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9篇
肿瘤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用骨膜修复骨缺损,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但其来源有限,限制了临床大量应用。因此,应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人工骨膜,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目的:将经成骨诱导的兔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 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幼兔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培养、成骨诱导分化及鉴定。将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观察细胞在生物材料上附着、生长、增殖及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情况。 结果与结论:经成骨诱导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猪小肠黏膜下层上黏附、增殖速度加快,并能长入材料的孔隙内,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骨膜厚度随复合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类似生物骨膜。说明将经成骨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可以构建具有生理功能的组织工程骨膜。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随访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5-74岁。单侧开窗减压8例,双侧开窗减压11例,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3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4例,同时行神经根通道扩大21例,26例均行相应椎间盘髓核切除。结果:26例患者经过27-70月随访,术后腰腿疼痛不能完全缓解4例,术后12月时存在慢性腰痛6例。术后24月时慢性腰痛或合并下肢麻木疼痛需要治疗者7例,其中单侧开窗减压术后1例,双侧开窗减压术后2例,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1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3例。接受再手术3例,其中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1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2例。结论: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有效方法之一,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减压不彻底、术后腰椎不稳是其术后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8期)、PubMed(2001~2010年8月)、OVID数据库(2001~2010年8月)、万方数据库(2001~2010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2010年8月)、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2010年8月),纳入有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数据.比较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o total hip arthroplasty,MIS-THA)和传统THA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近期疗效.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1 4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相比,MIS-THA有着术中出血量少(P=0.04)、住院时问短(P=0.000 5)等优点,但其缺陷是手术时间较传统THM略长(P=0.002).另外,MIS-THA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THA相当[RR=0.90,95%CI(0.62,1.32)P=0.59];MIS-THA术后患者的Harris总评分要高于传统THA(P=0.008).[结论]MIS-THA的整体近期疗效要优于传统手术,但由于手术开展初期,其手术时伤口暴露时间较长,有可能造成患者体液丢失总量的增多及对手术本身耐受力的下降,故应加强医师手术操作技能的培训及术中对伤口的保护意识.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随访24个月后的Bryan,ProDisc C,Prestige ST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协作网制订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66~2010年9月)、EMBASE (1974~2010年9月)、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9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0年9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10年9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年9月)及万方数据库(1979~2010年9月).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和会议论文.纳入随访时间在24个月以上的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间盘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试验,1 0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Bryan,ProDisc C,Prestige ST颈椎间盘置换术比颈椎间盘减压融合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大部分指标未显示出显著优越性(P>0.05);在随访24个月后,Bryan,ProDisc C,Prestige ST比颈椎间盘减压融合术在术后VAS,NDI,和SF-36中大部分指标也未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Bryan,ProDisc C,Prestige ST颈椎间盘置换与颈椎间盘减压融合术在一般情况和术后远期疗效评价方面差异不大.限于纳入研究在方法学方面的局限性,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论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术中脊柱附件局部取骨植骨融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例经脊柱附件局部取骨植骨融合的青少年脊柱侧凸,12例均采取一期后路矫形,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或G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矫形内固定,矫形后切取需要融合区域棘突、关节突及胸椎横突处外侧骨皮质,滑移错位植于关节突关节处。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脊柱侧凸Cobb角变化和内固定情况。结果术中出血300~600 ml,输血300~400 ml。术前Cobb角为45°~120°(87°±21°),术后为15°~50°(27°±13°),矫正率为69%。经12~19个月随访,X线提示11例达到骨性融合,未出现侧凸角度加大及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疗效满意。1例术后5个月出现2枚下位椎弓根钉断钉,行二次手术。结论脊柱附件局部取骨、植骨融合可满足青少年脊柱侧凸矫形植骨要求,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6.
脊髓损伤后Wnt-3a表达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Wnt-3a信号蛋白表达及其对脊髓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用30只SD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n=5)和B组(脊髓损伤组,n=25).A组不损伤脊髓,B组在大鼠L9-10节段采用Allen打击法造成脊髓损伤,于造模后1、3、7、14、28 d取材.对距离损伤中心5mm脊髓行...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比较经后外侧入路传统及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11月,对38例41髋行小切口微创THA(小切口组),同期15例15髋行常规切口THA(常规切口组).小切口组:男23例25髋,女15例16髋;年龄(53.2±15.5)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3.4±3.3.股骨颈骨折20例20髋,原发性骨性关节炎2例2髋,股骨头Ⅲ期或Ⅳ期无菌性坏死14例16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2例3髋.髋关节Harris评分为(47.7±5.5)分.病程(4.5±4.3)年.常规切口组:男7例,女8例,均为单髋;年龄(54.8±10.8)岁.BMI为26.1±5.1.股骨颈骨折8例,原发性骨性关节炎1例,股骨头Ⅲ期或Ⅳ期无菌性坏死5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1例.Harris评分为(51.2±4.3)分.病程(3.8±3.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筹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两组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引流鼍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即刻髋门杯外展角及髋臼杯前倾角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8.3个月.患者于术后2~3个月弃拐行走.小切口组和常规切口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88.6±3.6)分及(85.8±3.3)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外侧入路微创THA较传统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股骨处理方便及假体定位准确的优点,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8.
先天性裂手裂足畸形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9个月.出生后发现左侧手、足分裂畸形.专科检查:左中指缺如;手中部有一"V"形裂口,达远侧掌横纹,将手指分成尺、桡侧2组;环指多指畸形,近节显著增粗;拇、示、小指发育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79.
利用Wnt信号转导通路治疗脊髓损伤是当今前沿研究课题。Wnt信号通路中Wnt-3a、Wnt-5a等通过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神经元生成,为脊髓损伤治疗提供了新路径。该文就Wnt信号通路的来源、组成和转导,对神经干细胞的调控和对修复脊髓损伤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20世纪90年代成功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并移植用于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引起了广泛关注。BMSC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主要有单独移植、联合支架移植、联合细胞移植、联合药物移植及转基因干细胞移植等。该文就BMSC生物学特性、BMSC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