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4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415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663篇
预防医学   38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25篇
  17篇
中国医学   345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院内外猝死及初步心肺复苏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2000年以来,在我院抢救的院内外猝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早期复苏的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总结15例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婴幼儿急救的输液管理经验。主要措施包括:迅速评估和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规范、合理的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的应用,做好补液过程中的评估和监护,早发现、早干预各类潜在的输液并发症。15例婴幼儿均在48 h内纠正酮症酸中毒,经后续治疗血糖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64.
目的将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预防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组建循证项目小组,确定循证问题,通过文献的系统检索和质量评价总结8条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预防相关的最佳证据,遵循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制定了11条质量审查指标并开展证据应用。证据应用前后各纳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家长及病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护士对质量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发生率。结果证据应用后,4条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比审查前有了显著改善;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发生率从5.4%下降至2.4%。结论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预防最佳证据的临床应用可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的发生率,提高家长静脉输液渗出的防范意识和早期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65.
目的:调查济南市长清区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药学服务开展现状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基于系统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四个原则,选取济南市长清区四家单体药店和八家连锁药店,通过实地发放问卷,指导填写的方式对84位购药顾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在药店提供的药学服务内容、药学服务形式、建立顾客用药档案和顾客选择药店依据四个方面存在差异,连锁药店药学服务在药店人员配备、药店优惠经营和药学服务仪器配备方面占优势,单体药店药学服务在药店社区化管理方面占优势。结论:济南市长清区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药学服务仍需进一步提高,两种性质的药店应利用自身优势,相互借鉴,共同完善药学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6.

肺癌占癌症死亡率的首位,恶性程度高。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 及其配体(PD-1/PD-L1) 为靶点的免 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变了肺癌传统的治疗模式,标志着新免疫时代的到来。文章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 癌各亚型的应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疗效预测分子标志物的选择、耐药机制探索等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方法 选择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分别于透析前、后测定患者全身液体量(TBW,Total Body Water)、细胞外液(ECW,Extracellular Water)、细胞内液(ICW,Intracellular Water)、ECW与ICW之比E/I、容量超负荷(OH,Overhydration),并分别计算占体重的百分比(TBW%、ECW%和ICW%).结果 患者仅ICW透析前后无明显变化,透析后OH、TBW、TBW%、ECW、ECW%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ICW%较透析前升高;透前TBW、ECW、ICW、TBW%、ECW%、ICW%和OH男性均高于女性,男性ECW/ICW比值低于女性.结论 MHD患者存在体液分布异常,主要表现为ECW%显著增加;血液透析脱水主要是除去多余的ECW,而对ICW无明显影响;多频生物电阻抗法可以对透析患者的容量状况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mass spectrometer,UPLC-MS/MS)法测定大鼠灌胃给药与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浆药物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分别经灌胃与尾静脉注射给药,经颈静脉取血,测定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浆药物浓度,并计算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0.1~200.0 n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血浆雷公藤内酯醇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定量限为0.1 ng/m L,该药稳定性良好,回收率均在95%以上,日内与日间差异均小于15%。口服与静脉给药后,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体内的消除均较快,口服生物利用度为9.5%。结论本实验操作简便、稳定可靠、检测限低、效率高、重现性好,可以可靠地用于雷公藤内酯醇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本研究结果为雷公藤内酯醇的结构优化、剂型改进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9.
背景心室膨胀瘤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可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但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AMI患者心室膨胀瘤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4例,根据心室膨胀瘤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30)和未发生组(n=7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发病至治疗时间,入院时心率(HR),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发生情况,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前壁梗死情况,病变血管支数,贫血发生情况,冠状动脉溶栓或介入治疗情况,药物使用史〕、白细胞计数(WBC)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预后;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价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男性比例、BMI、入院时HR、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NYHA分级>Ⅱ级及病变血管支数≥3支者所占比例、贫血发生率、行冠状动脉溶栓或介入治疗及有药物使用史者所占比例、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年龄大于未发生组,发病至治疗时间长于未发生组,前壁梗死发生率、WBC高于未发生组,LVEF低于未发生组(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49,95%CI(2.157,3.365)〕、发病至治疗时间〔OR=3.019,95%CI(2.053,4.162)〕、前壁梗死〔OR=2.408,95%CI(2.214,2.685)〕、WBC〔OR=2.680,95%CI(1.985,2.931)〕、LVEF〔OR=3.047,95%CI(2.013,4.121)〕是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P<0.05)。(3)发生组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前壁梗死、WBC、LVEF预测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745、0.712、0.823、0.861。(4)发生组患者出院后1年预后不良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前壁梗死、WBC、LVEF预测AMI患者出院后1年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01、0.734、0.796、0.772、0.812。结论高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延长、前壁梗死、高WBC、低LVEF是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危险因素,且上述因素对AMI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合消化法取2~3 d SPF级雄性SD大鼠原代骨骼肌细胞,将原代细胞分为对照组(C)、对照+胰岛素组(C+I)、高脂组(PA)及高脂+胰岛素组(PA+I).将表达SREBP-1c腺病毒转染L6细胞,根据感染复数(MOI)分为含绿色荧光蛋白阴性载体(GFP)组、MOI值为5、50、100、200组.将靶基因为SREBP-1c的干扰RNA (siRNA)转染L6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siRNA组及SREBP-1c siRNA组.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REBP-1c、IRS-1、蛋白激酶B(Akt)基因及蛋白表达,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多组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结果 与C组相比,PA组SREBP-1c基因和蛋白水平升高(分别为2.72±0.08比1.00±0.18,3.02 ±0.19比1.00±0.05,t=15.240、18.289,均P<0.05),IRS-1基因和蛋白水平降低(分别为0.71 ±0.04比1.00 ±0.05,0.82 ±0.04比1.00±0.04,t=-7.960、-6.052,均P<0.05),丝氨酸磷酸化IRS-1蛋白表达升高,丝氨酸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下降(t=20.987、-5.869,均P<0.05).与GFP组相比,MOI值为50、100和200组的SREBP-1c基因和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升(均P<0.05),IRS-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siRNA组相比,SREBP-1c siRNA组SREBP-1c基因和蛋白水平降低,IRS-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 SREBP-1c可抑制骨骼肌IRS-1胰岛素信号通路,参与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