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综合类   127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2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苦参汤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建立苦参汤有效部位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以苦参碱为对照品,溴麝香草酚蓝为酸性染料,在pH 7.6缓冲溶液条件下,用氯仿萃取.结果苦参碱在1.67~8.33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0.076A 0.0068 r2=0.9995.苦参碱平均回收率为103.84%,RSD=0.75%(n=5).结论 5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苦参汤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2.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制备蒲黄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考察1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蒲黄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确定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蒲黄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吸附量、总黄酮含量和总黄酮回收率为考察指标,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泄露曲线采用薄层扫描法.结果表明AB-8型树脂对蒲黄总黄酮有良好吸附分离性能,其吸附分离蒲黄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蒲黄提取物上样浓度为20 mg/mL,蒲黄总黄酮最大吸附量为9.36 mg/mL,吸附流速为2 mL/min,洗脱剂为5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7倍量树脂体积,洗脱速度为2 mL/min,树脂可重复使用3次.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可较好地吸附分离蒲黄总黄酮.其乙醇洗脱物中蒲黄总黄酮含量达45%以上,总黄酮回收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33.
目的基于药物体系的发现,并运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全面表征石菖蒲质量并关联分析,评价石菖蒲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石菖蒲中原儿茶酸、香草酸、2,4,5-三甲氧基苯甲酸、β-细辛醚、α-细辛醚等5种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石菖蒲进行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的质量表征,并关联分析,使用非关联系数δ、非关联度、关联度等相关概念指标反映与基准饮片样品15质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样品1、6、9、12、14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高于样品15,样品7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与样品15接近。以样品15为基准计算各样品与样品15的非关联系数δ样品7、1、10与样品15质量关联度较高。综合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结果,样品1、7饮片质量优良度居前,其次为样品12、14、9、6。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石菖蒲质量进行关联分析研究,以具有确切药效的饮片为基准,结合关联度分析,可综合精准地评价出石菖蒲质量优次。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不同产地叶下珠多酚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9个不同产地叶下珠多酚部位指纹图谱,对其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指认主要成分。结果:叶下珠多酚部位指纹图谱检出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5个共有峰,9个不同产地叶下珠多酚部位相似度达到0.972-0.998,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从化学成分上说明了9批样品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结论:以指纹图谱数据为基础,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合起来进行识别,为叶下珠药材的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从中药本质及其用药形式与质量控制水平进行关联分析, 阐述中药理论精准理念及其中药药物质量的优势与特色, 并论述探究实现中药理想药物与中药药物质量精准预期的路经。基于中药药物本质, 应用自然药学观药物体系理念构架中药有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物组成, 结合整体观与还原论关联分析,可破解自然药物原及其药物质量的不确定性难题,从宏观到微观构架药物体系而实现中药药物质量精准预期与推进中药产业质量升级。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叶下珠HPLC指纹图谱评价体系。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测定9个不同产地叶下珠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相似度,并用对照品和液质联用技术指认色谱峰。结果建立了叶下珠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8个主要色谱峰,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结论将指纹图谱和模式识别结合起来对叶下珠进行质量控制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为叶下珠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论中药化学发展近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现代中医药的发展,中药化学作为中医药科研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发生了一定变化。中药化学研究涉及3个方面,即以阐明中药自然化学属性和引擎创新药物为目的的中药自然化学,以提升药物创新水平和中药质量控制水平、阐明炮制原理为目的的中药制备化学,以及以阐明药物类药有效物质基础、药物类药动态属性与协同作用特性以及药物动态效应属性及其协同作用特性为目的的中药药物化学。基于前期坚实的研究基础,中药化学的发展应以有效物质基础为核心,融合多学科,着力于开展系统网络药学研究,以全面阐明中药科学内涵,提升中药质量,实现中药质量安全、有效、可控,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基于抗痴呆类药成分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和远志酮Ⅲ的开心散质量控制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开心散水提物和远志水提物的3个有效成分的提取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分析方法,Waters XbridgeTMshield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为330 nm,远志酮Ⅲ为254 nm,柱温30℃。结果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和远志酮Ⅲ分别在0.043~1.085μg0、.090~2.250μg0、.008~0.23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39%9、7.37%和99.66%。开心散水提物和远志水提物对3个有效成分的提取量有影响。结论 3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开心散提取物中类药成分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和远志酮Ⅲ的含量测定,亦可作为开心散定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多发性脑梗塞(MCI)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同种大鼠无菌自然干燥血凝块颈总动脉注射建立MCI模型,观察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MCI大鼠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可提高模型动物脑匀浆SOD、Cu-ZnSOD、CAT、GSH-PX和GSH-ST活性;提高GSH含量,降低MDA、LD含量与LDH活性(P<0.05,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多发脑梗塞大鼠脑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清脑滴丸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简称腔梗)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观察.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40例腔梗患者随机分为清脑滴丸加胞二磷胆碱的治疗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加胞二磷胆碱的对照组,各20例.疗效评价指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中医临床证候计分法.结果清脑滴丸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对"善忘迟钝、头痛、眩晕、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舌苔黄"这6个症状改善明显,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方面和总的临床有效率上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具有较明显的作用.结论两组在总体临床疗效上均具有显著的意义,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