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在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动态表达。[方法]以DMN15 mg/kg腹腔注射小鼠,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85%氯化钠溶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1β水平;定量PCR法检测各时间点肝组织TNF-α、IL-1β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时间点肝组织TNF-α、IL-1β的蛋白表达。[结果]DMN造模后,TNF-α及IL-1β基因和蛋白表达在各个时间点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而且均在造模后48h时达到高峰。[结论]在DM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中TNF-α及IL-1β显著升高,提示炎症坏死可能是DMN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通过对证候、证素、病因病机等统计分析,试图建立以证素为核心的分期辨证的辨证模式.方法 将肺结核60余项症状体征归为阴虚、火热、气虚、阳虚、血瘀、肺、脾、肾八个证素.把不同证素对应的症状、体征制成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各100例患者资料,分别统计其临床症状、体征、证素,进而确定肺结核各个阶段的主...  相似文献   
53.
全国第四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于2012年9月13-15日在上海召开,收到论文132篇,到会代表250余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教授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转化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的专题报告。会议还进行了一系列学术讲座,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侯云德院士的讲题是"病毒感染与免疫的特点及今后的研究策略",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翁心华教授的讲题是"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和合理治疗",上海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富硒绿茶对人肝癌细胞株 Bel— 74 0 2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方法 采用给家兔灌服富硒绿茶 7d后 ,取其血清加至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实验 ,即血清药理学方法 ;方法 采用直接加富硒绿茶提取液至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实验。应用细胞生物学方法对处理后的 Bel— 74 0 2细胞进行生长曲线、克隆形成、AFP和 AL B的合成和分泌、Υ- GT活力的测定及细胞形态的观察。结果 :富硒绿茶及其血清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及克隆形成 ,减少 AFP的合成和分泌 ,抑制 Υ-GT活性 ,促进 AL B的合成和分泌 ,并呈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富硒绿茶能够诱导人肝癌细胞株 Bel—74 0 2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 ,具有预防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莪术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莪术水煎液(0.3g/ml)按10ml/kg 大鼠体重给正常大鼠灌胃,每天2次,连续3天,第4天1次给予全日剂量,1h 后采血,离心分离血清,56℃灭活,制备药物血清。以正常鼠血清及秋水仙碱药物血清作为对照。将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的肝星状细胞,氚标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及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Ⅰ型胶原含量,改良 Lowrv's 法测定细胞层总蛋白以校正细胞数;貂肺上皮细胞株-Mvllu 抑制 MTT 法测定培养上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 β_1)。结果:莪术药物血清和秋水仙碱药物血清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莪术的抑制作用强于秋水仙碱(P<0.01),二者都能抑制肝星状细胞生成Ⅰ型胶原(P<0.01),并且都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分泌 TGF β_1,两者作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莪术能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减少胶原和 TGF β_1的生成,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56.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若干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三种主要形式进行了述评。认为辨证论治符合本病治疗规律,其分型诊断正趋于客观统一,遣方用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微观辨证和方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是提高辨证论治疗效的两根支柱;辨病组方体现了传统治法和现代研究的结合,但疗效评价有待于统一标准和系统规划,今后要着眼于研究的深度,避免低水平重复;单味药研究要注意和临床相结合,进一步引进和研制评价药物疗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7.
<正>2006年6月,我院收治了深圳市首例重症H5N1人禽流感病例,经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于8月成功治愈出院,为国内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重  相似文献   
58.
解裙治病     
行为疗法是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它是一种通过控制人们的外部行为模式,进而重建或恢复良好行为模式的治疗方法。古代有很多运用行为疗法治病的故事。置冰止渴:《古今医统》载:隋炀帝晚年迷于女色,成天萎糜不振,方士们向他进奉大丹。炀帝服后内热炽盛.每日饮水十余杯仍口渴不止。太医莫君锡建议将冰块放在炀帝面  相似文献   
59.
中药对肝脏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经开展中药对 3种肝脏细胞凋亡影响研究 ,即肝癌细胞、肝星状细胞 (HSC)和肝细胞。笔者就其研究现状、意义和前景探讨如下。1 中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肝癌的发生 ,一方面与控制细胞增殖的癌基因过度表达有关 ,另一方面与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高度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抗癌基因等变异失活有关。现在认为 ,在肝癌发生的始动、促动、进展等各个阶段均有细胞发生凋亡 ,尽可能地清除异常细胞是机体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自我防御措施[1] 。关键在于 ,肝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在体内孰占主导地位 ?治疗能否通过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而改变肝癌细胞的…  相似文献   
60.
邪毒导致肝病血瘀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病血瘀证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常见证型 ,特别是在肝病的后期 ,可见胁部疼痛、肝脾肿大或压痛、毛细血管扩张症、腹壁静脉充血、出血、舌暗或有瘀斑、脉涩等瘀血阻滞的表现。肝病属“杂气”致病 ,性多湿热 ,湿热邪毒是其主要病因 ,而血瘀是其病理产物[1] ,本文就邪毒内侵导致肝病血瘀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1 邪毒的特性中医所谓的“邪毒”概念含义较广 ,包括外来之毒及内生之毒。外来之毒是指寒湿留滞、痰浊垢腻、湿热化毒、顽痰瘀血之类 ,此类非本人身之所有 ,今而有之 ,久踞体内 ,则为邪毒。内生之邪毒 ,则为肝肺脾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