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8篇
  4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与生姜片涂擦联合自体静脉血患处皮下与穴位注射治疗白癜风疗效。[方法]将26例门诊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治疗区皮肤常规消毒,采用梅花针在白斑区域按照从外向内呈同心圆样叩刺,以皮损部位潮红并伴有少量出血为度,叩刺后取生姜片2~3mm薄片涂擦患处,以局部发热发红为度。梅花针叩刺完成后,用2.5~5mL注射器于肘静脉取静脉血2.5~5mL(视皮损面积定量)将病变部位消毒,在白斑区分点皮内或皮下注射静脉血1~2mL/每点(以白斑区均匀分布为度),针孔处用干棉球压迫止血,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另取双侧肺俞、脾俞、肾俞、膈俞、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分成两组,每周分2次治疗,以上每组每个穴位注射0.5~1.0mL。每周治疗2次,10次(5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个星期。[结果]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1%。最短治疗1个疗程,最长8个疗程,平均3~5个疗程。[结论]梅花针叩刺与生姜片涂擦联合自体静脉血患处皮下与穴位注射治疗白癜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大蒜提取物二烯丙基化三硫(dially trisulfide,DATS)于体外对T24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DATS对T24细胞黏附纤连蛋白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重组基膜侵袭实验检测DATS对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应用划痕愈合试验检测DATS对T24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DATS作用后T24细胞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黏附试验表明DATS作用24h后,能有效抑制T24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呈剂量依赖性。划痕试验显示DATS作用不同时间对T24细胞迁移力的影响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侵袭试验表明DATS作用于T24细胞24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T24细胞的侵袭力逐渐降低。DATS可减少T24细胞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论:DATS能显著抑制T24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DATS的侵袭转移抑制能力可能与降低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非利器致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交通事故、机器绞压等所致的肢体严重损伤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的55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血管,其中端端吻合32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23例,同时妥善处理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结果 55例中截肢2例,其余伤肢成活,随访12个月~5年,吻合血管通畅,肢体末梢血运良好,功能满意.结论 非利器致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病情复杂,早期诊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尽快重建肢体血运是关键,同时要重视骨支架重建和软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散发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表现及其对“散脑”患者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定及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型分析本院65例散发性脑炎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结果:65例患者中脑电图异常60例(92.3%),意识障碍型19例(29.2%),精神异常型17例(26.2%),癫痫型12例(18.5%),脑瘤型11例(16.9%),脑干脑炎型6例(9.2%)。其中意识障碍型脑电图多为中、重度异常,预后差;精神异常型脑电图多为中、轻度异常,预后较好,但易复发;癫痫型脑电图伴有癫痫波发放,多为中、轻度异常,预后较好;脑瘤型脑电图伴有局灶性δ波,多为中、轻度异常,预后较好;脑干脑炎型脑电图多为轻度或正常脑电图,但病情重,预后差。结论:脑电图的分型分析对散发性脑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定及预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白宇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3):121-122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根据血液成分比众不同,使用血液分离技术,将新鲜血液快速分离成各种成分,然后根据患者的需要,输注一种或数种成分.由于患者很少需要输入血液的所有成分,只输入其身体状况或疾病所需的血液成分是十分有意义的.菏泽中疗法又称"血液成分疗法"起到一血多用、减少输血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脑衰竭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基泼尼松龙对急性脑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入选的72例急性脑衰竭病人随机对照研究,甲基泼尼松龙组和对照组病人各36例.根据Glasgow-Pittsberg昏迷评分,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7、14天的临床神经功能状况进行比较,评定临床效果.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病死率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7天甲基泼尼松龙组的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甲基泼尼松龙对于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脑衰竭疗效显著优于颅内疾病所致者(P<0.001).结论:甲基泼尼松龙对急性脑衰竭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7.
输血是一种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在现代医学中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输血医学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自1998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2000年10月1日实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来,采供血及临床输血工作已步入法制化轨道,血液质量和输血技术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与此同时旧的输血观念有待更新,输血也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多.血液安全已成为一个国家政府部门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8.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外科操作将被微创的、准确的、智能化的器械操作替代.1999年1月和2月,由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制造的“达芬奇”(DA-Vinci)和由Computer Motion公司制造的“宙斯”(Zeus)机器人手术系统,标志着真正“手术机器人”的产生.德国首次应用Zeus机器人进行了心脏瓣膜手术.2001年应用Zeus机器人,在纽约与法国之间,实施了跨洋远程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机器人将使外科医生的双手得到解放,为外科医生培训提供了新技术平台,缩短学习时间.机器人手术是现代远程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工程技术与微创外科技术结合的精美之作.  相似文献   
89.
膀胱癌淋巴结清扫术对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近年来该术式在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总数、转移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密度、转移淋巴结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0.
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微创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监护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在膝关节镜下经皮复位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0例,先用手法挤压髌骨或经皮钻入克氏针撬拨协助复位,大布巾钳抓持或克氏针临时固定,膝关节镜下观察或C臂X机透视髌骨复位情况,并做适当调整,在进钉处做小切口,钻孔、测深、攻丝,平行打入两枚钛螺丝钉或可吸收螺丝钉。结果术后随访9~1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根据胥少汀评分法,优22例(73.33%)、良7例(23.33%)、可1例(3.33%)。结论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副损伤少、复位确切、关节活动早、功能恢复快、治疗经费少,而且还可同时治疗膝关节内其它合并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