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应用显微分光图像分析仪,对3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了DNA定量测试,并与对照且30例进行比较。结果:AA患者治疗前的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基本相等,提示应用DNA原位定量技术,对AA的早期以及药物疗效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acute promyeloeytic leukemia,APL)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71例难治性APL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青黛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磁珠分离系统(MACS)分离、纯化骨髓CD34^+细胞;用SABC亲和细胞法和CMIAS系列多功能真彩图像分析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bcl-2表达.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8.33%,94.44%和74.29%,2.85%,7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骨髓CD34^+细胞bcl-2蛋白阳性产物的阳性率和OD值治疗前均较健康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显著减低(P〈0.01),治疗组减低幅度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中药砷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心理干预配合中药砷剂治疗能更有效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诱导或促进了APL骨髓CD34^+细胞的分化和凋亡,使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得以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73.
静脉滴注给药应因病慎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滴注在当今临床上是司空见惯的给药方法,这种治疗方法解除了众多患者的病痛,挽救了众多的生命.正是由于其在临床上卓有成效的贡献,而使得某些临床从业者将其视为救命法宝,但是,对于疾病来说,静脉滴注给药绝不是万能的,静脉输液应因病慎用.笔者以流行性感冒为例,观察了口服给药法、静脉滴注给药法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4.
75.
王树庆  刘捷 《临床荟萃》1997,12(24):1106-1107
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其诊断多采用Camitta制定的诊断标准,即:①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正常的25%,如<正常的50%,则造血细胞<30%;②血象须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二项:粒细胞<0.5×10~9/L、网织红细胞<1%、血小板<20×10~9/L。而将粒细胞≤0.2×10~9/L者称之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对本病的治疗,近年应用骨髓移植(BMT)、免疫抑制剂(IS)和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PGF)等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现仅就SAA的药物治疗现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6.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CAA),是由多种病因和不同机理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病症。属祖国医学的“血证”、“血枯”、“虚劳”、“虚损”等证范畴。1984年以来,中医中药为主治疗本病的报道不少,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7.
愈障汤治疗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愈障汤治疗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 6 8例儿童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愈障汤加西药常规组 ,36例 )和对照组 (西药常规组 ,32例 ) ,观察临床疗效。采用磁式细胞分选器 (MACS)分离纯化骨髓CD34+ 细胞 ,采用SABC亲和细胞法和CMIAS系列多功能真彩图像分析仪检测骨髓CD34+ 细胞bcl-2表达。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38.4 %、2 5 .0 %、86 .0 %和 2 5 .0 %、15 .6 %、6 2 .5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骨髓CD34+ 细胞bcl 2表达阳性率和O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愈障汤治疗儿童CAA疗效高 ,起效快 ,无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 ,阻抑了儿童CAA骨髓CD34+ 细胞的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35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应用不同方案治疗前后骨髓细胞糖原、细胞色素氧化酶(CCOase)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显微分光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和超微结构研究,支持了本病是由于骨髓微环境与造血干细胞损伤而引起的学说。同时,对体内酶系统紊乱导致CAA发病过程作了初步阐明,从而提出CAA发病机制新假说。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益肾补气活血方加中药灌肠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RA)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5例肾性贫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应用rHuEPO 80~120 u/(kg·周),分2次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益肾补气活血方加中药灌肠,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贫血、铁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cr、BUN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ALB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ALT、AST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肾补气活血方加中药灌肠联合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显著,能降低毒素水平,保护残余肾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补肾活髓颗粒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安全性及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126例NSA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用补肾活髓颗粒加辨证施护)和对照组(63例,补肾活髓颗粒加普通护理),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共有62例,主要表现为痤疮、多毛、声音嘶哑、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口唇和手指轻微麻木。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为39.68%,对照组为58.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及时作好中医辨证施护,是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