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8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32.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8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围术期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统计分析我院骨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术期舒适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46/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42/50),2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围术期接受舒适护理服务,能够巩固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脑梗死后电针作用对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移行的影响。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P),电凝法凝闭大脑中动脉(MCAO)。用Garcia评分、HE染色、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后1周、2周、3周、4周大鼠脑内梗死灶体积,行为学评分及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Doublecortin(DCX)阳性细胞数的干预作用,并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电针治疗后前3周梗死体积较脑梗死组缩小(P<0.05);电针后2d与3d大鼠行为学评分较梗死组高(P<0.05);MCAO后梗死灶边缘有Brdu阳性细胞和DCX阳性细胞分布。电针组Brdu阳性细胞较脑梗死组明显增加(P<0.05),电针组DCX阳性细胞数在1周末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5)。结论电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小脑梗死体积,并使缺血灶周移行的神经前体细胞增多,可能与其改变脑内微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性胸腔积液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炎旁胸腔积液(PPE)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支原体感染与非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差异,并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各指标的诊断界值及回归模型的诊断准确度。结果支原体感染与非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IgA及IgM,胸腔积液中多核粒细胞比例、葡萄糖及乳酸,以及胸腔积液纤维分隔形成、胸膜增厚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血清IgM及LDH,胸腔积液中乳酸(LAC)在支原体感染组及非支原体感染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界值分别为ROC曲线下面积(AUC)=0.887(95%CI:0.830~0.944,P0.001)。结论对于病原不明确的PPE患儿,若存在年龄3.92岁,血清IgM1.29 g/L及LDH367 U/L,胸腔积液LAC4.02 mmol/L时,应高度怀疑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眼外伤共85只伤眼进行超声检查,了解眼外伤后视网膜、脉络膜等病变情况,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眼科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符合为83只眼(97.6%),视网膜部分脱离误诊2例(95.0%),视网膜脱离40只眼,脉络膜脱离37只眼,玻璃体混浊、增殖及机化79例,玻璃体后脱位15例。结论: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外伤及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准确率高,为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人员感染知识掌握及个人防护情况。方法选取35名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由感染知识及个人防护措施两部分组成,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受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手术室工作人员都存在有个人防护意识差、防护知识缺乏、防护用具使用率低等问题。结论手术室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的重视,强化各项防护措施,并且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培训及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术前经肛门置肠梗阻导管的应用价值,对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0岁以下且未合并严重慢性病的60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于内镜引导下经肛门放置肠梗阻导管,引流肠内容物并行肠道准备,拟行一期结直肠癌切除肠管吻合术。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58例肠梗阻导管放置成功,另2例因肿瘤处肠腔过度狭窄,且位于肠管弯曲处,导管无法通过而致治疗失败。成功放置肠梗阻导管的58例患者经4~5d治疗肠梗阻完全缓解,再经2~3d肠道准备拟行一期结直肠癌根治肠管吻合术,术中发现2例患者肠道准备欠佳,遂行预防性肠造口,其中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治愈,其他患者一期手术成功,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术前经肛门置肠梗阻导管可解除肠梗阻,为一期手术治疗创造条件,避免或减少患者二次手术机会,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