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9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97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84篇
  3篇
中国医学   220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52.
目的明确左旋多巴对PC12细胞生长及应激状态下存活的影响,探讨其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左旋多巴处理PC12细胞,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增长率及加入过氧化氢后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磷酸化环单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及CD39蛋白表达。结果低浓度左旋多巴(20μmol·L-1)促进PC12细胞生长,且可抗氧化应激损伤,而蛋白激酶抑制剂减弱此保护作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39及pCREB表达升高。结论低浓度左旋多巴可通过上调CD39及pCREB表达发挥抗氧化应激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3.
颅痛安颗粒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颅痛安颗粒对血管性头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①临床研究:同期内用同一纳入标准将确诊为本病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试验,治疗组口服颅痛安颗粒l袋(10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正天丸l袋(6g),每日3次。连续服用28d后按同一疗效标准判定,同时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FASCO——9700型)观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②实验研究: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FAS—CO-3030型)观测不同剂量颅痛安颗粒对肾上腺素所致血瘀家兔模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正天丸对照组进行对比,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颅痛安颗粒组95%,正天丸组85%。实验研究中,颅痛安颗粒组和血瘀模型家兔在治疗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卡松屈服应力,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痛安颗粒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54.
55.
<正>本文论述踝关节本体感觉的概念、构成、评定方法及踝关节损伤后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 ,详述目前临床上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评定方法、测量指标及其信度与效度的研究。此外,本文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目前对于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的各种研究方法及其各自效果。经研究发现,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评估可以有效估计踝关节损伤的程度,而且进行专门的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踝关节损伤及再损伤的概率。1前言  相似文献   
56.
肠道菌群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利用富含胆碱或三甲胺(TMA)结构的物质代谢生成氧化三甲胺(TMAO),而TMAO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就TMAO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和肠道菌群-TMA-TMAO代谢途径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电刺激治疗对尾神经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2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非治疗组(n=10),通过钳夹损伤建立尾神经不全损伤模型,给予治疗组尾神经电刺激治疗,每日10min,连续2周;非治疗组尾神经不予电刺激治疗。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尾神经传导速度(NCV)与动作电位波幅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尾神经NCV恢复率分别为17±4%和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尾神经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分别为314±106%和20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活体动物不全损伤的周围神经给予电刺激治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8.
目的:介绍一种乳腺癌适形放疗中新的射野衔接技术,以保证乳腺癌患者放疗时锁骨上区域与胸壁区域靶区剂量均匀衔接,并降低治疗计划设计与实施中的操作复杂度。方法:选取一例乳腺癌胸锁联合照射病人,锁骨上靶区采用半野照射技术,胸壁靶区采用非共面切线野照射技术,使上下两组照射野在射野衔接处相切。使用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照射靶区,处方剂量设置为50Gy包绕95%靶区体积,使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三维剂量分布。结果:半野照射技术结合非共面照射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胸锁联合照射时,在治疗计划系统上显示处方剂量在射野衔接处均匀衔接,50Gy处方剂量等剂量线平滑,剂量线未见明显的凹陷和突出现象,无剂量冷热点出现。结论:半野照射技术联合非共面照射技术用于乳腺癌胸锁联合照射。在TPS上演示显示使用该方法能够使相邻射野剂量均匀衔接,适用于胸壁部分靶区头脚方向长度大于20cm的患者放射治疗需求,且使用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加简单易行,值得推广,临床实际使用中建议使用验证手段来保障该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正重症肺炎与肺部烟曲霉菌感染在某种程度上临床表现相似,不易诊断且病死率高,由于该病在临床中少见,极易被误诊为肺炎,因此,烟曲霉菌感染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2018年12月13日,我科收治1例肺炎合并烟曲霉菌感染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肥胖,于2018年12月8日出现全身不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伴胸闷气短,持续发热,送往国际蒙医医  相似文献   
60.
PICC穿刺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还可以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可置管后让许多患者担忧的问题是"置管后淋浴怎么办".传统方法是用保鲜膜包裹三层,再将头尾两端用胶布固定,或直接选择擦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笔者采用简易方法,可有效防止PICC导管贴膜浸湿,减少贴膜卷边及维护次数,预防导管感染,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