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48篇
  2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体外转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培养分离SD雄性大鼠MSCs,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抗原表达.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介导将具有人源性bFGF基因转染至第2代MSCs,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细胞形态和生长的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鉴定bFGF在MSCs中的表达.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培养分离可获得MSCs,P3代大鼠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c阳性细胞表达率为(13.2±0.6)%,CD34阳性细胞表达率为(1.2±0.5)%,CD44阳性细胞表达率(97.8±0.9)%,CD90阳性细胞表达率(96.8±1.4)%.MSCs转染48 h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RT-PCR证实转基因MSCs表达bFGF mRNA明显增强,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转基因MSCs在49 KDr出现特异性条带,而空白和空载组的MSCs则未见阳性条带.结论 采用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可以将bFGF基因转染至MSCs中,并有外源性bFGFmRNA和蛋白的有效表达,MSCs可作为bFGF基因治疗的载体.  相似文献   
52.
<正>照射剂量测量是确保肿瘤放疗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剂量测量方法很多,热释光探测器(TLD)技术在医学领域,首先应用于放射诊断时的辐射防护剂量测量,随后很快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剂量测量[1]。以Dam和Marinello[2]推荐的方法为依据,在拟鼻咽癌放疗条件下,在临床放疗剂量范围内,用TLD在体模上进行剂量测量和验证,熟悉掌握外照射剂量实时测定方法,获得临床测量用各项参数,为临床剂量学验证提供可靠的手段[3]。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单枚空心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患者仰卧手术台上,C臂机透视下定位导针于内踝尖中心,经皮钻入Ф1.1mm的导针1枚于远端骨块,利用导针撬拨复位满意,穿透近端固定,尖刀切开导针处皮肤0.5~1cm,分离皮下组织至骨膜,空心钻钻孔后再沿导针行Ф4.5mm的空心钉内固定.术后"U"型石膏固定4~6周后扶拐下地锻炼.结果 骨折愈合最短时间5周,最长10周,平均7周.根据Mazur评分标准[1]优良率为94.4%.结论 本手术方法创伤小,不加重血运破坏,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术区附近皮肤要求低,禁忌症少,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115例患者,给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根据病情不同对86例患者行内外引流治疗,29例患者行外引流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15例中110例患者全身症状均得到改善,5例未能完成治疗;全部患者术后血清胆红素、转氨酶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介入治疗,可缓解病情,争取进一步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靶控输注与传统间断单次静注的药效学特点,探讨其靶控输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顺式阿曲库铵靶控输注组(A组)和间断单次静注组(B组),用肌松监测仪连续监测4个成串刺激刺激尺神经后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记录插管剂量、气管插管条件分级、神经肌肉阻滞的起效时间、手术刺激最强时的T1/Tc值、临床肌松作用时间、肌松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和单位时间用药量。结果 A组平均插管剂量(0.11±0.04)mg·kg-1小于B组(0.15±0.00)mg·kg-1,但起效时间延长(P<0.05)。A组手术刺激最强时的T1/Tc稳定性优于B组(P<0.01)。单位时间用药量A组(0.97±0.21)μg/(kg·min)少于B组(1.40±0.58)μg/(kg·min)(P<0.05)。A组的肌松恢复时间(29.27±5.41)min明显快于B组(43.28±8.46)min(P<0.01),其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顺式阿曲库铵靶控输注能达到设定肌松水平并维持该肌松水平的恒定,肌松效应明显优于传统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影响因素,寻找其最佳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82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气管切开率,Logistic分析评价颈髓损伤阶段、颈髓损伤程度、年龄、是否并发呼吸系统症状等方面来进行分析选择行气管切开术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结果:182例患者中,有17例行气管切开术,165例未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率为9.340.统计结果显示,颈髓损伤节段、颈髓损伤程度、年龄因素及并发呼吸系统症状与气管切开率有相关性,其他的因素与气管切开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颈髓损伤程度重、颈髓高位损伤、高龄和并发呼吸系统症状是颈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性气管切开对于挽救生命和良好预后等方面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免疫调节和白细胞免疫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白细胞免疫指标变化,对两者相互关系及化学治疗前后变化作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红细胞CR1活性下降,CR1抑制因子增高,CR1促进因子降低;化疗后缓解者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未缓解者恢复不明显;白细胞CD3、CD4、CD8、CD19比正常低。结论急性白血病红细胞与白细胞免疫的研究对加深急性白血病时免疫功能的认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亚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以BamH I、Bgl Ⅱ酶切32kb HBV DNA,回收其HBs、HBx、HBc、PreS亚基因片段,以地高辛甙元标记成探针。以HBV探针Southern杂交分析其存在状态,以HBV亚基因探针Northern杂交检测亚基因转录。结果 HBV阳性肝细胞癌中,整合型与混合型标本分别为63.6%和36.4%,纯整合型标本中,PreS、HBs、HBx、HBc mRNA阳性率分别11.1%、44.4%、55.6%、11.1%。结论 HBV DNA以整合于染色体上作为存在的主要方式,整合的HBV DNA有一定程度的转录,可指导相应蛋白合成而影响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的临床资料,结果:由风心病引起11例,脾切除术后,中晚期妊娠引起7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诊断率27.8%,死亡10例,病死率55.6%,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我国康复治疗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王玉龙1杜继双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治疗师是医疗康复专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康复治疗计划和训练措施的直接操作者。一个治疗师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起着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