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观察胃棋I号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收集FD患者68例,随机分为胃祺I号方治疗组(中药组37例)和西沙比利对照组(西药组3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该方对大鼠酚红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胃祺I号方和西沙比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和83.87%,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方能改善FD各主要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随访无一例复发,显著优于西药组(33.33%,P<0.05).该方能促进大鼠胃酚红排空,较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祺Ⅱ号方能有效改善FD各主要症状,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可靠,且无不良反应.该方能显著促进大鼠胃排空,改善胃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2.
背景:基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因素的研究发现,其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易感性基因响应肠道微生物内环境及其他外环境因素的变化,既可引发对机体固有免疫、特异免疫的保护和耐受,又可引起慢性炎症。目的:分析近10年溃疡性结肠炎与表观遗传修饰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表观遗传修饰在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中的发生、发展相关性。方法:以下列检索词:溃疡性结肠炎,表观遗传,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ulcerative colitis,epigenetic,DNA methylation,Histone modification,miRNA,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PubMed数据库及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的28条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主要是易感基因与内、外环境因素相关,受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所介导的沉默。基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影响基因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可作用在机体先天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在经历了规模扩张之后,高等教育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介绍了该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培养中医药学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文化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清肠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入选病例94例,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7例,分别予以清肠栓和柳氮磺胺吡啶栓各1支,纳肛,每晚1次,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肠镜、病理检查及肠道湿热证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87.23%,两组比较综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91.48%,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9.30%,低于对照组(26.83%);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清肠栓治疗左半结肠以下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湿热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5.
为保证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内在质量,有必要建立起全球中医药教育基本标准。这将直接决定中医药医疗实践的整体水平和在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同时也是中医药向世界传播过程中保持自身理论体系完整性和独特性的重要保证。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应包含教育宗旨及目标、教育计划及方式、学生考核、教学人员、教育评估、教学资源及教育管理等多个方位,并立足于中医药教育的共同核心。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的制定必须基于对中医药人才发展性的认识上,既要根据目前中医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客观实际,也需对今后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有前瞻性的考虑。为此内地中医药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更多的共识,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
三七、青黛等对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核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三七、青黛、马齿苋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肠组织中核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组、青黛组、马齿苋组、柳氮磺胺吡啶片组(SASP组)。除正常组外,各组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大鼠T细胞免疫机制UC模型。造模后各组第3天起开始分别予生理盐水、三七、青黛、马齿苋、SASP灌肠,每天1次(均为临床用量的24倍),共5d。第6天处死,剖取结肠,检测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评价药物的抗炎和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同时检测结肠病变组织中核因子NF-κB活性(P50、P65蛋白),观察药物对有关调控因子的影响。结果:各中药组和SASP组结肠组织中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青黛组减低最为明显,但治疗组之间并未见显著差异(P>0.05);三七组、马齿苋组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同时三七组、SASP组SOD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用药后,三七、马齿苋、青黛下调病变组织中核因子NF-κB活性作用较SASP组为强(P<0.05),中药组之间三七组较马齿苋组、青黛组更为显著(P<0.05),而马齿苋组、青黛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七可显著清除氧化自由基损伤,明显下调核因子NF-κB活性;青黛、马齿苋对病变组织中主要致炎症因子、氧化自由基的清除和调节核因子NF-κB活性上有一定的影响,对UC治疗可能起辅助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7.
疏肝健脾汤对肠易激综合征血浆胃动素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观察疏肝健脾汤对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浆胃动素(MOT)的调节作用,对24例IBS患者以疏肝健脾汤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用测血浆MOT,并与12例正常组比较。结果显示IBS患者血浆MO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用疏肝健脾汤治疗后,过高的血浆MOT显著下降(P<0.001)。提示该方法对血浆MOT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8.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问题,优秀教师、专业团队的培养直接关乎学校的教育水平与质量.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Center of Faculty Development,CFD)是全国高校中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最早成立的专门机构之一.本文介绍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二年来,重点围绕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29.
中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两方面对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概况作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避免、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中医药是世界上古老的医学之一,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人民的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吸引着全世界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目光。但是因承载中医药的语言文字及其抽象的理论体系迥异于今天英语世界的主流西医学,中医药迈向世界舞台的步伐缓慢而艰辛,充分应证了"一个医疗行为愈物质化,就愈能跨越文化的壁垒;反之,则不然"[1]。世界卫生组织携手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