患者仅凭血清学检查不能确诊,笔者收集了此类患者84例,对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并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化浊开郁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SD健康雄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化浊开郁方低、中、高剂量组.高脂饲料12周建立NAFLD模型.阳性药组灌胃二甲双胍,化浊开郁方低、中...  相似文献   
93.
了解农村小学生伤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应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农村小学生伤害现状调查问卷”,对重庆、山东、河南、陕西、湖南、四川部分农村地区566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近1 a内农村小学生,除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外的伤害发生率为71.3%,其中以扭伤、跌伤或碰伤发生率最高(54.1%),其次为刀(或锐器)割伤或刺伤(26.3%)、烧伤或烫伤(21.2%);而自杀倾向报告率为6.4%,自杀行为报告率为2.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使用互联网、生活自信程度、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生伤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伤害是农村小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建议从农村小学生的生活行为方式及健康教育方面提出控制伤害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钙结合蛋白S100A2对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核诱导表达GST-hSl00A2,经纯化后加入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培养液中,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β-catenin含量的变化;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法检测S100A2对HEK293细胞中β-catenin/TCF4活性的影响;以表达GSK-3β、DVL、Axin的相应质粒分别转染HEK293细胞,GST—Pulldown/Westernblot实验检测S100A2与这些蛋白质和β-catenin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S100A2使MG63和HCT116细胞中β-catenin含量增加、β-catenin/TCF4活性增强;S100A2分别与β-eatenin和GSK-313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与DVL和Axin之间则未发现相互作用。结论S100A2可以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活性,其机制可能涉及S100A2与β-catenin和GSK-3β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5.
苗静 《家庭医生》2008,(10):24-24
朋友的嫂子今年怀孕了。孕前,她是个时尚公主,对衣着很有研究,打扮入时。现在,昔日的“伊人风采”全消失了,面对日益“壮大”的肚子.她衣柜里的衣服一下子全无“用武之地”。她寻思着。该采购一批时尚的孕妈咪服装了。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钙结合蛋白S100A6对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谷胱甘肽-琼脂糖球珠分离纯化融合蛋白GST-hS100A6;Westernblot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法检测S100A6对细胞内B—catenin水平和B—catenin/T细胞因子4(TCF4)活性的影响;GST-pulldown和Westernblot技术研究S100A6与该信号途径主要成员β-catenin、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Dvl和Axin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S100A6可致MG63和HCT1 16细胞β—catenin水平升高,并可使HEK293细胞β—catenin/TCF4活性增强;S100A6与β—catenin、GSK-36和Dvl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相互作用,而与Axin之间无相互作用。结论S100A6能够增强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活性,其机制可能涉及S100A6与该途径重要成员β—catenin、GSK-3β和Dvl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疑似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s)患儿进行检测分析,初步探讨遗传代谢病在重庆地区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GC-MS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的3 377例疑似IMDs患儿进行尿有机酸分析,通过尿有机酸检测结果,并结合患儿临床表现、串联质谱及基因结果进行疾病诊断;通过查阅既往病史或电话访问患儿家属获得患儿的发病年龄并进行统计。结果:检出并确诊阳性患儿69例,共20种IMDs,阳性检出率2.04%。其中,氨基酸代谢病30例,以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最常见(17,56.7%),其次为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9,30%);有机酸代谢病26例,以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最常见(13,46.4%),其次为戊二酸血症I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 I,GA-I)(4,14.3%)及丙酸血症(propionic acidemia,PA)(3,10.7%);脂肪酸代谢病11例,以多种酰基辅酶A缺乏症(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MADD)最常见(4,36.4%)。在6种常见IMDs中,除7例MMA及1例NICCD、1例GA-I、1例PA患儿的发病年龄在出生后1个月内,其余40例患儿的发病年龄均超过1个月。结论:IMDs并不少见,NICCD、OTC、MMA、GA-I、PA及MADD是重庆地区最常见的遗传代谢病,以新生儿期后起病的患者更多见。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筛查与母儿结局的相关影响。方法搜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该院接收的妊娠期120例孕妇,对120例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观察妊娠糖尿病孕妇与非妊娠糖尿病孕妇母儿结局,并对比。结果 33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早产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和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87例非妊娠糖尿病孕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筛查对母儿结局具有较大影响,应当加强早期筛查,预防子痫前期、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及巨大儿等。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了解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探讨狂犬病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2—2018年天津市某院35例狂犬病患者一般资料、暴露情况、临床症状、血常规、生化指标数据。结果 35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40岁人群高发,15岁以下儿童占5.71%;35例狂犬病患者中,农村患者占65.71%,城市患者占34.29%。此外,伤口位于手部、3级暴露及未进行规范性的伤口处理、未行狂犬病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是狂犬病发病的常见因素。23例患者在感染后6个月内发病,从确诊到死亡中位生存期为3 d。患者以恐水怕风、烦躁兴奋为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WBC、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为主,AST、CK、CK-MB可出现升高,部分可以出现轻微的肾损害。结论 狂犬病仍以散发为主,呈季节性发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农村人群和>40岁人群是防治重点对象。应加强对农村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动物狂犬病疫苗接种覆盖率,保证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率,推动自主产权的狂犬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可能是狂犬病未来防治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鲜生地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SMA)夹闭方法制作I/R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I/R模型组、I/R 鲜生地汁大剂量组、I/R 鲜生地汁小剂量组、I/R 乳果糖组。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夹闭0.5小时再灌注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肠黏膜损伤程度,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各时点I/R 鲜生地汁大剂量、I/R 小剂量组及I/R 乳果糖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血浆内毒素水平均低于I/R模型组(P<0.05)。结论:鲜生地汁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