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的可靠性、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2008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6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其病程6~120个月,平均45.2个月.对Cobb' s角<20°的23例患者,行选择性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对Cobb' s角>20°的42例患者,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侧弯矫正,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术.[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为51.2%,疼痛缓解率88.3%,92%患者自诉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平均随访37个月(6~48个月),随访期间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结论]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的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减压,最大限度重建脊柱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平衡.老年患者病程长、往往伴随多器官疾病,应注意将手术创伤减少到最低程度,术后积极加强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2.
应用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腰段脊柱活动度大,解剖结构又不如下腰椎坚强,决定了该段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骨折之一,占所有脊柱骨折的30%~60%。Whitesides指出脊柱的稳定指的是能够承受压力而不会发生进行性的畸形及神经损害,根据这个定义所有的胸腰段骨折均为不稳定的。引。因此胸腰段脊柱发生骨折后需通过早期坚强的内固定为其愈合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相应治疗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进行不同方法 治疗:Ⅰ型骨折3例枕颌带牵引+6周后头颈胸石膏固定;Ⅱ型骨折13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齿状突中孔螺钉固定;Ⅲ型骨折5例,颅骨牵引复位后1例行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4例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 随访6~48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齿状突骨折应按类型区别处理,Ⅰ型骨折、深Ⅲ型骨折应当采用保守疗法,Ⅱ型及浅Ⅲ型骨折使用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于不适合齿状突中空螺钉治疗的浅Ⅲ型骨折,可选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并分别结合侧后方融合(PLF)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Y)两种方法 治疗老年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枢法模公司生产的TSRH-3D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14例患者实施TSRH-3D内固定加侧后方植骨融合(PLF);16例患者行TSBH-3D内固定加经后路椎体问融合(PLIF),进行术前术后功能、症状评分.结果 30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实施PL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25和1.64;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8.6%,术后恢复至17.5%.实施PLI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18和1.39;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4.2%,术后恢复至20.3%.结论 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应用TSBH-3D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可以获得牢固稳定,在保持腰椎术后功能恢复方面,PLIF优于PLF,但临床结果 尚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5.
脊髓半切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脊髓半切伤(hSCI)后脊髓远端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意义,并探讨反应性胶质化在脊髓半切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n=5),正常对照组、脊髓半切伤后1d、4d、7d和14d组。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方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用大鼠综合行为评分(CBS)对各组评分。结果:hSCI后远端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1~14d呈进行性增高,损伤各组CBS1~14d呈降低趋势,两指标有显著性相关性(r=-0.05,P<0.01)。结论:hSCI后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其反应性胶质化对脊髓再生和修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应用Wolter钩形钢板对PostⅢ级及部分PostⅡ级肩锁关节脱位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1年4月~2003年6月,应用Wolter钩形钢板治疗PostⅢ级肩锁关节脱位13例,PostⅡ级肩锁关节脱位1例.结果:14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7~18)个月.术后3~7d所有患者均能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术后6个月肩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随访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肩锁关节脱位复发.术后结果按Kar11 som A、B、C分级:A级12例,B级2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Woler钩形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提出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分型,探讨分型对于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2003年8月~2011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患者4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19~59岁,平均32岁。术前合并脊髓损伤11例,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5例。JOA评分为1~15(10.60±3.29)分。根据枢椎骨折的类型及其寰枢关节、C2/3关节的稳定情况分为3型:A型,枢椎骨折合并C1/2不稳,21例;B型,枢椎骨折合并C2/3不稳,17例;C型,枢椎骨折同时合并C1/2及C2/3不稳,9例。A型采用后路寰枢椎固定术,可联合齿状突螺钉固定;B型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固定术;C型采用后路C1~C3固定术。3例寰枢椎螺钉置入困难,采用枕颈融合术。均在固定骨折枢椎的同时,稳定C1/2和C2/3节段。术后3个月行JOA评分,术后随访X线片或CT片评价骨折愈合、植骨融合及颈椎稳定性情况。结果:4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气管食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随访9~4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为2~17(13.83±3.93)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为72.3%~90.8%,优良率为98%。术后6个月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1例B级无变化,10例Frankel分级改善1~2级。术后6~9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39例行植骨融合者在术后3~6个月(平均4.5个月)均获骨性融合。随访期间,颈椎序列良好,颈椎伸屈侧位X线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结论:根据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分型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在固定枢椎同时兼顾相邻节段的稳定性,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8.
我们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鸡蛋油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烫)伤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1)烧伤深度与用鸡蛋油治疗时间呈正相关(P<0.05);(2)伤后距用鸡蛋油湿润暴露治疗时间与创面感染率亦呈正相关(P<0.05);(3)创面已经感染的因素除外,不同深度的烧伤与住院期间瘢痕形成率无显著差异(P>0.05)。从而提示,鸡蛋油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烫)伤具有制作简单、有利于表皮再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9.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临床上并不少见,常引起颈椎管狭窄,导致颈脊髓损害,有较高的致残率。手术干预日益增多,但无论前路还是后路手术均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而这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操作技巧及术后管理密切相关。笔者对85例颈椎OPLL患者术后发生16例并发症的原因、处理方法和结果进行探讨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青少年脊柱侧弯的调查,对早期发现及时矫正,防止和减少该畸形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项工作正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注意‘”。我们于1984年9月至11月,1994年9月至11月两次组织对上海部分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普查脊柱侧弯在中、小学生中的患病率,并评价其应用价值。对象和方法1.采用自制的照射型云纹照相仪进行去纹照相。照射型云纹照相仪由栅格(由大/hi·IXO·sin,间距为lmm,直径为lmm的黑尼龙线构成),碘钨灯及135照相机组成。灯源与照相机位于同一直线.上下距离为6Ocm,灯高17Ocm,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