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1临床资料38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报告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符合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阴两虚标准,并有血瘀表现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68岁,平均51·1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16年,平均7·2年。30例为口服降糖药疗效不稳定者,8例未服用任何降糖药物。空腹血糖7·5~9·2mmol/L,平均8·6mmol/L,餐后2h血糖11·8~13·2mmol/L,平均12·7mmol/L。合并高血压12例,周围神经病变3例,眼底病变4例,糖尿病肾病15例。2治疗方法以祝氏降糖基本方随证加…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心脑联通胶囊中丹酚酸B和大豆苷元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l ODS柱(200 mm×4.6 mm,5μm),以甲醇-体积分数为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41.5∶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丹酚酸B质量浓度在19.2~153.6 mg.L-1内、大豆苷元质量浓度在2.8~22.4 mg.L-1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和0.999 7。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RSD=1.0%)和99.2%(RSD=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心脑联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3.
针对传统的基于全通道脑电信号(EEG)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中存在数据冗余和硬件设施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阈值筛选的通道选择方法。首先对多个特征计算标准差等指标分别筛选出每个特征各自的理想通道;其次使用多层感知超限学习机(H-ELM)和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后的多层感知超限学习机(PSO-H-ELM)分别对理想通道的数据进行二分类, 并且与全通道数据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别采用了2组实验数据(一组数据通过实验室的模拟驾驶设备采集,受试6人;一组数据来自于公开数据集,受试12人;两者采集设备不同)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8名受试者,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所获得的有限个本征模函数(IMF)的功率谱(PSD)特征普遍能够得到较多理想通道,并且对于同一设备,理想通道的分布大致相同并且通道数较少(分别为8个和11个通道)。同时,此通道选择方法还极大提高了疲劳驾驶检测的分类准确率(18 名被试在使用理想通道数据下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9.75 %,比使用全通道数据的准确率提高19.36 %)。此外,样本熵的理想通道与功率谱的理想通道几乎不重合,说明两种特征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两者特征结合提高了本方法的实用性,在疲劳驾驶检测的应用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方法:武装警察部队陕西总队医院自2003-11/2006-10行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治疗93例。男42例,女51例,年龄2~46岁,体质量7~65kg,动脉导管未闭直径1.0~19mm,肺动脉压力2.39~14.63kPa,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小4~30mm。术前B超筛查,术中术后测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弓处造影。结果:1个月随访92例,3个月随访87例,6个月随访57例。①1例因动脉导管未闭<1mm而放弃治疗,92例封堵成功。②管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伞的选择为导管直径加2~4mm,而窗型加6~8mm。③91例患者术后15min无分流及杂音,1例仍有少量分流并能听到杂音,1d后杂音消失。④57例经半年随访,56例无其他任何并发症,1例术后1个月发生贫血现象,经对症给予止血、输血、抗炎处理后痊愈。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经半年随访未发生材料与人体生物相容性的不良反应,可作为动脉导管未闭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5.
徐州市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徐州市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当地2型糖尿病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徐州市2型糖尿病新诊断病例185例、医院对照201例和人群对照197例,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腰臀比大(OR=2.30)、经常性牛奶摄入(OR=2.19)、A型性格(OR=2.65)、容易激动(OR=1.86)、高血压(OR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成都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 2011-2015 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标化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恶性肿瘤是2011-2015年成都市居民首位死亡原因,死亡率为188.1/10万,标化率为162.1/10万,五年间标化死亡率增加了8.3%,平均年增幅2.5%。男性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01)。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肠癌是威胁成都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五年间除胃癌和白血病标化死亡率有所下降外,其余肿瘤均呈上升趋势。宫颈癌(APC=22.8%)、前列腺癌(APC=12.3%)、胰腺癌(APC=9.2%)、肠癌(APC=5.8%)、肺癌(APC=3.5%)和脑癌(APC=2.4%)年均标化死亡率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食管癌、肝癌、胃癌和白血病年均标化死亡率变化幅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成都市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逐年增高趋势,在继续加强肺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治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宫颈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肿瘤。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描述2009年云南不明原因猝死(YSUD)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调查猝死病例的家庭成员、见证人和诊治医生,查阅诊治记录,收集猝死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结果 2009年云南省5个县的5个自然村报告7起YSUD事件,共22人受罹,其中猝死16例(72.73%),同发病例6例(27.27%).16例猝死病例分布于7个家庭,家庭聚集性猝死病例14例,占87.50%(14/16).15例(93.75%)发生于既往无YSUD事件报告的村庄.猝死病例分布于7月5例(31.25%),8月11例(68.75%);男性8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1岁(10~67岁),其中20~39岁年龄组10例,占62.50%.猝死者死亡中位时间为5 min(3~115 min).5例猝死者死前无任何临床表现,其中倒地而亡3例和睡眠时死亡2例;10例死亡前表现为口唇发绀、胸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头痛、抽搐、晕厥等,均无发热症状.结论 2009年YSUD事件中,除1例外均发生在过去无猝死报告的村庄,发生季节、聚集性及临床特点与以往YSUD事件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8.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采用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徐州市2型糖尿病新诊断病例185例和人群对照197例,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腰臂比大(OR=3.07)、糖尿病阳性家族史(OR=2.65)、主食摄入量大(OR=3.45)、经常性甜食摄入(OR=2.73)、肉类摄入量大(OR=2.30)、经常性牛奶摄入(OR=2.19)、A型性格(OR=2.65)、高血压(OR=  相似文献   
89.
2018年6月4日,迪庆藏族自治州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收到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出的该县某小学3例急性结膜炎病例的预警信息,随即前往该校进行疫情核实.经现场排查发现,该校有56名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强烈异物感和流泪等急性结膜表现.当日,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该事件进行了网络报告.  相似文献   
90.
王爱红  易波  申涛  许国章 《疾病监测》2012,27(9):698-701
目的 了解宁波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宁波市2004-2011年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猩红热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4-2011年宁波市共报告猩红热95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7/10万,2011年报告发病率比2010年升高425%,84.61% (44/52)的周次报告病例数达到或超过目标阈值;宁波市猩红热发病季节性明显,冬春季节高发,其中4-5月为发病高峰,2006年和2011年发病高峰延迟;男女发病率比为1.80:1,发病人群以0~15岁为主,其中3~9岁幼托儿童和小学生发病数较高, 6~岁组最高,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40/10万;部分地区存在高发,历年发病数均较高。 结论 2006年以后,宁波市猩红热发病的整体趋势缓慢下降,但是部分地区仍存在高发;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高发场所,应加强落实晨检等措施,避免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