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农村人群牙周病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江苏省泰兴地区4个行政村35~6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质测量及生化检测.使用社区牙周指数评判牙周病及其严重程度,根据血清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价肾脏功能,采用回归分析评价牙周病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结果 该地区人群牙周病、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5.3%和1.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牙周病增加了慢性肾脏病的患病风险,OR及95%置信区间为2.62(1.06~6.47).经多因素校正,牙周病与慢性肾脏病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因素校正后肾小球滤过率随着牙周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结论 牙周病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因素,需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确定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2.
目的构建人疱疹病毒7型(HHV-7)开放读码框(ORF)U14的原核表达载体,并且进行原核表达。方法PCR技术扩增HHV-7 ORF U14基因的主要抗原决定簇编码区(328~533氨基酸),目的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ThioHis A分别双酶切后连接,1×TSS法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结果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目的基因序列与HHV-7标准毒株相应序列基本一致,SDS-PAGE电泳可观察到相对分子质量为3.57万融合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证实pp85蛋白成功表达。结论HHV-7被膜蛋白pp85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表达成功,为进一步探讨该重组蛋白在HHV-7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构建人疱疹病毒6型(HHV-6)101K被膜蛋白的原核高效表达克隆,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PCR扩增HHV-6B 101K被膜蛋白的主要抗原决定簇区(666~834aa)编码基因片段(nt2 347~2 853),并导入T载体进行测序,与GenBank中HHV-6标准毒株序列比较以进一步鉴定。目的基因及表达载体pThioHis A分别经双酶切后连接,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应用PCR法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双重鉴定原核表达质粒,并经测序证实。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蛋白。结果PCR获得的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HHV-6B标准毒株Z29序列一致,重组质粒诱导菌表达产物出现相对分子质量为31 900的融合蛋白条带。结论HHV-6 101K蛋白的原核表达克隆构建和表达成功,为进一步完善HHV-6活动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4.
G蛋白β3基因多态性同维吾尔族人群高血压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G蛋白β3亚单位(G-protein β3 Subunit,GNB3)基因第10外显子C825T多态性同中国维吾尔族人群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较大样本巢式病例一对照研究(n=738),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354例高血压患者及384例正常血压者GNB3基因C825T多态进行检测。结果GNB3基因C825T多态3种基因型CC、TT、CT分布频率在病例组为27.2%、42.9%、29.9%.在正常对照组为27.7%、42.4%、29.9%,基因型分布在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262.P=0.99)。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病例组为51.4%、在正常对照组为51.2%。组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0016.P=0.97)。对病例组在不同基因型间进行比较,未发现CC、CT、TT基因型间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水平有统计学差异。结论GNB3 C825CT多态可能与维吾尔族人群高血压无关联。  相似文献   
35.
人疱疹病毒6型(HHV-6)与幼儿急疹(ES)、良性和恶性淋巴增生性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及多发性硬化症等发生有关,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引起致死性感染。HHV-6与同属B疱疹病毒亚科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及人疱疹病毒7型(HHV-7)存在抗原交叉,选择特异性高的免疫原性蛋白作为抗原,是提高HHV-6特异性抗体检测准确性的关键。本研究选择HHV-6特异性被膜蛋白101K编码基因进行原核表达,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第二外显子M235T和上游启动子区G-6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内收蛋白α亚单位(ADD1)基因第10外显子Gly460Trp、G蛋白岛亚单位(GNB3)基因第10外显子C825T此5个位点的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原发性高血压组241例,对照组20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体检及体质测量,并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血清胆固醇、TG等检测.应用PCR-RFLP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上述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各多态型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比较,M235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3),其他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多态位点均有统计学意义.MDR分析4因子(AGE/CHO/G-6A/ACE)为最佳模型.结论 所研究的4个基因均可能是与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的基因,AGT、ACE、年龄、胆固醇可能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构建携带靶向EBV核抗原EBNA2(EBV nuclear antigen,EBNA)的pSUPER.retro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进而筛选出稳定产毒的细胞克隆。[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60nt能转录产生靶向EBNA2小发夹RNA(smallhairpin RNA,shRNA)的寡核苷酸序列定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SUPER.retro,并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鉴定;脂质体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系PheonixA,G418筛选稳定产生逆转录病毒的细胞克隆。[结果]重组逆转病毒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后可观察到7167bp和281bp两条DNA条带;测序鉴定结果表明序列正确;重组载体转染的包装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能产生逆转录病毒的抗性细胞克隆,病毒滴度为2.5×104CFU/ml。[结论]成功构建和筛选出靶向EBV潜伏期基因EBNA2的pSUPER retro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以及稳定产毒的细胞系,为深入探讨EBNA2基因的细胞转化和抗凋亡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8.
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EB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①目的 探讨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PCR—Southern检测172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EBVDNA,阳性标本进一步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V小RNA(EBERl)的表达,以确证EBV感染。③结果 172例胃癌组织11例EBV阳性,阳性率为6.39%,EBV阳性率与病人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和临床分型之间无明显关系(P=0.069~0.485);172例相应癌旁组织中未检测到EBV基因组的存在,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EBV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3)。④结论 部分胃癌组织可检测到EBV基因组,EBV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腹部肥胖同骨密度、骨矿量的关系。方法对265例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腰围及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密度及骨矿量。将男性腰围≥85 cm及女性腰围≥80 cm定义为腹部肥胖组;将男性腰围<85 cm及女性腰围<80 cm定义为对照组。腰围值与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密度(BMD)骨矿量(BMC)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腹部肥胖组与对照组组间骨密度及骨矿量比较用协方差分析。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腰围同全身总骨密度(r=0.296),上肢(r=0.254)、下肢(r=0.306)、躯干(r=0.340)、肋骨r=0.368)、骨盆(r=0.381)、脊柱(r=0.260)骨密度,全身总骨矿量(r=0.337),头骨(r=0.169)、上肢(r=0.268)、下肢(r=0.391)、躯干(r=0.327)、肋骨(r=0.358)、骨盆(r=0.302)、脊柱矿量(r=0.269)在消除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均显著正相关(均P<0.01)。协方差分析显示,在消除了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腰围定义的肥胖同全身、下肢、躯干、肋骨、骨盆、脊柱的骨密度及骨矿量均显著正相关。结论腹部肥胖是骨密度及骨矿量增加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0.
山东省HCV分离株C区及NS5区核苷酸序列分析及其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山东省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株的基因型别,方法 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扩增山东省HCV流行株C区(432bp)NS5区(319bp)的两个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人T载体上并自动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及基因型别鉴定。结果 4株HCVC区基因片段有3株为1b基因亚型,1株为2a基因亚型,10株NS5区的基因片段分析均为1b基因亚型,并且与GenBank中多个1b亚型代表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0%以上,结论 山东省HCV流行株以1b亚型为主,兼有2a亚型,同一亚型中也有较大的变异,NS5区1b亚型中基因散率可达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