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16例高血压患者血浆及体外诱生的单核细胞源性及地塞米松(DXM)干预后的内皮素(ET)水平。结果发现:急性脑梗塞组体外诱生的单核细胞源性ET水平明显增高,并与血浆中ET水平及神经损伤程度正相关;DXM干预后,体外诱生的单核细胞源性ET水平降低。提示:急性脑梗塞时,单核细胞增加ET的合成与释放可能是其参与缺血性脑损伤过程的机制之一,而DXM则抑制其合成与释放,具有改善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阿雄粉喷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阿雄粉喷治疗153例患者。结果:此药能在2min内缓解患者的咽喉疼痛,能够退热和减少患者的白细胞(P〈0.01)和中性粒细胞的数目(P〈0.001),还可使鼻塞通畅,减轻重感冒及其它症状,对上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过各类人群XR抗原抗体流行情况调查研究,证明在肝病,特别在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其阳检率较高,确实存在一种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的沉淀线。并研究了该抗原与肝损害及免疫功能紊乱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该抗原与病情关系的动态观察。用XR抗原患者血清经氯化铯梯度密度区带超速离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微创小切口钢板全螺纹松质骨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开始采用微创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系统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于2011年2月开始将部分病例采用全螺纹松质骨螺钉替代加压螺栓固定,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本组40例,男21例.女l9例:年龄21~65岁,平均41岁。左足16例,右足24例。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12例,Ⅲ型24例,Ⅳ型4例。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检查(包括侧位、轴位X线片)和CT扫描三维重建,以了解跟骨压缩的程度和关节面的完整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3~16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分别由术前的(6.05±3.56)°、(159.27±10.62)°、(41.17±2.06)mm恢复到术后的(31.86±2.67)°、(117.24±8.47)°、(31.25±1.78)mm,3个月后为(32.61±4.56)°、(119.59±2.11)°、(32.12±1.86)mm。骨折完全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皮缘坏死和感染、腓骨长短肌肌腱腱鞘炎,未出现骨折移位或内固定失败等情况。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评分系统的踝-后足评分为术前(20.73±11.92)分、术后3d(71.38±9.47)分、术后3个月(72.76±17.62)分。结论全螺纹松质骨螺钉替代自断型加压螺栓进行固定.可有效恢复跟骨的宽度,避免了内侧神经血管的损伤.易于取出.并发疗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个核细胞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用镀铜镉法分别测定患性脑梗塞组和高血压组外周血及单个核细胞体外经脂多糖(LPS)植物血凝素(PHA)诞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3^-/NO2^-)的水平。结果:急性脑梗塞组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的NO3^-/NO2^-水平高于高血压组(均P<0.05)单个核细胞诱生的NO3^-/NO2^-水平与神经障碍的严重程度正相关(P<0.01),而血清NO3^-/NO2^-水平与神经障碍的严重程度负相关(P<0.01)。结论:NO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可能与其来源有关,单个核细胞源性的NO以损伤为主;单个核细胞可能通过分泌NO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在用三草汤(甘草、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治疗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获得疗效的基础上,对该方进行了药物筛选研究。现将其有效成分甘草甜素的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86例不同病期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检测。与同年龄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ⅧR:Ag 水平明显增高(p<0.01),AT-Ⅲ活性显著降低(p<0.01),其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分期有一定联系。本文对ⅧR:Ag、AT-Ⅲ活性在 EHF 中的变化机理及临床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检测112例不同病期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血浆纤维连结素,以46例正常献血员为对照。血浆纤维连结素在发热期及低血压休克期含量降低(P<0.01),少尿期含量升高(P<0.01),多尿期及恢复期恢复至正常人水平。少尿期及多尿期血浆纤维连结素含量显著增高的患者的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食物中毒不仅直接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而且在社会上也有较大的震动和影响。因此,总结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指导和提高食物中毒预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仍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