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恶性肿瘤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关系早在1865年就被Trou—seau所报道,近年来有关恶性肿瘤与血栓的研究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不仅因为血栓形成以及出血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期及手术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诊治住院的337例初治原发性肺癌患者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的变化。结果肺癌PLT、PDW较正常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MPV、PCT较健康对照组低,P<0.01;不同病理类型间以及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患者比较,P均>0.05;不同分期肺癌间比较,非小细胞肺癌中Ⅳ期患者的PLT、PCT高于其他组,P<0.05,而小细胞肺癌广泛期与局限期进行比较,前者MPV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胸腔积液组的PLT、PCT高于无胸腔积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肺癌患者术前与术后2天、术后9天的血小板参数进行两两比较,3组患者的PLT、MPV、PCT、PDW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患者常以某种特殊机制刺激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病期晚、有转移、有胸腔积液的患者血小板增高更明显。连续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导致荷瘤裸鼠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对照组为奥沙利铂组,实验组为奥沙利铂+异甘草酸镁组。6天后处死裸鼠,腹主动脉取血测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的表达;取肝脏组织制作肝脏病理切片观察肝脏损伤情况,并制备肝脏组织匀浆,用比色法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组肝窦血管损伤的发生率降低;血液中AST及ALT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肝脏SOD、GSH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MPO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奥沙利铂引起的肝窦血管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硬膜外和静脉不同自控镇痛方法对胸、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Ovid、CNKI等数据库,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发表于1985年至2009年行胸、腹部手术术后应用硬膜外和静脉自控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而后采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0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对肺部并发症和肺功能的影响:硬膜外镇痛较静脉镇痛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肺炎的发生率[RR=0.66,95%CI(0.53,0.83)],提高患者术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WMD=0.17,95%CI(0.05,0.29)]和用力肺活量(FVC)[WMD=0.21,95%CI(0.1,0.32)],但在降低患者术后呼吸衰竭[RR=0.77,95%CI(0.58,1.02)]和术后机械通气延长方面[RR=0.75,95%CI(0.51,1.13)]与静脉镇痛无显著差异;②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硬膜外镇痛较静脉镇痛能显著降低术后患者心肌梗死[RR=0.58,95%CI(0.35,0.95)]和心律失常[RR=0.64,95%CI(0.47,0.88)]的发生率,但对降低患者术后心力衰竭[RR=0.79,95%CI(0.47,1.34)]和低血压[RR=1.21,95%CI(0.63,2.29)]的发生率无明显差;③其他系统并发症:两者在降低患者术后肾功能不全[RR=0.78,95%CI(0.53,1.14)]、消化道出血[RR=0.78,95%CI(0.49,1.23)]、术后感染[RR=0.89,95%CI(0.70,1.12)]及恶心呕吐方面[RR=1.03,95%CI(0.38,2.81)]无明显差异。结论硬膜外镇痛较静脉镇痛能显著降低术后发生肺炎、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术后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检测多种JAK2基因突变的多重位点特异性PCR方法,并探讨其对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同时枪测JAK2 V617F突变和JAK2 exon12中K539L(包括2种基因突变)、N542-E543del和E543-D544del突变的多重位点特异性PCR方法.对115例MPD患者进行检测,包括6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43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和11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F)患者.结果 建立的PCR方法可以同时检测上述5种JAK2基因突变,可以检测出1%的JAK2 V617F突变型等位基因,对其他几种突变可检测出0.1%的突变型等位基因.在61例PV患者中,检测出JAK2 V617F突变56例、JAK2 exon12突变3例;在43例ET患者中,检测出JAK2 V617F突变27例,未检测到JAK2 exon12突变;在11例MF患者中,检测到JAK2 V617F突变6例,未检测到JAK2 V617F突变.3例JAK2 exon12突变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血红蛋白增多,内源性红系集落生成阳性,但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不明显,不伴脾肿大.结论 多重位点特异性PCR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可联合检测5种JAK2基因突变,能有效提高突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66.
为分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thrombocythemia,ET)患者JAK2V617F突变负荷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90例初诊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disorder,MPD)患者(包括47例PV和43例ET)外周血标本中JAK2V617F突变基因负荷,统计分析JAK2V617F负荷和患者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突变阳性的ET患者中JAK2V617F负荷(0.209±0.192)较PV患者中(0.441±0.270)低(P=0.028)。在PV和ET患者中JAK2V617F负荷和患者外周血中血红蛋白(PV:R=0.518,P〈0.001;ET:R:0.528,P=0.005)、红细胞压积(PV:R:0.510,P〈0.001;ET:R=0.524,P=0.005)和白细胞计数(PV:R=0.584,P=〈0.001;ET:R:0.471,P=0.013)都呈正相关。在PV患者中,JAK2V617F突变负荷和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354,P=0.020);但在ET患者中,JAK2V617F负荷和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233,P=0.242)。结论:在PV患者和ET患者中,JAK2V617F突变负荷和患者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白细胞计数都呈正相关。在PV患者中,JAK2V617F负荷和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而在ET患者中JAK2V617F负荷和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黄芪、苦参、皂角刺抗肝癌作用。方法:在小鼠体内构建H 22肝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进行评价;观察黄芪、苦参、皂角刺对H 22肝癌细胞荷瘤小鼠的作用;最后进行体外实验计算各组的抑瘤率。结果:体质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高剂量组体质量增高(P<0.05)。皮下移植瘤体积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高剂量组和皂刺高剂量组皮下移植瘤体积显著减小(P<0.01)。胸腺指数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高剂量组显著增高(P<0.01)。肝脏指数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皂角刺高剂量组均有降低(P<0.05)。脾脏、心脏、肺脏、双肾的脏器指数显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瘤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和皂角刺高、中剂量组平均瘤重显著降低(P<0.01),低于阳性药组。体外实验抑制率结果显示各高剂量组抑瘤率,苦参为51.89%、皂刺为46.21%、黄芪为26.89%。结论:黄芪、苦参与皂角刺均具有抗肝癌作用,苦参和皂角刺抗癌作用强于黄芪;三药均可改善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等免疫功能指标,其中黄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尤为显著,强于苦参和皂角刺。  相似文献   
68.
张晓娟  金杨  李煜  王赫  陈丽  林慧  宫叶琴 《大家健康》2017,(11):286-287
目的:了解牡丹江市老年人的社区护理需求及存在问题,方法:对随机抽取的9个牡丹江市社区服务中心的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社区护理需求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济收入和文化层次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突出.结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究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aloe-emodin nanoliposome,AE-L)介导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人口腔癌CAL-27细胞的作用效果。方法:逆相蒸发法制备AE-L;MTT法分别检测AE-L(0、2.5、5.0、7.5、10.0、12.5 μg/mL)和405 nm激光(光照强度为80 mW/cm2,光照时间为0、10、20、40、80、160 s)对CAL-2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CAL-27细胞摄取AE-L(10 μg/mL)情况随时间的变化;MTT法检测AE-L(10 μg/mL)介导PDT(光照强度为80 mW/cm2,光照时间0、10、20、40、80、160 s)对CAL-2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CAL-27细胞内自噬小体形成情况。结果:CAL-27细胞在6 h摄取AE-L最多,即6 h为PDT光照最佳时间;当AE-L浓度≤10 μg/mL时,对CAL-2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405 nm激光光照时间不同对CAL-27存活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但AE-L介导PDT能够明显降低CAL-27细胞存活率(P<0.05)且呈光照时间依赖性;AE-L介导PDT组CAL-27细胞产生大量自噬小体,且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AE-L介导PDT对口腔癌CAL-27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能够促进口腔癌CAL-27细胞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70.
分析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为例阐述该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施方案,介绍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具体构建,为中医药院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