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孤立性坏死性结节(SNNL)的价值。方法 2013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就诊的17例SNNL患者和15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0例为肝细胞癌和5例为肝转移癌),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MRI增强扫描及MRI多期长时间延迟至120 min扫描,分别比较两组病灶影像学特征,如病灶密度、强化类型,探讨长时间延迟扫描在鉴别SNNL与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结果 在SNNL患者,CT和MRI共检出17个病灶,均位于肝右叶,且均为单发病灶,直径为(2.1±0.4) cm;在10例HCC患者,MRI检查发现11个病灶,位于肝右叶者8个,位于肝左叶者3个。单发病灶9例,多发病灶1例,直径为 (5.4±1.6) cm;在5例肝脏转移癌患者中,共检出12个病灶,位于肝右叶者9个,位于肝左叶者3个,直径为 (3.1±0.9)cm;在SNNL病灶中有4个病灶在T2WI上表现为“靶征”,与肝转移癌病灶的影像学表现类似;在延迟期(DP)3/5 min扫描,HCC和肝转移癌病灶边缘多呈中度-重度环形强化,SNNL病灶边缘强化水平随着延迟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在DP 1 h时,17个病灶均表现为中度-重度环形强化,病灶中心无强化,而肝脏恶性肿瘤病变边缘强化均已消失。结论 MRI 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能有效区分SNNL与肝脏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在延迟扫描时呈病灶边缘和间隔环形强化,且病变中心无强化。  相似文献   
52.
目的编排药品货位号,使药品定位精确化,提高药品调配速度和准确性。方法药品合理分类上架后,采用6位数字编码方式对每种药品进行编号,冰箱放置药品在6位数字后加一大写字母L,近效期药品在6位数字后加一大写字母J,将编好的货位号输入医院HIS系统,用于住院药房药品调配、药品盘点等工作。结果货位号提供了药品摆放的精准位置,方便了药师和实习学生更快捷的调配及每日对贵重药品的盘点和季度盘点。结论货位号在住院药房的应用,提高了住院药房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3.
蒋宗惠  何广思  秦涛 《安徽医药》2010,14(11):1307-1308
目的分析食管-胃交界性癌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病理等方面,探讨食管-胃交界性癌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7月-2008年6月胃镜及术后病理确诊的食管-胃交界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65岁以下青年组相比,65岁以上高龄人食管-胃交界性癌发生率较高,且两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病理类型提示以高龄组患者中以中、高分化腺癌常见,而青年组其病理类型不具有明显特殊性。结论食管-胃交界性癌在老年中发病率较高,且病理类型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这对临床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急性肺损伤是心脏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探寻新的治疗药物减轻CPB术后肺损伤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于大鼠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成4组(n=8):假手术组、对照(CPB)组、Vehicle组及RES组,经皮心脏不停跳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建立后,收集不同时间点血样,并于术后12h获取大鼠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fluid,BALF),所有动物CPB术前5 d RES、载体或者等渗盐水腹腔注射。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PB后能够导致血浆、BALF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明显上升(P<0.05),然而RES预处理组能够明显减轻CPB导致的炎症指标的升高;与Vehicle组相比,RES明显降低CPB术后12 h肺组织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phosphorylated inhibitor ofκBα,p-IκBα)表达(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RES预处理组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出血、透明膜形成和坏死等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RES可能通过抑制κB抑制蛋白(inhibitoryκB,IκB)的磷酸化,进而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激活,进而下调TNF-α、IL-6、MMP-9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显著减轻CPB术后肺损伤。  相似文献   
55.
张岚  冯桂娟  李燏菲  秦涛 《吉林医学》2013,34(23):4738-4739
目的:了解高中生龋病发生情况,加强防龋工作,改善学生口腔健康状况。方法:按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龋病诊断标准,对3 592名高考学生进行龋病调查。结果:患龋率48.95%,女性患龋率53.28%,男性患龋率44.98%,患龋者龋均2.12,龋齿充填率30.1%,龋病牙位分布以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为高,龋病发病率与日常生活习惯、口腔卫生情况、定期口腔检查有显著关系。结论:加强对高考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口腔健康教育以及口腔健康的宣传势在必行,做到口腔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为降低医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PIVAS)运行过程中问题发生率以及降低用药风险。方法:对PIVAS发生的常见问题及频率的总结分析,以及静脉药物应用过程中的风险以及来源的分析。结果: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改进,控制风险来源,降低医疗风险。结论:只有不断降低PI-VAS运行中问题发生的频率,才能降低PIVAS应用过程中的医疗风险,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和常规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行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和对照组(常规减压术),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存活率以及术后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①实验组35例患者中救治成功32例,成功率为91.4%,死亡3例,病死率为8.6%;对照组35例救治成功26例,成功率74.3%,死亡9例,病死率25.7%,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对两组存活的患者随访6个月,进行GOS预后评分,发现实验组患者恢复良好率34.4%(11/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1.5%(3/26),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并且对于减低患者高颅内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背景: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在烧伤创面表达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肥大细胞糜蛋白酶是否存在于烫伤创面以及深Ⅱ度烫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75℃的水接触仓鼠背部皮肤12s制备深Ⅱ度烫伤创面(病理组织学证实)。分别于烫伤前及烫伤后1,3,7,14d取烫伤组织进行试验。结果与结论:实时定量RT-PCR及放射免疫检测结果显示烫伤后创面组织中糜蛋白酶mRNA表达量和活性均有所增高,在烫伤后第3天最高。表明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在烧伤创面有所表达,并可能参与了烧伤损伤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59.
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MSC)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骨髓来源的MSC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效果,但骨髓的采集对供者而言是创伤性操作。脐带为产科废弃物,采集容易且对产妇、婴儿无任何损伤。为了探索脐带华氏胶来源MSC(Wharton's jelly-derived MSC, WJ-MSC)的免疫抑制作用,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评估WJ-MSC对CD4~+、CD8~+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研究证实在MLR中,异基因来源的反应性T淋巴细胞可以有效地被来自供者、受者或第三方的WJ-MSC抑制;在Transwell分离培养中,WJ-MSC的免疫抑制作用较直接接触培养弱;随着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 3-dioxygenase, 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ethyl-tryptophan, 1-MT)剂量的增加, WJ-MSC对CD4~+、CD8~+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长期培养传代后的第10代WJ-MSC也有较好的免疫抑制作用。这说明WJ-MSC的免疫抑制作用不受MHC的限制,其免疫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与T淋巴细胞直接接触表达,而IDO是WJ-MSC有效的可溶性免疫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60.
陈豪  秦涛  卞春安 《临床外科杂志》2023,(11):1035-1039
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食管异物诊治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索需要外科治疗病人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1月~2021年6月我院心胸外科、消化内科、急诊科、影像科以及麻醉科参与的MDT诊疗的食管异物病人10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内镜治疗组85例经静脉麻醉内镜取异物;外科手术组23例,行开放手术或开放手术加内镜治疗。比较内镜治疗组与外科治疗组就诊时间、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结果、异物种类、内镜下表现、嵌顿位置、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内镜治疗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外科治疗组[(59.21±13.12)%VS(52.65±12.66)岁,P<0.05],两组就诊时间呈偏态分布,经秩和检验分析表明,外科治疗的病人就诊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异物类型、食管损伤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治疗组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7.89±3.08)×109/L和(11.69±6.9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6.16±2.96)×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