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6年腹膜透析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16年以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在国内率先成功构建了腹膜透析及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分离、鉴定了腹膜间皮细胞;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系统研究了腹膜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腹膜间皮细胞透析损伤的分子机制与防治措施,观察了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在腹膜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阐明了它们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首次在腹膜透析研究领域中利用纳米载体介导TGF-β1-shRNA与pCTGF-shRNA质粒在腹膜细胞与组织中的表达。在临床研究方面,研究了腹膜透析置管定位新方法、腹膜透析溶质转运特点及其机制、腹膜透析治疗模式及其他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32.
健康风险评价中人体暴露参数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人体暴露参数是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的主要因子,暴露参数选用的准确性是决定健康风险评价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等暴露参数的研究现状,在分析我国暴露参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今后在暴露参数研究和发展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大剂量能否优于常规剂量起到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建立大鼠UUO模型术后3 d,大鼠被分为常规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大剂量治疗组和常规剂量治疗组每天分别给予洛沙坦50 mg/kg、50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及手术组每天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大鼠模型第7、14和21 天鼠尾袖带血压(TCP)、尿蛋白量(24 h)、肾小管损害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INT)、肾间质巨噬细胞数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的表达。 结果 随着梗阻时间延长,手术组TCP逐渐增高,尿蛋白量(24 h)、INT、肾小管损害程度及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加,TGF-β1 mRNA含量明显增加,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相对于常规剂量组,大剂量治疗组能更有效的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减少肾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显著抑制TGF-β1 mRNA表达(P < 0.05)。 结论 大剂量洛沙坦在UUO大鼠模型中较常规剂量起到了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削弱炎性细胞与AngⅡ之间正反馈的恶性循环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
广州市城区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目的 探讨我国南方城市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在广州市城区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河区和海珠区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213人,进行慢性肾脏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在资料完整的2128名居民中,经过人口年龄、性别构成比校正后,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6.2%(95%CI为5.9%~6.4%);血尿的患病率为6.5%(95%CI为5.3%~7.8%);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1.6%(95%CI为1.3%~2.0%)。该人群CKD的患病率为10.1%;知晓率为9.7%。结论 在我国南方的大城市中,人群CKD的患病率为10.1%,知晓率为9.7%。CKD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  相似文献   
35.
调节性及辅助性T细胞在人类IgA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比例失衡在IgA肾病(IgAN)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gAN患者外周血Treg及Th1、Th2的比例。以胞内染色技术检测叉头框蛋白3(FOXP3)的表达。Treg及Th1、Th2的比例与IgAN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分析法。 结果 IgAN患者外周血中Treg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2.14±0.82)%比(1.59±0.53)%,P < 0.05],与血IgA水平呈正相关(r = 0.397,P < 0.05),与eGFR呈负相关(r = -0.376,P < 0.05)。IgAN患者外周血中Th2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57±0.72)%比(1.81±1.10)%,P < 0.05],与血IgA水平呈正相关(r = 0.468,P < 0.05)。IgAN患者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5.75±1.89比12.73±9.79,P < 0.05),但与临床各指标间没有相关性。 结论 IgAN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表达紊乱。Treg在外周血中的增多以及以Th2为优势的Th1/Th2失衡可能在IgA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应用套餐检查对1028例妇女实施乳腺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检查在相对健康女性中,对早期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在1028例女性健康体检中,应用专业的彩色B超和钼靶x线摄像,配合外科临床检查。结果1028例女性,外科临床检查、彩色B超、钼靶X线有一项为4级以上者有13例;术后病理证实3例为乳腺癌,按TNM分期,2例I期;1例IⅡ期。结论联合检查对发现早期乳腺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实施治疗的6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称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60例健康体检患者,称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BC-C_3b RR、RBC-ICR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以及纤维蛋白原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血栓形成患者不但会出现红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另外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也会出现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38.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代谢性疾病。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达13.3%。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与多个重要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尿酸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且大多治疗成本较高。营养素是维持人体基本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质。研究发现,叶酸、维生素C、血清磷、血清镁等营养素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呈负相关,提示营养治疗可能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潜在策略。本文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1例AIHA女性住院患者作为AIHA组,21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静脉抗凝全血,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相关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以及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的变化。结果两组MCHC和Ret-H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A组MCV、MCH、RDW-SD、RDW-CV、Ret%、Ret#、IRF、MFR和HF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b、Hct、LFR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结果可用于诊断AIHA,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0.
<正> 氯霉素片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九五版药典对氯霉素片新增了溶出度检测项目。按附录XC第一法,三十分钟内溶出量要求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按新版方法对原工艺处方生产的产品批号进行了抽查,其溶出度一项均不合格。原因是原处方中粘性强的辅料用量大,致使崩解迟缓,药物不能迅速释放游离。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