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贾方  王秋月  崔文静  张轶  王菊勇 《陕西中医》2020,(10):1347-1350,1417
目的:观察金复康口服液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微环境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配体(PD-L1)表达及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培养移植法建立肺癌荷瘤小鼠模型,而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 实验第1天开始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15、30、60 g/(kg·d)灌胃给药,模型组按照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次/d,连续给药14 d; 称取各组小鼠的瘤质量,计算抑瘤率; 荧光定量PCR检测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PD-1和PD-L1的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PD-1、PD-L1的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同时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因子IFN-γ和IL-12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复康口服液中、高剂量组能够抑制肺癌移植瘤生长,抑瘤率分别是36.35%和28.59%; 金复康口服液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肿瘤组织 PD-1、PD-L1 mRNA含量,抑制PD-1、PD-L1蛋白表达; HE染色显示中、高剂量组肺组织形态完整,未见明显癌巢; 中剂量组明显增加血清中IFN-γ和IL-12的含量。结论:金复康口服液对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微环境中PD-1、PD-L1水平并增加血清中免疫因子IFN-γ和IL-12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姬松茸对马利兰诱导致骨髓衰竭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姬松茸多糖对马利兰诱导致骨髓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体外骨髓造血祖细胞GM—CFU、CFU—E、CFU—F培养技术。结果:马利兰损伤后骨髓GM—CFU、CFU—E、CFU—F分别减少至正常的3980%、4500%和4730%,经姬松茸多糖(ABPS)04g/kg/d×5d,ip治疗后,骨髓造血分别恢复到马利兰对照组的215、176和149倍(P<001或005)。表明ABPS可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同时观察到,ABPS促进GM—CFU、CFU—E的增殖作用强于康力龙,促进CFU—F的增殖作用次于硝酸一叶秋碱。且ABPS与康力龙,硝酸一叶秋碱之间均无协同效应。结论:姬松茸治疗马利兰诱导致骨髓衰竭是通过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和改善造血微环境来恢复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13.
骨癌痛(cancer induced bone pain,CIBP)是由原发性或转移性骨肿瘤及抗癌治疗或合并症如关节炎、痛风、脊椎关节强直等引起的骨疼痛,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症状之一,目前多以局部放疗、双磷酸盐及三阶梯镇痛处理, 但尚缺乏更精准的靶向治疗方法。研究表明,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activated T cell,NFAT)通路与骨吸收重建及骨微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尤其是NFATc1作为OPG-RANK-RANKL系统下游的信号分子,其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发挥着重要的转录调节作用,分化后的破骨细胞可实现骨吸收导致骨密度 降低,破坏骨结构,引起CIBP。本文就破骨细胞中CaN/NFATc1通路与CIBP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今后骨癌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自1999年11月至2004年3月,用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恶性实体瘤11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例;霍奇金淋巴瘤(HD)1例;乳腺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除1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惠尔血)对供者进行动员外,其他患者均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方案为化疗 rhGCSF。经2次采集,获得MNC为(5.91±2.34)×108/kg,CD34 细胞为(14.05±6.65)×106/kg,CFUGM(4.80±2.80)×105/kg。预处理方案3例患者采用FTBI加化疗,8例患者采用高剂量化疗方案。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外周血WBC于移植后(6±1)天降至0。PLT于(7±1)天降至30×109/L以下。WBC>1.0×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PLT>50×109/L,分别为(11±2)天、(11±2)天、(13±3)天。3例患者于移植后1~12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或病情复发,2例患者带瘤生存3~5个月,其余患者均无瘤存活3~46个月,疗效仍在近一步随访中。结论:PBSCT对急性白血病和恶性实体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科从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9月应用湖北黄石飞云制药公司生产羟基喜树碱 (HCPT)联合化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 63例 ,其中可评价疗效者 4 2例 ,获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4 2例中 ,男性 3 2例 ,女性 10例 ;年龄4 6~ 72岁 ,平均年龄 5 2 3岁。其中肺癌 13例 (均为非小细胞肺癌 ) ,胃癌 11例 ,食管癌 9例 ,乳腺癌 6例 ,结肠癌 2例 ,卵巢癌 1例 ,均经组织细胞学诊断。1 2 治疗方法 肺癌用HEP方案 :H(HCPT) 10毫克加生理盐水 2 5 0毫升静滴 ,第 1~ 5天 ;E(Vp 16,足叶乙甙 ) ,10 0毫克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方法 首先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金复康口服液和吉非替尼对H1975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实验分为空白组、吉非替尼组、金复康口服液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2-NBDG荧光探针和乳酸测试盒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及乳酸生成量,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糖酵解关键限速酶[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己糖激酶2(HK2)、P型磷酸果糖激酶(PFKP)、M2型丙酮酸激酶(PKM2)蛋白表达情况,JC-1、DCFH-DA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金复康口服液对H197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不同浓度吉非替尼单独作用48 h比较,相应浓度吉非替尼联合金复康口服液作用后的H1975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更高(P均<0.05)。各给药组细胞葡萄糖相对摄取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给药组细胞乳酸生成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美施康定对晚期癌症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对71例晚期癌症患者,使用美施康定进行长期随访研究,观察对癌症患者中、重度疼痛的镇痛效果,药物的初次剂量和最大剂量、增加剂量的分布及副作用。结果 美施康定每12小时服用一次即可有效地控制中度以上的疼痛,约48.8%的患者无需增加初次剂量,副作用较轻。结论 美施康定对晚期癌症疼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外用治疗癌痛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中医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以"中药""外治法""癌性疼痛"等为关键词,检索1/1991-10/2013年间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筛选中医药外治癌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Cochrane手册提供的系统评价措施对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均未进行恰当的分配隐藏且无随访报道;存在盲法不足、样本量小、具体中药处方报道不详、无中药质控措施、临床相关性不高等弊端,存在"高偏倚风险"。结论:中医药外用治疗疼痛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证据不足,需加强严格设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肺积方对移植性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小鼠与裸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①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模型,于接种后第10天开始药物干预,中药组灌胃相应浓度的肺积方,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在给药第5、8、11、14天测量小鼠瘤径,灌胃第14天处死小鼠并称取瘤重。②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接种于裸鼠背部视窗部位,药物干预同上。分别在给药当天及第4、9、14天静脉注射FITC-dextran以显示功能性血管,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测量单位面积的平均血管数量和直径。结果:①在各观察时间节点,高剂量组瘤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0.01),而低、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8、11、14天高剂量组瘤径均明显小于低剂量组(P〈0.01,P〈0.05),第8、11天高剂量组明显小于中剂量组(P〈0.01)。14 d后,高剂量组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第9、14天,中、高剂量组血管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与低剂量组(P〈0.01),而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数量相当(P〉0.05);第4天高剂量组血管直径明显小于低剂量组(P〈0.05),其余时间点各组血管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积方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减少肿瘤组织中功能性血管的数量,从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恶性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细胞周期.前期体内实验证实肺岩宁具有干预细胞周期G1/S检测点信号通路的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肺岩宁对S期核小体构象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顺铂组和肺岩宁组,每组15只.右腋部皮下注射Lewis细胞构建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的瘤质量和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和增殖指数,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癌移植瘤细胞的核小体构象调控因子H3-K56、Ty1转座基因调节因子109(regulator of Ty1 transposition 109,Rtt109)、细胞反沉默功能因子1(antisilencing function 1,Asf1)、腺病毒E2启动子结合转录因子1(E2F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肺岩宁组和顺铂组的瘤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抑瘤率分别为27.92%和42.50%.肺岩宁组癌细胞的增殖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和顺铂组,S期分布比例最少(P<0.01).肺岩宁组H3-K56、Rtt109、Asf1、E2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肺岩宁可能是通过影响核小体构象调控因子的表达干预异常细胞周期来发挥抗肺癌细胞生长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