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57篇
  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1.
目的:克隆人Egr-1基因的启动子, 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 并检测电离辐射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基因组中扩增出Egr-1启动子, 将其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肿瘤细胞, 测定Egr-1启动子在不同辐射条件下转录活性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了Egr-1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在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 Egr-1的启动子活性均明显高于未照射组;在同一剂量照射后48 h, Egr-1的启动子活性达峰值.结论:本实验构建的Egr-1启动子具有辐射激活的功能, 为进一步研究放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12.
目的 观察在炎症因子γ-干扰素和CD40配体刺激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和表达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取200~250 g雄性清洁级SD大鼠,分离胸主动脉进行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并分别给予炎症因子γ-干扰素、CD40配体和γ-干扰素+CD40配体共刺激及加入钙调神经磷酸酶阻断荆FK506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钙调神经磷酸酶表达水平;定磷法检测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40表达及平滑肌细胞凋亡.结果 对照组可表达一定量的CD40,用γ-干扰素刺激细胞后,细胞表面CD40荧光阳性细胞比率增高(18.5%±0.2%比44.2%±2.4%).用γ-干扰素、CD40配体分别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分别为6.48±1.09 mmolPi/(g.h)和6.26±1.47 mmolPi/(g.h)]及表达水平(分别为0.82±0.24和0.73±0.2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6±0.53 mmolPi/(g.h)和0.38±0.12,P<0.01],γ-干扰素与CD40配体共刺激下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11.70±2.73 mmolPi/(g.h)]及表达水平(2.85±0.61)较其余各组显著增高(P<0.01),平滑肌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刺激组.FK506作用下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2.74±0.30 mmolPi/(g.h)]降低,平滑肌细胞凋亡水平较刺激组显著减少(P<0.01).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与凋亡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炎症因子γ-干扰素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CD40表达增加,通过CD40-CD40配体信号通路活化钙调神经磷酸酶,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413.
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已公认遗传机制是高血压发生的基础之一,对于高血压的遗传模式,现认为有2种,即单基因遗传模式(oligogenic model)) 和多基因遗传模式(polygenic model).其中多基因遗传模式是主要的一种模式,主要见于原发性高血压;而单基因遗传模式主要见于一些继发性高血压,仅在少数高血压患者中存在,但其治疗有特异性,并且大多具有家族性,因此明确诊断,对患者及其家属具有很大意义,临床上应予适当关注.单基因遗传高血压是指由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高血压,一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但表型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类高血压一般发病早,多在青少年发病,有家族史,为重度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常伴有激素和生化水平的异常.对于有家族史的青少年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应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电解质和皮质醇、性激素等激素水平,根据病史、体征和检测结果,确定单基因高血压的类型.  相似文献   
414.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更好地防治术后的胆道感染。方法对我院78例因梗阻性黄疽接受PTCD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前和术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影响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行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胆道感染25例,感染率为32.05%。X2检验表明患者年龄、术前黄疸天数、术前有无胆道感染、术前生活质量评分(KPS)ALT、ALP、GGT、TBIL、引流方式、每日平均引流量与术后胆道感染率有关,进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分析,采取向前逐步选择自变量的方式,并选择有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并得出方程:P=(e-0.296+2.003X3+2.860X2-3.957X1)/(1+e-0.296+2.003X3+2.860X2-3.957X1)其中X1为每日平均引流量,X2为ALP,X3为术前黄疸天数。结论术后的平均引流量、ALP、术前黄疸的天数是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因此,对不能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应及早行PTCD术,同时积极调整肝功能,术后紧密观察引流量的多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术后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415.
目的观察失能老人医养结合服务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及研究解决办法。方法集中统计200例失能老人医养结合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标准化服务后相应率的变化。结果标准化服务后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提示针对性措施有效。结论医养结合服务中肺部感染、压疮、上消化道出血、骨折、窒息是主要并发症,也是技术难点,针对性的标准化流程服务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16.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管、主支气管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8例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主支气管狭窄患者(气管腺癌1例、食管癌9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癌7例、甲状腺癌术后纵隔内淋巴结转移1例),术前均行64排CT扫描及气道重组.其中气管狭窄5例,右支气管狭窄1例,气管合并左或右支气管狭窄7例,气管、左右支气管均狭窄5例;气管狭窄51% ~70%7例,71%~90% 11例.所有患者均为重度呼吸困难,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评估Ⅳ级17例、Ⅲ级1例.患者均经全身麻醉后,在DSA监视下,经气管插管连接管的吸痰孔进入,进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手术全程监测血压、心电图、经皮血氧饱和度( SaO2)、呼吸频率.术后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情况,麻醉及手术相关重要并发症,评价全麻效果(舒适度评分),并进行气管支架置入操作顺利度综合评价.对患者在麻醉过程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呼吸、SaO2以及手术前后动脉血气监测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8例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呼吸困难均明显缓解,7例出现轻度痰中带血、1例痰液涌出堵住支架,对症处理后好转,手术均顺利,未出现其他麻醉及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气管支架置入操作顺利度综合评分9 ~11分17例,6~8分1例;手术过程中患者均配合良好;舒适度评价优16例,良2例.呼吸频率及心率在麻醉苏醒后[分别为(18.6±1.4)和(73.2±7.6)次/min]明显低于麻醉前[分别为(37.1±2.8)和(106.5 ±14.2)次/min](t值分别为17.81、3.80,P值均<0.01),SaO2在术中[(91.2±1.8)%]高于术前[(76.3±8.6)%](t=2.06,P<0.01).麻醉苏醒后患者SaO2[(94.5±4.3)%]较术前明显升高(=2.26,P<0.01);血压在麻醉苏醒后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综合评价均良好.结论 恶性气管狭窄在充分评估后,全身麻醉下进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17.
为了精确地描述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的开关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MOSFET的寄生参数(Miller电容和寄生电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中采用拟合法分别构建Miller电容的数学表达式和转移特性的数学表达式,并详细推导了开关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数学表达式。针对关断后出现的电压、电流振荡建立的物理等效电路进行了分析。越精确的电压和电流数学表达式越能准确地反映功率MOSFET的开关损耗。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数学分析模型和物理等效电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18.
结肠气囊肿症临床较少见,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要结合临床与多种影像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本例患者被误诊克罗恩病并治疗1年,现报告如下。1病例特点患者,女性,78岁,退休职工;系"反复中下腹痛、腹泻2年余,再发2个月"于2013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于2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始出现反复中下腹疼痛不适,为阵发性隐痛,伴有腹泻,最多每天达5~6次,为黄色稀糊便,粪便表面  相似文献   
419.
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三氟苯乙烯(PTFS),并使其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酸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硝化率不同的硝化聚三氟苯乙烯(PTFS-NO2)。通过FT-IR和NMR研究了产物的化学结构及组成,通过DSC、TG研究了产物的热性能,并对PTFS-NO2薄膜的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硝化率可以通过混酸比例及反应温度进行调节。同PTFS相比,PTFS-NO2的光学透明性和双折射率均有显著提高,其双折射率可以达到0.018 7。  相似文献   
420.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6基因位点rs373796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收集冠心病患者1 193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1 200例(对照组)。采用修订后的Inter-hearnt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之TaqMan探针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氯离子通道-6基因rs3737964位点多态性。结果:研究对象中氯离子通道-6基因多态性位点rs3737964的T和C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是10.4%和89.6%,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178)。rs3737964位点基因型TT频率分布在冠心病组(2.3%)明显高于对照组(1.0%),与基因型为CC者相比,基因型为TT者其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OR=2.318,95%CI=1.168~4.063,P=0.016 3),调整混杂因素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OR=2.925,95%CI=1.287~6.65,P=0.010 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rs3737964位点的TT基因型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调整混杂因素后OR=3.597,95%CI=1.191~10.858,P=0.023 2)。在男性人群中TT型基因型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3.669,95%CI=1.401~9.608,P=0.008 1)。在吸烟的人群中TT基因型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调整混杂因素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OR=3.187,95%CI=1.038~9.787,P=0.042 9)。结论:氯离子通道-6基因位点rs3737964多态性可能是罹患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基因之一,60岁、吸烟及男性人群中TT基因型者更易患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